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文化木兰探寻母亲河的璀璨文化)(1)

略论木兰溪文化

林成彬

2021年3月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要》全文发表,实施木兰溪综合治理已纳入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

在福建工作期间,亲手擘画,亲自推动木兰溪综合治理。20多年来,莆田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践行的重要理念,打造出“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治水标本工程,为新中国的水利史写下辉煌的篇章!

纵观木兰溪的悠悠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少光辉!唐代妙应大师留下“木兰平,兴化兴”的谒语,代表着世世代代莆田人民对治理木兰溪的愿望和希冀。

每逢中兴盛世,木兰溪的治理就会纳入国家的议事日程,北宋朝廷曾诏募天下,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应召而来,前赴后继,终于修成了木兰陂,如今被列为世界水利文化遗产。

木兰陂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莆田的经济文化,催升了一个文献名邦的形成,甚至催生了中国文化南移的格局。

如今,恰逢中华全面复兴的伟大时期,木兰溪的综合治理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之中。历史的机遇又一次降临在莆阳大地上,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视野下,每一个人都应该以历史的担当和时代的情怀,为木兰溪的治理大业奉献力量,出谋献策。

木兰溪综合治理的宏大工程中,还应该重视木兰溪文化的梳理。

几千年来,木兰溪孕育了奇特的莆仙文化。实际上,莆仙文化的内涵就是木兰溪的文化内涵。历史上,木兰溪的溪水与莆海潮水泛滥成灾,莆仙人民深受其害。在与大自然斗争的实践中,深深悟到:仅仅凭藉力气和勇气,是无法战胜大自然的。

于是,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莆仙地域文化在木兰溪两岸渐渐形成,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二十个方面。

其一、崇智文化

古代,木兰溪两岸遍植木兰花,溪因而得名。木兰花学名辛夷,又名木笔花,因花蕊如笔,民间俗称笔花,象征着智慧与文化。后蜀欧阳炯《辛夷花》诗有句:“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将木笔花想象为天上之笔落地成花,可说是神来之笔。明代诗人张新《木笔花》诗曰:“夢中曾见笔生花,锦字还将气象夸。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唐代之后,莆仙民众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重教兴学,出现了"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科举文化鼎盛时期。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1145年间,莆仙涌现出2482个进士,23个文武状元,十七位宰相。

崇尚智力,重教兴学,是木兰溪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唐代时,名儒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从永泰游洋镇(今属仙游县)来到莆田,在木兰溪畔南山创办了"湖山书院",这就是开莆来学的典故。莆田在唐代共有24个书院,如浔阳书院、文昌书院、灵岩精舍、北岩精舍、涵江书院、东山书院等,占整个福建书院的一半。

宋代,莆仙又创办了大飞书院、会元书院、红泉书院、考亭书院、水南书院、汀诸书院、瑶台书院、双林书院、闽阳书院等一大批书院,培养出一大批人才。

元代时,因异族统治,莆仙仕子不愿为官,仅出十二名进士。

明代时,莆仙又增创书院三十多所,如朝天书院、岐山书院、庄山书院、文峰书院、屏山书院、凌云书院等等。

清代时,莆仙有42所书院,还有二百多个三一堂也是书院。

众多的书院仅仅是一种重教兴学的表象,莆仙历代名人辈出,奥秘何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莆田民众对壶公的智神崇拜就是奥秘!

“壶公点化,聪明花开”。对于莆田人来说,这一民间故事并不陌生,讲的就是壶公信仰。壶公信仰作为独特的智神崇拜习俗,在全国十分罕见,已传承千年,在莆田文化史上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壶公信仰 苦学育才是核心。

莆田崇尚智力源于汉代隐居壶山的智神壶公。据记载,壶公是汉代影响中原一带的神仙,因南游至莆,见兴化平原上巍立着一座钟灵毓秀形如壶的壶山,遂隐居于此。因壶公悬壶济世,民仰其名,壶山从此改名为壶公山。壶公信仰习俗也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的壶山书院,千年书香不绝,俊杰辈出。明代壶山宫与壶山书院曾培育出清官林俊,官至刑部尚书,如今其石像仍坐落于重庆大足石窟上;柯潜中状元的聪明花故事,更使四方传颂壶公。

宋代有一句民谚:“门对壶公,世代书香”,传达出当时的百姓对智力的崇尚与追求。也是从宋代开始,壶公成为莆田百姓普遍崇仰的智慧之神,宋皇建炎二年勅封壶公为显应侯。

“莆田人物之盛,皆因壶公也!”大儒学家朱熹感叹道。壶公信仰习俗以励志苦学育才为核心,以理喻教诲为引导方式。这种千年来崇拜智慧之神的习俗,蕴含着一种潜移默化的理性启迪教化作用,特别是对学习上幸运因素的理解,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对莆田人才成长产生了正能量的推动作用。

开学日祭拜壶公 孩童上人生第一课。

从宋代至清朝,壶公信仰习俗在莆田十分流行,书院在秋季开学之日,师长都要依例率领学生去祭拜壶公。

祭拜智神壶公仪式分有三个议程。

首先,拜壶公排列祭品,祭品虽简单但富有寓意:芹菜代表勤学;竹笋代表虚心;大葱代表聪明;杏仁代表幸运;桂枝代表折桂高中。壶公信俗既鼓励后代虚心勤学幸运成才,又培养“家贫子读书”、不畏挫折、苦学折桂的精神。

接着,由长者领着学童诵读祝文:“壶公神仙,点化顽冥。赐我聪慧,督我勤勉。萤光映雪,锥股提神。学无止境,若谷虚心。赐我幸运,学业大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在长者教导下,学童向壶公神仙发誓,“我将来一定苦学勤学,功成名就之后,再来拜谢壶公。”

如此以一套理喻规告的方法,为上学前的孩童上了人生第一课,在以后求学中受到激励和鞭策,为此众市民称为“祭拜壶公,聪明花开”。

莆田壶山书院是壶公信仰习俗的保护单位,但原址已被拆除,建成学校,原壶山书院仅留一块匾额和一龛香位。此后,不少市民呼吁择址重建,抢救“壶公信仰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坐落在莆田壶公山北麓云庄村的壶山书院和壶山宫相邻,各有五开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壶山书院和壶山宫成为莆田渠桥一中老师宿舍;后因渠桥一中校舍扩建,原壶山书院和壶山宫被拆除,仅遗留壶山书院一块匾额和壶山宫一龛香位,目前仍寄存在壶山祥云殿内。

其二、崇武文化

莆仙民间崇尚文武之道,在文化发达时期,练功习武也蔚成风尚。古代的书院,都有练武的场所。莆田先后出了十二名武状元,出了三十多位名将和兵部尚书。在历代的保家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莆仙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地方。古往今来,文风鼎盛,武风盛行。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莆田徐铎、薛奕双双获得文武状元,宋神宗有诗赞曰"一方文武甲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这是莆田文武之道的殊荣。

莆田在历史上共出了十二个武状元,分别是:

蔡必胜,南宋乾道二年(1166)丙戌科武举第一名;

薛奕,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武举第一名;

陈从龙,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武举第一名;

叶顗,宋宣和六年(1124)武举殿试第一名;

林定元,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武举第一名;

廖标,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武举第一名;

陈安定,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武举第一名;

吴泰来,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武举第一名;

林洪,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武举第一名;

黄振邦,清高宗乾隆五十九年(1794)武举第一名;

康荔芳,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1816)武举第一名;

周玉辉,清德宗光绪十五年(1889)武举第一名。

清代时,莆田作为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发源地,受到清廷的镇压,南少林寺被毁。从此,南少林武术传入民间,现在,《南少林武术》已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其三、气节文化

在莆田历代的人才俊杰中,大都受到国家的重用。他们都以精忠报国的思想和凛然不阿的气节,无愧于社稷,无愧于江山。面对強敌,头可断,城可破,民族气节不可丢!历史上,莆田为扺御外侮,曾三次被屠城,壮烈死于气节的人数逾十万人。南宋之末,元军的铁蹄征服了各地,只有莆田在宰相陈文龙统领下进行殊死的抵抗,陈文龙牺牲之后,其叔陈瓒又一次夺回莆田城,最后寡不敌众,陈瓒被车裂而死,莆田惨遭元军屠城,被杀害的民众达三万多人。

明嘉靖四十五年,倭寇攻破莆田城,大肆抢掠屠杀,莆田城内血流有声,近三万人死于倭寇的暴行之中。明代末年,清兵长驱直入中原,全国只有台湾、云南和莆田抵抗到底。最后,抗清名将朱继祚、林嵋死于节,莆田又一次被屠城,死者三万多人。

古往今来,在木兰溪两岸的土地上,涌现出无数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流血牺牲的先烈,留下多少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悲壮诗篇。

我曾经梳理过莆仙历代英烈的相关史料,深为他们宁死不屈、刚正不阿的殉国尽忠的精神所感动。在每一次重要的历史关头,莆仙人民都会用气血和丹心,用生命和意志,共赴国难,死守家园。

南宋建炎初年,金兵撕毁盟约,铁蹄南侵,边关告急。莆田涵江人李富应抗金名将李纲之请,捐出家产,迅速组建起一支由莆田沿海水手为主体的三千人水师队伍,驾着自造的战船,带着自备的军粮,奔赴前线,配合韩世忠将军,击溃金兵,收复建州,攻克大仪,屡建战功,李富被擢升为殿前制干之职。后因朝廷主和派擅权,他愤而回乡,创办书院,培养人才。

在南宋偏安一百多年后,元兵大举南犯,铁蹄踏过处,无地不沦陷。是莆田的壮士们死死撑起南宋王朝的最后一片蓝天。宋景炎元年(1276)端王在福州即位,陈文龙出任参知政事,举尽莆仙之力,誓死抗元。福州失陷后,陈文龙做了两件永垂史册的大事。一是募集了十万兴化子弟兵,在壶公山下集结宣誓,队伍由陆秀夫率领,护驾南宋皇室沿着漳泉方向,与在广东的张世杰将军会合。不料,后在广东崖山激烈海战中,张世杰战败,南宋败局已定,陆秀夫命儿子陆自立带领兴化子弟兵撤退,自己背负幼帝赵昺跳海尽节。这支残存的兴化子弟兵大部分化整为零,隐入广东潮汕民间,並生存下来,如今,在潮汕的莆仙后裔人口达几百万之众。而另一部分莆仙士兵约三千人,跟随陆自立乘船转移到爪畦岛北部,建立起一个名叫"莆家龙"的国家。这个国家延续了一百多年。

南宋崖山之后,莆田扛起护宋保宋的重任,陈文龙在兴化城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誓言伤时以旗裹血,死时以旗裹尸,何等壮烈!后兵败被捕,死不投降,在被元军押到杭州时,谒岳飞庙时恸绝而亡。陈文龙去世后,其叔陈瓒又一次从元兵手中夺回兴化城,但终败于强虏,兴化被屠城,百姓被杀害三万多人,陈瓒被车裂而死。

崖山之后,只有莆田一隅之地,坚持抗元达两年之久。

一九六四年十月,周恩来总理在视察崖山时评价说:“崖山这个地方的历史古迹是有意义的。宋朝虽然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

明代建国时,朱元璋褒封宋代抗元的民族英雄,陈文龙被封为福州城的城隍神,陈瓒被封为兴化城的城隍神。

陈文龙信俗福州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但陈瓒信俗连省级非遗项目还没去申报。

莆田在南宋时的民族气节文化应该好好研究!

在南宋抗元的斗争中,莆仙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是民族气节永存。至今,南宋的气节文化还存留于民俗之中,如"留春节″、"端午扒龙船唱龙鼓诗″等。

在明代抗倭斗争中,莆仙人民以铁血的意志,抵御倭寇的侵犯,视死如归,捍卫家园。在这场斗争中,有仙游的魏升,被倭寇砍下头颅,仍然挥刀奔马杀敌,吓得倭寇魂飞魄散。至今在仙游龙华还留下"无头″的地名(后改为"磨头″)。莆田林龙江毁家纾难,组织掩埋了二万多具受难者的遗体。在莆田城被倭寇攻陷时,城内的三十多名进士挥刀杀敌,壮烈牺牲。后来,在莆仙百姓配合下,戚家军全歼了倭寇,全部把敌人埋葬在黄石九十九墩。

抗倭斗争的民族气节,至今在留存的莆田民俗春节过大岁、白额春联、元宵长龙灯、打铁球、上刀梯等活动之中,可见其气节文化的影响。

在明末抗清斗争中,莆仙在林兰友、朱继祚、林嵋的组织下,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前后坚持了一年多。明永历三年(1649),兴化城被清军攻破,莆田被杀害的民众达三万多人,血流有声。监军林嵋被害,礼部尚书朱继祚在东峤赤岐村狮子岩被清兵抓捕。朱继祚在临刑前留下一首悲壮的绝命词:

嗟予生兮不辰,

逢惨祸兮樱身。

乾坤倾溃兮陆海为尘,

日星揜曜兮万象沉沦。

人虽无死兮鸿毛泰岳,

惟其所处兮殇延彭促。

旦夕毕命兮去将安之,

夫妻子母兮不得相依。

上告苍天兮鉴此微词,

虽为齑粉兮甘之如饴。

千秋万古兮谁其予知?

与化俱殂兮于戏噫嘻!

这首绝命诗,是一首忠烈的绝唱,是一首节义的浩歌!

其四、感恩文化

莆仙人民是一个知恩必报的有情有义的族群。无论是外来者,还是本地人,凡是有功于莆,有德于世者,莆仙人民都会永远地纪念他(她),而且往往以建庙奉祀、视为神明的最高形式来缅怀之,来崇拜之。从汉代的何氏九仙、壶公、陈仙,直至现代的原鲁山,莆仙民间共封神八百多位。

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莆田感恩文化最为感人之处,是对历史上所有立功于莆、留恩于邑的人士永怀感恩之情,或立碑志之,或建庙祀之。仅仅在莆田历代治水功臣中,就有在修建太平坡中的唐代泉州太守何玉、北宋端明殿大学士蔡襄、北宋兴化知军刘谔、北宋兴化知军曾用虎、明代兴化知府章蘖、清代名人陈池养。这些功臣被被供奉于梧塘世惠祠之中。

在纪念修建木兰陂的功臣的庙宇中,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以及捐钱献地的十四大户,都成为神灵,人们四时奉祀,无比虔诚。

在历代有功于民生医疗健康而被莆仙人民永远缅怀的人士有汉代悬壶济世的壶公,有练丹救人的汉代何氏九仙,有唐代名医、江梅妃的父亲江仲逊,有唐代专为百姓治病驱邪的吴圣天妃吴媛,有宋代的巫医林默娘和陈靖姑等等,这些都成为了神明。

在历代保卫兴化安宁的功臣中,有宋代的丞相陈文龙、兴化府通判陈瓒、右丞相陆秀夫;有明代的戚继光、魏升、周德兴;有清代的林兰友、朱继祚、吴瑛……这些为兴化百姓的太平和幸福而浴血奋战甚至壮烈献身的人,永远被莆仙人民所铭记,千秋赞颂,百代敬仰。

其五、崇德文化

历史上莆仙人民崇尚道德修养,传承中华美德。据《仙谿志》《莆田县志》《游洋志》《兴化府志》记载莆仙大地上曾屹立过九百多座碑坊,或褒彰善举,或传颂孝道,或讴歌英烈,或颂赞功绩。每一座碑坊都有记载,都有故事,都是道德的丰碑!

莆仙百姓崇仰道德文化,不仅注重传统的礼义教育,遵守国家律令法规,还善于运用各种形式来強化德育教化,如各个氏族中的族训家规、各个乡村的村规民约、各个时期的行为准则等。今天,我着重讲一讲莆仙民间在古代以立碑建坊的形式,来褒扬美德、赞颂善行的事例。前些年,我见到报刊上有一篇文章,宣传苏州是历史上建立碑坊最多的城市,曾经有过近两百座牌坊。我觉得莆仙历史上的碑坊应该比苏州多得多。于是一一查找《兴化府志》《莆田县志》《仙谿志》《游洋志》,发现莆仙历史上曾建立过八百多座各种各样的牌坊。

莆田工艺曾为兴化大地耸立无数的丰碑。古往今来,无论是在城郭集市,或在乡野村郊,莆仙各地曾有过几千座形形色色的牌坊,映照着这里文化与历史的辉光。仅仅在明代宏治年间邑人周瑛、黄仲昭编著的《兴化府志》中,就详细记叙了当时存在的牌坊达一千多座。这本志书竟然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记录牌坊,可以看出作者的牌坊情结和对莆田工艺的至爱之情。当我们细阅这些牌坊的内容,无不惊叹莆仙工艺为莆仙文化历史作出的不朽贡献! 虽是时光荏苒,当年的牌坊大都荡然无存,但我们依然能够在古籍中领会到莆仙牌坊艺术世界的无穷奇妙和所承载的厚重文化。为了让人们深入地了解莆田牌坊艺术,本文将为读者介绍莆仙明代牌坊的相关内容。

安贤里(今西天尾镇)有坊一,名旌节坊,在碧溪,弘治四年本县奉勅旨为郭长吉妻李氏立。

兴泰里(今游洋镇),在寻阳谷目下村有一座状元坊,宋乾道己丑为殿试第一人郑侨立。

永兴里(今仙游鲤南镇),有坊三:来薰坊,在南桥,宣德乙夘知县王彝立。登第坊,在南桥,景泰元年知县宋华为庚午举人茅昌立。绣衣坊,在上陂,初名登云,景泰四年知县宋华为庚午举人陈燮立,后燮任御史,易新匾。

折桂里(今仙游榜头镇),坊名进士坊,在仙水,正统四年知县杨信为己未进士陈升立。又有文英坊,在上郑。景泰五年知县宋华为癸酉举人郑纪立。文魁坊,在下石。成化甲午年知县黄灿为戊子举人曾琛立。

万善里(今仙游度尾镇),有攀桂坊,在潭边。永乐乙亥知县李弼为丁酉举人吴义立。

兴贤里(今社硎乡),有坊三:登云坊,在勲阳。永乐丁酉知县李弼为本科举人李安立。凌霄坊,在后王。弘治戊午知县张仁为本科举人李鼐立。进士坊,在后王。弘治十三年知县陈效为进士李鼐立。

仁德里(今龙华镇),有坊曰"青云",在龙华街。宣德五年知县张浚为已酉举人王毅立。

文贤里(今仙游度尾镇),有坊:贞节坊,成化乙亥知县王灿奉敕旨旌表节妇张琳妻王氏立。京闱擢秀坊,成化丙午知县彭昭为顺天府举人张炫立。进士坊,天顺辛已知府潘本愚为庚辰科进士郑纪立。賓兴坊,成化乙未知县黄灿为甲午举人陈衔立。银台玉树坊,弘治十三年知府陈效等为左通政使前翰林检讨郑纪立。崇文坊,宣德乙卯知县王彝为学校立,弘治辛亥知县陈文重建。承流坊,洪武二十三年知县顾思敬立,成化重修。积庆坊、登龙坊为宋淳熙二年立。耆德坊,宋为侍郎陈谠立。状元坊,为元进士第一人林济孙立。

仙游县城内:西街坊四,新坊有(明代建)二,宣仁坊,明成化知县黄灿立。宣教坊,宣德乙卯知县王彝为学校立。旧坊有(宋代建)尚贤坊、省元坊,宋为省试第一人叶大有立。南街:新明代坊一,大司成坊,弘治乙卯知县府王弼为祭酒郑纪立。育英坊,匾曰"听雷”,在县学前之左侧,成化乙未知县王灿重立。储秀坊,匾曰"立雪“,知县王灿重立。登俊坊、登云坊,洪武三十四年知县张溥重立。

广业里(今白沙镇),坊八:适正坊,在兴化县学前,旧匾曰"敦化“。采绣坊,在兴化县通衢之里,以军器少监桃宗之为本路提举立。特起坊,以布衣郑樵被召立。名贤坊,在广业里,以湘乡知县郑厚立。释褐状元坊,宋元丰二十八年知县边慕贤为林自立。成德坊,元至正二十六年知县方景章立。制锦坊,元至正十三年改为谯楼。

连江里(今枫亭镇),有坊三座:进士坊,在市之后巷,旧匾"凤呜",景泰五年知县宋华为进士陈迁立,知府岳正书匾。思荣坊,在后巷,成化丁亥知府岳正为封户部员外郎陈德通立。德通为陈迁之父。状元坊,在市南。成化甲午知县黄灿为元代进士第一人黄亨重立。

据《游洋志》记载,宋、元、明间,兴化县就曾有乐效坊、适正坊、䌽乡坊、特起坊、状元坊、名贤坊、元石坊、武元坊、释褐状元坊、成德坊、风化之源坊、制绵坊等。

《兴化府志》中记载的明代尚存的牌坊就有二百七十多座。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牌坊都不复存在了,至今在莆仙大地上还存在古老的牌坊四十多座,比较著名的有仙游东门石坊、枫亭吴瑛将军碑、枫亭"忠惠坊″、荔城金桥巷的明代"光裕坊″、平海镇平海村的明代进士坊、涵江白塘的"科第坊″、涵江的"正学门″牌坊、仙游度尾的"贞节坊″、仙游郊尾沙溪的"乐善好施坊″等。

其六、和谐文化

莆田的历史是一部移民史。中原三次南迁的浪潮,各地族人的入莆,融合成莆仙大族群,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养育。至今如元宵节、迎神赛会、莆仙戏演出时,互请吃元宵宴、吃戏糜等民俗活动,都是促进邻里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目的达成。

和谐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根基。莆仙和谐文化是经过千年历炼发展而来的。莆仙族群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共饮溪水,共同好家园,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之所以形成一种特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莆仙自北宋初至今的一千多年以来,从太平军、兴化军、兴化路、兴安州、兴化府、莆田地区直至现今的莆田市,能稳定地保持在一个行政建置之内,莆仙人民以和谐共荣,共同发展为主旋律。尽管历史上有过氏族利益冲突、区域生存竞争或派系争斗,但许多矛盾最终都在和谐文化中化为云烟。如清代的黑白旗争斗,“文革”中的派性之争,都在历史前进的进程中成为过往。

在莆仙历史上,曾出现经商群体,叫做兴化商帮;工艺群体,叫做兴化匠班;武术群体,叫做兴化拳班;演戏群体,叫做兴化戏班。还有攻读功名的,叫兴化科班。

兴化商帮经营各地,拓展域外,几乎各个城镇都有兴化商帮,因此有"无兴不成镇″的说法,意思是没有兴化商帮的地方就不会成为繁荣的集镇。根据史料记载,在明代中叶,兴化商帮就在南京、杭州、芜湖、江西、湖广、泰州、福州等地建立兴化会馆商帮组织,在清代,兴化商帮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经商,创业域外,并在兴化侨商聚集的城市建立兴安会馆组织。兴安会馆组织在兴化商帮中发挥团结融合的作用,并形成兴化商帮互相帮衬的优良传统,有难共帮,有利共享,精诚团结,被广为称道。

兴化戏班在明清时期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演艺群体。因为在古代演员社会地位较低,需要有团结的精神去应付复杂的社会环境。原保存于瑞云祖庙的一块清代乾隆时期由三十二个戏班联署的"志德碑",记述了当时兴化戏班为了改善出演条件向官府交涉之后得以解决的事件经过,说明了兴化戏班抱团求存的精神。

兴化匠班的和谐精神是从古代传承至今的好传统。兴化匠班自古就有规矩,不抢徒弟,不忘师恩,不杀价,公平竞争。这些传统在当今的工艺美术产生发展中,仍然是工艺师们的艺德风范。

莆仙的和谐文化还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于迎来送往的礼节之中。亲朋要出门到远方,一般都要设宴为之送行;亲朋阔别故乡从远方归来,也要为之接风洗尘,俗称"脱草鞋″。每逢乡村社戏演出,都会邀请邻村的朋友去看戏,并以丰富的菜品热情款待,俗称"食戏糜″,此俗在沿海地区特别流行。

莆田的元宵节前后延续近一个月,端午节前后五天,叫五日节,春节加上做大岁,前后五天,古时叫五日岁。在这些重要节日里,是走亲访友,增进情感的好时光。

以前,莆仙民间几代同堂不分家,大家庭,大和谐。至今,在沿海乡村,家庭特别和睦,尊老爱幼,兄弟妯娌十分团结,都可从中见证和谐文化的影响。

其七、道义文化

莆仙人民崇尚道义文化,朋友帮衬,亲朋提携,见难相救,见危相扶,牵手创业,共襄大举。古代"无兴不成镇,莆商四海行"便是这样形成的,古代的莆仙匠班,莆仙戏班,莆仙商班,莆仙拳班的传统构成模式具有长远的影响。当今的莆田珠宝、建材、红木、加油站和民营医院等行业的莆人集聚现象也是由此而来。

明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有句名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莆仙民间的道义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扶危济困,扶贫解难。一家有难,八方支援,血浓于水,危难之中见真情。从宋代始,莆田民间各氏族都建立族田制度,由氏族管理的公田或公产收入用于族内成员生死病老、求学求艺或意外祸灾济助之用。现在救助贫困的善举已超越了氏族内亲情关系,即使是外地的素不相识的人遇到大灾大难,莆仙人民都会出于道义,无私捐助。在汶川地震和武汉抗疫中,莆仙百姓特别是许多企业家们都慷慨解囊,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聚沙成塔,共襄大举。莆田民间的许多公益性项目,大都由群众自愿捐资捐物,如乡村道路、桥梁、戏台、庙宇甚至学校、医院,大部分不靠政府,而是由民间合力建成的。如湄洲妈祖祖庙建筑群,秀屿妈祖文化交流中心、妈祖阁、北高妈祖公园、港里妈祖祖祠建筑群等较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完全是由民间的力量来完成的。

3、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莆仙民间仍有古代侠气之风,嫉恶如仇,从善如流。路见不平,挺身相助,扶弱抑强,不畏強暴。在莆田,经常涌现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记得前些年,秀屿出了一个为救落水儿童而自己献出年轻生命的好青年,他的名字叫林春霖。我曾含着泪水,写了一首《林春霖,我的好兄弟》的歌,在湄洲日报发表后,好几位作曲家为之谱曲,还在文艺舞台上演唱过。

《林春霖,我的好兄弟》

白云悠悠,

芳草萋萋,

淡淡夕阳下,

你默默离去。

留下故乡的深深恋情,

留下父老的绵绵哀思,

留下一个壮丽的故事,

留下一段颂扬的叶笛。

啊,春霖,

你用青春织成爱民旗帜,

你用品德谱写动人新诗。

安息吧,

我的好兄弟,

在你走过的道路上,

有鲜花一朵朵斗艳争奇。

碧海茫茫,

薰风习习,

淡淡夕阳下,

你含笑离去。

留下西沙的血染风采,

留下战友的永恒记忆,

留下一缕不泯的英魂,

留下一座巍峨的丰碑。

啊,春霖,

你为军人展示浩然正气,

你为时代筑起精神长堤。

安息吧,

我的好兄弟,

在你倒下的地方,

正升起一道道七彩虹霓。

情浓如水,义重如山。莆仙人民重情重义,是历代闯荡江湖传下来的秉性。在家靠兄弟,在外靠朋友,许多莆仙人在外地他乡,做事创业,都有一个朋友圈在帮助,很多成功的例子是靠做人仗义,恪守正道。

其八、孝悌文化

莆仙自古至今推崇孝悌文化。历史上的"甘露林″、"伏机救亲"、"慈孝里″、"三代孝″、忠孝里″等名扬四方的孝悌故事达一百多个(均见于方志史书)。莆仙的二十四孝故事比全国的二十四孝故事还生动呢!

莆仙民间自古就重视孝道教育。《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书上也说:"尧舜之者,孝弟而已矣!″孝,是对上辈人的孝顺,悌,是对同辈的兄弟姐妹的关爱。在每一个家庭中,能够做到对长辈孝而敬之,对同辈友而爱之,这个家一定是和顺幸福的,这个家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满怀喜乐地生活。

莆田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孝悌的动人故事。在历代志书史料中有详细记载的据我不太完整的查证,就有一百多个。曾经有立碑建坊的孝悌人物有四十多位。限于时间关系,今天为大家讲三个事例。

一、中华大孝女林默

大家都知道的妈祖是一位大孝女。真实的林默在二十八岁那年为出海救父救兄而遇难。妈祖遇难后,尸体漂流到南竿塘岛。岛上居民见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尸体飘香,感到很奇诧。刚好有湄洲岛上的漁民来到南竿塘,认出她就是林默,为救父兄而殉身的。南竿岛的百姓为其大孝而感动,备了一具石棺安葬了她,还为林默建了座庙宇。后来,妈祖受到朝廷的褒封,南竿塘岛也改名叫妈祖岛。这个故事在《连江县志》中有详细记载。

清代时,妈祖岛上有驻军,驻军将军认为屯兵之岛,叫妈祖岛,没有阳刚之气,就去掉女字旁,改称为马祖岛。

前几年,金门几位研究妈祖的人为了求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特地买了十条杉木,在湄洲岛海面放下去,让其自然漂流,结果有七条杉木准确地漂到了马祖岛上的妈祖石棺前。可见这个故事传之不谬。

民国时期,总统蒋介石特褒封妈祖为"中华大孝女",是对妈祖的第三十七次褒封。

二、涵江郭氏三代孝

莆田焖豆腐在古时被文人墨客雅称为"尊老羹″。据父老相传,这道名菜起源于宋代涵江郭氏家族。涵江人郭义重、郭道卿、郭廷炜三代传承家风,孝行传遍全国,受到历代皇帝的褒奖,如宋高宗御赐"双阙",元武帝御书"旌表门闾",明成祖御匾"孝子却馈",明正德皇帝题命"三孝祠",清乾隆皇帝御书"孝行世美″,清雍正皇帝御题"永賜尔类″等。至今,重建于明代、重新于清代的涵江郭氏三孝祠依然保存完好,这个名传四方的孝道故事伴随着一道莆田名菜"焖豆腐″千年犹在!

天下之大孝,见于细微处。相传郭义重为照顾年迈的母亲,怕她口牙不好,就用鲜豆腐为主料,佐以当地特产干贝、海蛎、虾仁和红菇、五花肉丝等配料,用慢火焖熬而成,其味道殊美,营养丰富,最适宜作为老人的滋养食品。从此之后,莆田民间家家都学烹制此菜,每逢过年过节,"焖豆腐"必定是少不了的一道佳肴。人们不仅仅在于品味这一道美食,更重要的是代代传承着一种尊老敬老的孝行美德!

三、唐代甘露霖

唐甘露林,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之后的林桥村,自唐贞元十三年(797年)赐阙,至今已一千两百多年,是莆田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孝子攒公,韬公之孙,九牧之侄,是林氏孝文化第一人,是莆田第一位入二十四史之名的人。唐贞元初任福唐(福清)县尉,得知母亲病重,弃官返家,侍母至孝。母亲病逝,林攒悲痛欲绝,在墓旁结庐守丧,亲自烧砖修墓,孝诚感动了上苍,引来白乌云集哀鸣,天降甘露,唐德宗皇帝为敦劝孝道,下诏赐立双阙,旌表门闾,山因称“甘露山”,墓称“唐甘露林”,孝子卒后依父母而葬,孝子墓和双阙墓同属于“唐甘露林”。事载《新唐书》孝友传、唐•欧阳詹《甘露述》、唐•黄璞《林孝子传》等,历代均有记述褒扬。近几年,唐甘露林孝子墓得以扩修,新建双阙、孝义广场、乌露祯祥、孝行开先牌坊等。有唐、宋、元、明历代重修双阙、旌表门闾、孝子祠等名人题写的碑记。

每年国庆前后,全球林氏宗亲汇聚“唐甘露林”,参加皇帝赐阙周年庆典活动,传承和弘扬林氏孝道文化,因此这里也成为全球林氏孝道文化教育基地。

莆仙民间的孝顺美食故事也很多,如焖豆腐的故事,跳魚穿豆腐的故亊,金钱粿的故事,黄瓜魚的故事等等。

其九、诚信文化

莆田的诚信文化体现了莆商精神的特质。起源于莆田的初二、十六祭牙习俗,便是为了纪念莆田商界的祖师爷陈美和的。陈美和是宋代的一位米牙,即做大米生意的中介商。他无论促成多大的生意,仅取一指甲米作为自己的报酬。因为诚信而名誉日隆,生意越来越发达,加上他的后代出了两位宰相,陈俊卿和陈文龙,人们都说这是福报。于是,凡经商的人,每月初二、十六都要祭拜陈米牙,简称祭牙。此俗由莆田渐渐传播到各地。

在莆田民间,凡经商的人家,都要在每个月农历的初二、十六两天,举行"祭牙"仪式,这一仪式是为了纪念莆田商界的祖师爷陈米牙。宋代莆田白湖有个陈贵,字美和,是个做大米买卖的中介商,古时称为做米牙人,简称米牙。因为他的字美和刚好与米牙在方言中谐音,人们都叫他陈米牙。牙人即中介,莆田民间称介绍牛买卖的叫牛牙,猪买卖的叫猪牙,房屋买卖的叫厝牙。牙是指专以口牙之语做生意的人。

陈米牙为人诚信,无论做成多大的买卖,他只收取一指甲的米作为报酬,在民间信誉极佳,后来生意日隆,家道殷实,陈米牙乐善好施,常救济穷人家,德声传遍莆田。后来,陈米牙的孙子陈俊卿高中状元,位至宰相,七世孙陈文龙也状元及第,官居宰辅,所以,陈府有"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之荣耀。

从宋代起,莆田商界就把陈米牙视为楷模,尊为商界的祖师爷,每月的初二、十六都要举行祭牙仪式,备好五果六斋和香烛,拜祭陈米牙,这种规格与初一、十五拜神差不多。

莆田祭牙仪式传承千年,此俗也影响到周边地区,实际上是莆商"诚信为本"的核心精神的传扬。莆田祭牙习俗一年之中要进行二十二次,因为正月初二是莆田抗倭纪念探亡日,正月十六是莆田元宵节中重要的日子,所以一年中的第一次祭牙日在农历二月初二,俗称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过一年中的最后一次祭牙,俗称尾牙。头牙和尾牙比较隆重,不仅商户人家过头牙和尾牙,莆仙所有人家也都如过节一般,欢度头尾牙。家家户户都要备好一席好菜过尾牙。而商家或厂主在尾牙这一天,要设宴款待伙计员工,还要发放红包,以酬谢他们。如果伙计员工想要辞职的,在尾牙宴吃罢时,把筷子的头倒置放着,表示不想再吃东家的饭了,相当于留一张辞职信,东家也就明白了。头牙时,东家在祭牙仪式后,宴请伙计员工,欢迎他们在新的一年新的加盟。而其他人家在头牙过一个小节日,俗称"二月二",以熬制青菜肉粥为主食,据说这是陈米牙生前最喜爱的食物。陈米牙的商业道德体现于一指甲的米。正是生活如艺术,商道亦如艺术。一指甲米的细节最为感人,升华为一种道德标杆,一种莆商精神,一种普遍信仰,一种千年习俗!

其十、向善文化

莆仙民间的向善文化根本上是从"人之初,性本善″发展而来的,其中也受到儒、释、道以及三一教和各种民间信仰的影响。莆田红团是全国独有的一种美食。在明代《了凡四训》一书中明确记述了唐代莆田林婆为行善事,每天都做了许多红团,放在大路边上,让过往的行人随便吃。后来,林婆因善得报,九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当上刺史。于是,红团被视为行善的吉祥物,流传至今。这样的行善福报故事还有很多。

莆仙民间自古信奉"善有善报″,"积善人家有余庆″,"因善可得福报″。为了阐述这部分的内容,我想用一个属于莆田专利的红团的故事,加深大家对向善文化的理解。

红团,又称粉团、圆团,是一种广泛流行于莆田民间的一种特色美食,通常以绿豆加糖和之为馅,以糯米粉掺些面粉,掺入红色之物,加水揉制成皮,皮馅包成圆团后,放入红团印模中压印成形后,置于蒸笼之中蒸熟即成。

莆田红团以形圆、色红、馅甜的形态特征,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甜甜蜜蜜。不仅是一种人们喜爱的美食,更是一种吉祥的文化符号。莆田红团具有一千多年的传承历史了,这在一段见载于典籍的红团故事中可得印证,而不是像现在百度中所描述:莆田红团的历史无从考证。

明代的思想家袁了凡是江西人氏,因为他十分崇敬莆田名人林龙江,结为挚友,常往来莆田,对当地的习俗掌故甚为了解。在他晚年时所著的《了凡四训》中,详细记述了莆田红团的历史和由来。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做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终三年如一日,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红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这一段故事按白话来说就是:在莆田林氏家族中,前辈有一位老母亲,乐善好施,常常制作红团,用来济施饥饿的人们。不管是谁要求索,无不乐意地给予。有一个仙人,为考验林妈,化装成一个道士,连续三年,天天都向林妈要红团吃,林妈都是很慷慨地给他。仙人终于认定了林妈行善之心是多么真诚,在感动之余,对林妈说:"我整整三年白吃你的红团了,用什么要报答你的恩情呢?这样吧,我察看了地形,你府上后山有一处风水宝地,你将来去世的时候,就安葬在那里吧!好人必有好报,你的子孙后人一定会人才辈出,做官的人有一升芝麻那么多!林妈的儿子在母亲过世时,按照仙人所指点的地方安葬之,果然第一代就有九个人中了进士,以后还代代出贤人,科甲蝉联。所以,整个福建都流传着"没有林氏参与的科举大考是不会开榜″的说法。

这个关于林妈因善而得福报的故事所传不谬,说的是莆田九牧林的林妈一生行善,家风有德,她的九个儿子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茛都中了进士,九子都官居刺史,故有一门九刺史之称。后来繁衍出庞大的九牧林家族,出不尽风云人物。

正因为这个故事的广泛影响,莆田红团被赋予乐善好施、美德传承的文化蕴涵。莆田民间每逢春节、元宵,每逢婚庆、寿礼,每逢满月、起红,每逢厝成、乔迁,每定要做许许多多的红团,作为喜庆吉祥之物,分赠于亲朋好友,蔚成习俗大观。红团上的福、祿、寿、囍、梅、兰、竹、菊等许许多多的吉祥图案,更是寄托着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景。

莆田在宋代建成的木兰陂,现在被列为世界水利文化遗产。而这个陂的建就之功,既有北宋朝廷的诏令动员之功,也有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应诏而来,捐金建陂的无私奉献。当然,更离不开当地十四大户的大爱善举。《木兰陂志》中记载:宋熙宁八年,莆感德十四大姓应诏,共出钱七十万余缗,协助李宏筑成木兰之陂。于元丰年正月,为导水东下,开渠引水,十四大户又捐献出四千九百九十五亩田地,其中,司法参军余子复舍田一千二百四十亩,从事郎晋文林郎朱伯震舍田五百八十五亩,武显郎余彬舍田四百九十九亩,承信郎通判余驺舍田三百五十八亩,承奉郎林国钧舍田三百三十六亩,承信郎顾筠舍田三百一十六亩,武翼郎朱公廙舍田三百亩,承信郎县尉朱珪舍田二厅二七十亩,推官朱拱舍田二百四十八亩,作院使吴诹舍田二百零九亩,将仕郎陈汝翼舍田二百零六亩,推官朱赓舍田一百亩,运使朱枚舍田七十八亩。

十四大户捐款献田的事迹被还被刻成石碑,以嘉往诏来。

大家想一想,在宋代,这十四大户就有这种思想境界,为莆田人民的共同利益,无私奉献,行大善之举,助千年伟业,可歌可颂,是大善的楷模!

十一、民俗文化

莆仙的民俗文化是古代中原民俗与当地的历史和生活风尚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莆仙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节庆习俗、人生礼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特别是莆仙人生礼俗三十七种、节庆习俗二十五种,都很特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历史的印记。

莆仙的民俗文化既有中华民俗文化的共同点,又有当地的鲜明特征。

从民俗学角度来表述,莆仙民俗的核心内容可分为:

1、节庆习俗,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重阳等二十多个节日庆祝的习俗。

2、人生礼俗,莆田的人生礼俗共有二十九种。

3、信仰习俗,莆仙民间历代封神八百七十多尊。

汉代有九华山陈仙,壶公山壶公,九鲤湖何氏九仙,庄边萍湖越国将军。

唐代有泉州太守何玉,吴圣天妃吴媛,显应侯吴兴,大诗人黄滔,福建观察使裴次元,名医江仲逊,梅妃江采萍,戏神雷海青,江国舅,柳冕、长寿圣王等。

宋代有平西王林居裔,盐神陈应功,兴化知军段鹏、刘谔、曾用虎,殿明殿大学士蔡襄,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黎主簿、建木兰陂功臣十四大户,太平军节度使陈洪进,妈祖,陈靖姑,灵著王王政,广福夫人,王将军,仙翁嘉应侯,陈文龙,陈瓒,陆秀夫,李富、车公、孔夫子、子路、孟子等等。

元代有杨公太师、孙悟空、李将军、杨将军等等。

明代有范候、朱继祚、林兰友、魏升、吴英、戚继光、郑纪、岳正、陈寅、朱默、关公、祐文候、孚应候、何俨、保禧贞人、武安王、光济王、郭吕、林康世、林攒、陈俊卿、林光朝、林逸之、林藻、郭义重、郭道卿、郭廷炜、叶颙、东岳注生大帝、张渊、叶正简、王回、王彝、陈伯高、陈元光、杨泰、杨梓、林义、袁章、丘祁、萧氏三兄弟、朱文公、林龙江及四大弟子等等。

清代有林兰友、朱继祚、江春霖、郭怀等等。

现代有原鲁山、王天全。

莆田人生礼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而存在,世世代代影响着莆田人民的生活,包括处世方式、道德情操、为人准则、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应该说,莆田人生礼俗是莆田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莆田人生礼俗也在不断地演变,有的甚至已经濒临消亡。

人生礼俗是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和习俗,其伴随人的一生一世,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一种文化。莆田作为文献名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礼节,而且因地制宜,丰富和发展了人生的礼节俗,使之成为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尊重人格、维系亲情、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追思慎远、崇尚先贤的乡土教化。

古人说,通情才会达礼,知礼而后养德,下面介绍其中29种人生礼俗,重温君子之礼,记住故乡莆田的人生礼仪,做一个知人情、懂世故莆田人。

人生第一礼俗:送生礼。

送生礼俗是莆田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礼俗,主要是预祝孕妇顺利生产。“送生”莆田方言谐音为“双生”、“顺生”,因此表达的是对一个即将诞生生命的美好预祝。亲朋一般要在孕妇临盆之前十天左右,送去“月内料”,即坐月子享用的滋补食品,通常送的是红菇、香菇、蛏干、目鱼干、公鸡、线面等物品。孕妇的母亲还会去庙堂拜祭上香,祈求妈祖、观音大士或陈靖姑保佑女儿顺产,小孩平安出生。

三朝礼的热闹情景。

《梦梁录》第二十卷载:“三日,女家送冠花、彩绸,谓之送三朝礼也”。这种礼仪在孩子出生后3-7日内举行,仪式大致有:为新生儿取名、为之挂“长命锁”、赠长命钱、洗草药汤等等。

宋代莆田诗人刘克庄有一首诗写道:“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纵道菊花如昨天,要看汤饼作三朝”。此诗生动地描叙了莆田民间三朝礼时有歌队乐队前往庆贺的热闹场景。

有点“跑题”的半月礼。

半月礼是指新生儿出世半个月时,由外婆家或至亲为孩儿的母亲备办的坐月子的新鲜滋补食品,还为新生儿送去被褥、衣服等物品。莆田民间称为“做十四天”,实际是指孩子出生后的第十四天送半月礼。按照莆田民间坐月子的习俗,产妇在孩子出生后前半月,以吃素食滋补为主,半个月后才开始吃鱼、肉、鸡、鸭之类的荤食,据说这样对母乳的产生是有益的。这样看来,半月礼好像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产妇的关爱和呵护。

满月礼,“做出月”。

在新生儿满月时,莆田人要举行隆重的满月礼,俗称“做出月”。满月礼主要是宴请亲朋,还要向亲朋分发染红的蛋品。若生女儿,分红蛋一双,寓意女孩长大后会找到如意郎君,结双成对;若生男孩,则分红蛋六个,表示六六大顺,一生顺利平安。亲朋祝贺满月礼的,一般要送小孩衣服,有的还要送金、银饰件或金银元宝,算是资助支持新生命的成长,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四月礼,有点小隆重。

孩子出生满四个月时,亲朋再一次登门祝贺,叫“四月礼”,民间俗称“做四月”。这时,婆家再一次为外孙或外孙女备办新衣数套,以示关怀。与此同时,这一天家人还要为新生儿剪指甲、修头发、沐浴更衣,还要为新生儿围上涎巾,收吸口水;系上肚兜,防止冷风入肚脐;穿上黑衣,防止紫外线辐射。民间有个说法,小孩穿上黑衣,蚊虫就不会去叮咬小孩,这是古人生活经验的一种传承。

四月礼在莆田民间很盛行,它与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孩儿出生行“百日礼”有异曲同工之妙。

抓周礼大概是一种测试游戏。

孩儿在满周岁之日,午时之前,上辈人要为之举行抓周礼。抓周礼起源于三国时代,被称为“试儿”习俗。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在明代之前,此俗通称为“期扬”,到清代才通俗化,改称为“抓周”、“试周”。

抓周习俗是源于原始的征兆观念,以此来预测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加以引导培养。这是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情深、充满期待和祝吉的行为游戏。

入学礼,意义特别深远。

莆田自古被誉为“文献名邦”,在重教兴学方面是极为重视的。所以,莆田民间的入学礼别具一格,富有寓意。

在孩儿满6岁时,要举行比较隆重的“入学礼”,其仪程是通过对壶公的信仰拜祭,让这位智慧之神开启儿童的智力,俗称“拜了壶公,聪明花开”。有人说,那是一种愚昧的迷信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通过壶公拜祭的形式,以一套理喻规告的方法,为孩童上了人生第一课,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不泯灭的记忆,在未来求学的征程中受到永久的激励和鞭策。

如果了解了这种入学礼的仪程,相信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入学礼第一个仪程是拜壶公,祭品用葱三根,寓意聪明;芹菜三根,寓意勤学;竹笋三根(笋干亦可),寓意虚心。为什么要三根?其寓意是三更,意思是读书要勤奋,要读到三更夜。此外,还要杏仁一盘,寓意幸运;桂枝一束,寓意折桂高中。祭品排列完毕,点燃香烛。

第二个仪程是由长者领着学童诵读祝文:“壶公神仙,点化顽冥。赐我聪慧,督我勤勉。萤光映雪,锥骨提神。学无止境,若谷虚心。赐我幸运,学业大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第三个仪程是在长者的教导下,学童向壶公神仙发誓,将来一定苦学勤学,功成名就之后,再来拜谢壶公。

这种看似荒诞的民俗事象,其实充满了理性,包含了一定的科学性和哲理性。这个启蒙课程的设置,从求学必备的三个要素——聪明、勤学、虚心,加上人生中的幸运因素,构成了一个人学业能否成功、金榜能否题名的前提条件。

也许,正是莆田这种独有的“入学礼”,才使得莆田人才辈出,唐代至清,共出了两千多名的进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了解开莆田人文鼎盛之谜,几次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莆人物之盛,皆因壶公也!”这事在明代黄仲昭的《八闽通志》中有明确的记载,说明了朱熹正是从莆田入学礼拜壶公的习俗中找到了答案。

了解莆田民间入学礼,让我们知道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学习的葵花宝典、制胜法宝。一个人在学习上是否有成就,仅靠聪明是不够的,若不勤奋、虚心,也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如果一个人的天资先天不足,用现在的话叫智商低一点,并不可怕,因为勤能补拙是古训,水滴石穿凭恒心。当然,任何事还得靠一点运气,所谓的运气是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主客努力的制约和影响。譬如,一个考生做了满分的考卷,偏遇上了老师在改卷时疏忽,改错了题,扣错了分,他就可能上不了名牌大学,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就是命运使然。

所以,入学礼是一个辩证科学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民俗。

十二、娱乐文化

世代代代的莆仙人在木兰溪流水的欢唱或悲呜中感知生活,创造生活,也创造了特有的娱乐文化。从汉代木偶戏到唐代百戏,从宋元南戏七子班到莆仙戏;从十音八乐大鼓吹到山歌梆鼓唱;从汉代的傩舞《皂隶舞》到唐宋时期的《棕轿舞》《留春舞》《祭祈舞》等,从赞句、盘诗、到讲古,汇成了莆仙人自已所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

莆仙的娱乐文化有一种很明显的特点是人神共娱共乐。每逢迎神赛会,几乎所有的音乐队、舞蹈队全部上场。传承千年的莆仙戏现有一百多个职业剧团,为菩萨生日演戏占较大比例。莆仙民间艺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有《莆仙戏》《惠洋十音》《涵江文十音》《沟边九鲤舞》四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的有《皂隶舞》《九莲灯舞》《度尾鼓吹乐》《妈祖的传说》《枫亭水阁》《古店八乐》《梆鼓咚》《涵江车鼓》《黄石登瀛高跷》等。市级非遗项目有《文枕琴》《俚歌梆鼓》《湄洲棕轿舞》《大洋干笛子》《枫亭龙鼓诗》《木偶戏》《莆仙独角戏》《镇前打铁球》《舞弄龙鲤》《九莲唱》《南少林舞狮》《常太山歌》等等。

十三、工艺文化

木兰溪流域的工艺文化自古就很发达。至今尚存的文物珍宝如汉代越王城、唐代九座寺塔、唐代古建三清殿、宋代广化寺释迦牟尼塔、枫亭塔斗塔、宋代宁海桥、太平陂、木兰陂等无不见证了莆仙工艺的辉煌。特别是在元代和清代,莆仙文人学士不愿步入仕途,纷纷弃仕从艺,文化人的加入使工艺创造奇迹。如今,莆仙的木雕、玉雕、石雕、金雕、银雕、骨雕、家具、古建等工艺形成规模近千亿的产业,红木、金银、玉石等最好的工艺材料大都流入莆仙,正是"天下良才用良工″的规律所形成的现象。

莆田工艺的前世今生

人类的工艺与文化密不可分,莆田工艺美术历史的发展与演绎就是一种明证。

从莆田文物发掘考证,出土的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锛、石斧、石刀、石矛等实物,证明了莆田古老的闽越族先人们的工艺水平和文化特征。

新近在东圳水库库区周遭发掘出三千多年以前的精美陶器,把莆田工艺美术史往前推进了近千年。夏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曾在仙游榜头一带地下被多次发掘,证实了莆田铸铜工艺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武大帝为了平定闽越王余善之叛,派船楼南征,余善败退莆仙,留下了仙游鸡子城、莆田庄边越王台等遗迹。此时,莆仙的土著部落几乎被汉军赶尽杀绝,中原汉文化和屯居于此的汉兵主宰莆仙的历史新篇。

东晋时期,五胡之乱使中原板荡,中原大族纷纷避乱南迁。中产阶层迁徙到闽北石壁一带,盘缠耗尽,只得栖身那里,后来形成了客家族群。而那些望族大户,凭恃财力,继续南移,最终到达闽中、闽南较为安全的世外桃源之地。此后,莆仙文化因此而飞跃。陈光大二年(公元586年)莆田建立县治,成为一个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县衙、城池的兴建,推进了莆田工艺的迅速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大量传入莆仙,寺庙林立。有史料记载可稽的隋唐时期寺庙就有凤山九座寺、游洋云顶寺、钟山龙屺寺、仙游龙华寺、榜头天马寺、莆田凌云寺、江口囊山寺、涵江国欢寺等四十多座。至今依然存在的凤山九座寺石塔是隋唐石雕工艺的遗存。此前汉代道教入莆的建筑遗址只能从文献史料中查寻端倪,如汉代的九仙观、壶公凌云殿等等。

大唐盛世,升平既久,文化昌盛,莆仙文化从山区开始发声。当时莆田平原和仙游平原正在开发之中,游洋周边山区是人口聚集之地。唐代中叶涌现出金鲤、史宾、郑积等题名于金榜,列位于公卿,被诗人演化为“龙穿城下宰辅宅”、“七年三度状元来”。晚唐时,莆田因郑氏三兄弟“开莆来学”,文化之风愈炽,人才辈出不穷。因高官名宦的府第园林建造和工艺奢侈品的流行,莆田工艺有了很大提升。唐代仙游进士郑良士在其诗篇中留下了“岭上茗茶因客煮,海南沉屑为君烧”的名句中,涉及了莆仙工艺与海南沉香的关系。

五代十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莆田仍处于和平安祥的乐土。这时期,工艺美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据宝祐手抄版《仙谿志》记载:“僧清忠复授以雕番人二、雕孩儿二、雕凤二、雕鸡二,曰:以此拥护,必能远达。五代蜀天汉三年(公元917年)敇赐紫衣归,建道场于龙年寺之东。”这个是目前查寻到最早的关于莆仙木雕的确凿史料。

北宋时期,赵宋王朝因“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赖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为防武将纂位,重用文人,尤其倚重南方的文人。于是出现了中国文化南移、莆田文化辉煌的奇观。宋代的科举制度造就了聪颖的莆人。两宋通过科举取士十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七人,莆仙籍人士占约1.2%,其中官至宰辅的达十三位。官居四品以上的达三百多人。按宋代律令,凡在外籍为官者不得在仼职之地买房购地,以期清亷。所以,莆人在外为官告老还乡时,必定在故乡建造府第,使莆田古建园林工艺师匠们更有用武之地。可惜,这些古建宋宅由于经历了南宋之末元兵攻掠、明代中叶倭寇洗刼和清代初期蒙古族兵灾以及后来的人为之祸,所剩寥寥无几,只有在大量的史籍记载中见到曾经的繁华。

两宋是推崇道教和儒学的时代。莆仙至今保存完好的三清殿、仙游文庙等都保留了宋代建筑风格。同时,佛教、民间信仰文化也是十分盛行的。这与莆仙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很有关系。如唐代的妙应、本寂、无了、智广、瑞香、妙云,宋代的清忠、广济、了明、省澄、弥真、僧迦、文义、文偁、雪峰、陈易等,都是开宗立派、禅境高深的大师,他们创建的无数丛林宝刹和佛像佛艺使莆田工艺名扬四方。

经千年发展,如今莆田工艺已形成了一个规模产业,各类工艺企业达三千多个。年产值达六百多亿元。

莆田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东圳水库周边出大的古陶器被认定为属三千多年以上的古老工艺。近年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莆田市已有四个工艺类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分别是《莆田木雕》《留青竹刻》《华昌金银错嵌》《仙作古典家具》。另有22个工艺类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96个工艺类项目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同时,有3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人被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1人被列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美丽的兴化平原孕育了历史悠久,多彩多姿的莆田传统文化,而工艺美术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

莆田木雕工艺精,向来以“精微透雕”著称。她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格独特,自成流派。因其独特的空间性与悠久的时间性,有诸多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文物资料,能丰富、生动地呈现其非遗价值的内涵和细节,反映厚重的历史纵深感,有许多传世作品至今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和厚实文化积淀的光芒。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莆田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经书等已有雕刻工艺雏形。

宋代由于佛教、妈祖信仰的盛行,神像雕刻大量问世。现存莆田荔城文峰宫内的一尊宋代木雕妈祖圣像,以圆雕生动刻画出妈祖的形象,成为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尊木雕神像文物。曾经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大兴“丰大豫亨”之说,追求豪华富丽,便召家乡仙游的工匠把宫廷木雕器具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并在以杭州造办所为中心的“花石纲”、“生辰纲”御用雕器创作中大显身手,首开“莆田工”木雕工艺先河。

宋末元初,莆田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致。

明代莆田艺匠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 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至今在莆田本土、台湾、日本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尚存有明代木雕妈祖像以及匾额、围屏、祭器等文物。

清代“莆田木雕”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古兴化府进贡的圆雕佛像、透雕花灯、浮雕窗堵花板计数十件。

莆田市博物馆收藏的多件清代漆金透雕桌灯、花篮与果盒、馔盒,均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其中一款透雕桌灯,呈花亭式。上下层翘角完好,亭身分别透雕漆金开光鱼、鸟、鹿,中部嵌四块长方形漆金透雕人物故事饰纹,四转角立四根透雕漆金盘龙柱。基座束腰呈“工”字形,座沿置透雕花卉护栏,束腰肚楣透,浮雕花草。“落水”透雕缠枝花卉。底足为四兽足,亦为精品。

清末至民国期间,活跃在民间的木雕名匠揉入国画大师李耕的人物画意韵,形成以莆式神佛、武将、仕女造型为特色的圆雕人物风格。迄今在莆田江口镇园下村关帝庙等处寺庙、民居留下了许多供后人观赏借鉴的人物及建筑装饰圆、透、浮雕相结合的传世杰作。

十四、氏族文化

莆仙地域文化有很大的比例是源于当地的氏族文化,这是古代中原人南迁时,只有名门望族才有足够的盘缠从万里迢迢的北方迁居至莆仙。莆仙的蔡、林、郑、傅、方、陈、刘、张、王、杨等较为著名的氏族中,人才济济,辈出不穷,汇成了木兰溪文化熠熠生辉的亮点。

莆仙的氏族文化是构成木兰溪文化的基础。据《八闽通志》记载:唐代莆仙共出了十一名进士,为林藻、许稷、陈峤、徐寅、陈乘、黄滔、翁承赞、杨在尧、翁袭明、陈光义、陈淑。唐代的林、陈、翁、徐、杨、黄、许、郑八个家族,因出拔萃人才,书香延绵,在当时的福建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九牧林一家九刺史,郑庄四代蝉联科第,黄璞一门五学士,都被传为佳话。

在两宋时代,按《八闽通志》所记述,兴化军共出进士1588名,其中正奏名1005名,特奏名583名。这个时期,形成了一批科举家族,其中,以方、林、陈、黄、郑、蔡五个家族最为著名,《莆阳比事》中所说的“名亚虎榜,魁占龙头”;“三世登云,四代攀桂”;“大魁祖孙,双元文武”是真实的写照。

各个氏族的科名集聚,强者愈強,不仅形成了氏族之间的文化追赶,促进了莆仙教育和文化的飞跃发展,使宋代的莆仙文化达到一个辉煌的时期。

十五、海洋文化

木兰溪奔流不息,流入浩瀚的东海。在淡水与咸水交汇中,在海港与外界交往中,莆仙的海洋文化渐渐形成,并不断地滋润莆仙人民的海一般的博大胸怀。而发源于宋代的妈祖文化,则是东方海洋文化的代表,如今,妈祖文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四海共仰的海上女神,已经成为大爱的象征。

木兰溪蜿蜒百里,汇入浩瀚的东海。莆仙人民临水而居,向海而生,在改天换地的斗争历程中,积极参与东方海洋文化的创造,並以辉煌的海洋文化成果而影响四方。

莆仙的海洋文化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创造出征服大海的精神图腾妈祖文化。

按照最早的文献《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妈祖出生于湄洲屿。她生前是个巫医,“能预知人祸福”,洞晓天文气象,预测海面气候很准,为出海人的安危付出很多。她为救父兄和乡亲死于海难,年仅二十八岁。她去世后,被当地人奉为神明,立庙祭拜,被尊称为妈祖,成为海神,成为航海人的精神力量。从宋代起,历代朝廷对她进行三十七次褒封。一千多年来,妈祖信俗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巳有四十三个国家的民众信奉这位海上女神,五千多座庙宇和近四亿妈祖敬仰者为之膜拜。二O0九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世界海洋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莆田创造出沧海化桑田的农业奇迹。远古时,“莆在海中”,最早,莆田叫“蒲口”或“蒲田”,是一块因海降陆升的长满蒲草的盐咸之地。于一九八七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秀屿区埭头镇后郑村鲎尾寨遗址,经发掘的文物考证,可推断其文化遗存年代距今约三千五多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莆田沿海的大开发始于唐代。唐代长官吴兴和观察使裴次元率民众筑海为堤,逐步开发南北洋平原,才使蒲草之地成为魚米之乡,创造了中国农业史上的奇迹。

三是创造了放眼大海、放眼世界的海外移民和海外留学的历史。

宋代时,莆田就有阮巷子孙迁居到越南,明代倭寇之乱时,秀屿埭头人不少移居海外。

明代时,莆田刻书家俞良逋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雕版技艺,被载入中华书史。在清代沿海截界时,界外的连江里、国清里、望江里、安乐里、醴泉里、灵川里、兴福里、奉谷里、武盛里、合浦里、崇福里、新安里等百姓被逼迁移,当时就有不少人渡海远航,迁到印尼、马来、日本等国家,成为华侨。

四是形成了迎风搏浪、共渡沧海的团队精神。莆田沿海人的团队精神源于航海走船时的高度协作,这种精神可以从“忠门蒸笼走天下”、“建材商帮全国行”、“珠宝行业闯九州”、“民营医院占七成”、“加油人皆莆仙人”这些产业或行业发展的状况中,得到团队精神的启示。

五是形成广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莆仙人民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中国进行的改革大潮中,更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秀屿、忠门、北高一带人民在中国改革进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贡献和收获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应归功于莆仙海洋文化的滋养!

十六、华侨文化

莆仙是个著名的华侨之乡。早在宋代就开始了莆仙人域外创业的历史。历代的莆仙华侨热爱祖国,心系桑梓,为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也在异国他乡建功立业,造福他人。莆仙的华侨文化值得深入研究。

是大海把莆田和世界联结在一起。莆田是著名的侨乡,资料表明,莆田现有二百五十多万华侨,约占在地人口的百分四十,并分布在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一部莆田的华侨史,充满艰辛、苦难与传奇。莆仙华侨身在国外,心系故园,报效桑梓,功德无量。莆田不少的学校、医院都是由华侨捐资修建的。在当下时代,华侨为莆田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如投资建设项目,交流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助力侨乡的建设与发展等等。华侨的赤子之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华侨文化,其核心精神就是爱国爱乡,不忘祖根;真诚奉献,美德永存。

我为侨胞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曾经创作过一首《三胞颂》,今天借此机会,奉献给大家。

《三胞颂》

莆阳古邑,

人杰地灵。

今逢盛世,

万象维新。

海外赤子,

三胞至亲。

情系桑梓,

屡建奇勋。

慷慨捐赠,

何吝重金?

聚沙成塔,

树木为林。

倾心公益,

造福斯民。

春风涵滋,

桃李缤纷。

甘霖播洒,

杏坛流芳。

街衢坦荡,

楼阁凌云。

长桥飞虹,

荒野献琛……

其功无量,

其德有馨。

江河同深,

日月同明。

千秋载誉,

百世扬名。

弹歌颂扬,

永励后人!

十七、宗教文化

1、道教文化。据《闽书》记载,“九华山,盖古有陈仙隐此。莆有陈胡二仙,陈仙隐北,胡仙隐南,山名胡公也。后人改胡为壶。”说明汉代莆田就有道教传入。九鲤湖的何氏九仙也是在汉代入莆的。东汉未年,天师张陵的弟子到过莆田江口和仙游赖店,遗迹尚有“圣泉”、“龙井”。唐贞观二年(628)莆田创建第一座道观,即今元妙观。唐嗣圣元年(684)年,仙游创建紫泽观。咸通年间(860一874)道家罗隐在莆田大蚶山修道。

2、佛教传入莆田最早在陈永定年间。第一座寺院是建于陈永定二年(558)年的金仙院,即广化寺的前身。佛教入莆后发展很快,唐代时就出了不少大德高僧,如仙游的叔端法师、文偁法师、智广法师,莆田的志忠法师、无了法师、正幹法师、涅槃法师、本寂法师等等。其中本寂成为佛教曹洞宗的创始人。

史料记载,宋代时兴化有佛教寺院495座,莆田高僧又入灯录者达64人,以令观、从显、其辨、戒香、祖照、有需、道旻、祖珍、遵璞、自殊、僧伽为代表性法师。

3、天主教于明代崇祯八年(1635)传入莆田。清康熙年间在平海东美村创建第一座天主教堂。天主教最早在莆田沿海平海、南日岛、涵江、黄石、北高等地传播。

4、基督教于清同治四年(1866)传入南日岛,在草湖村建立第一座卫理公会教堂。基督教入莆后,曾兴办过一些公益事业,先后创办“培元书院”、“福音书院”、“培元小学”、“农工学校”、“美育小学”等十多座西学堂,还创办“妇幼医院”、“仁济医院”。

5、三一教是由莆田林龙江创立于明代中叶。其教义是集儒、释、道三家之长,避三家之短,融三教于一体。莆田三一教在各地建祠设堂,目前全市还存有一千多座三一堂。历史上,三一堂为普及乡村教育作出一定的贡献。

此外,莆田历史上曾传入摩尼教,从伊朗于十三世纪传入,现消失。金堂教,于明代传入莆田,建国前,莆田各地有金堂教斋堂一百三十多座,现已不存。先天教,于清道光年间传入莆田,今在秀屿地区还可寻踪迹。

十八、方言文化

方言文化是兴化方言是中原古语与古代闽越族土著语言的结合体。兴化方言是维系一千多年兴化行政区辖范围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行政建置的文化因素。历史上的太平军、兴化军、兴化府、兴化路、兴安州、莆田地区乃至如今的莆田市,行政区划的稳定性与兴化方言区不无关系。仙游方言把女儿叫做"祖儿",是母系社会的语言遗存,足见其古意。莆仙方言打的相关词语过一百三十多字,几乎囊括了所有古汉语的打的相关词。莆仙方言最古老的词汇大多蕴藏于山区民众的语言交流中。

莆田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方言语系。莆仙方言词汇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中原古语。莆仙人的祖先大多从中原迁来,也自然地传承下中州古语。至今,老人们把锅叫做鼎,把筷子叫做箸,把杯子叫做瓯,都是在说古汉语。方言中,寡、汝、伊,寡辈、汝辈、伊辈,都是古汉语。南宋的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来莆田向南夫子林光朝请教学问,他发现莆田方言的茶读音为古音。实际上,莆仙方言中有九成以上的词汇都可以从中原古语中找到佐证。难怪古代莆田士子在考官或皇帝面试时,在各地赴任为官时,都没有语言交流的阻碍,因为莆仙方言与当时的中原官话差别并不多。

二是源于古代闽越时期莆仙土著的语言。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因闽越王余善反叛,汉将军朱买臣入闽平叛,余善退居莆田,失败后,汉兵屯守莆田,当地土著男人被杀或被迁移,只剩女人与汉兵组合家庭,因此,如猪栏叫猪圈,晒谷场叫谷埕,就是古代越语的遗痕。土著语言在当今的莆仙方言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四十多年前,我在福岭知青林场时,有个畲族老大娘央我给他儿子写批,她说,你就写“冷酷酷,抖叩叩,钱寄几馃给寡卖漏少”。其实,这种方言十分生动,用现代汉语会啰嗦出一大段。其中,关键词是“漏少”,即便宜的货,现在网络流行词叫捡漏,多么生动的语言!

3、泊来词汇,就是从外国或外地传入的词汇,如江口人把钱叫做“垒”,叫华侨从印尼语叫法传入的,枫亭人把海蛎叫做“蛾”,把去叫做气,那是南宋时,枫亭人多在京城当官或经商受到的语言影响。

莆仙方言具有很多特点。如一词多读,有文读和白读之分。叠音词较多,如白雪雪,红记记,黑确确等。还有异地腔调不同,有沿海腔、山里腔、城里腔、仙游腔、莆田腔、南日腔、江口腔等等。

十九、红色文化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斗争中,莆仙儿女在蒋家王朝的白色恐怖中,开展了地下党革命运动,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捍卫民族的尊严,在建立人民政权的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谱写了闽中革命红色文化的壮丽诗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庆典之年,研究和宣传莆田红色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

莆仙红色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莆田的第一批共产党员是陈国柱、陈天章、陈德来、林嵩龄、黄苍麟等。

莆田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于一九二六年二月,旧址在哲理中学钟楼。

中共莆田特别区委成立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下辖仙游上宫、莆田澳柄、夹漈、山门、丰美、咸益、郊下七个农村党支部。仙游上宫党支部是莆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于一九二七年四月,是全国最早的七个农村党支部之一。

一九二八年,中共莆田县委在澳枥正式成立地方革命武装莆田游击队。一九二九年八月正式成立工农红军第23师207团由陈天章任政委,黄琬任团长。

仙游于一九三0年十月,在钟山麦斜岩正式成立工农红军独立团第108团,由林植仼政委,黄英任团长。

一九三0年十一月,红军207团改组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莆田的革命武装斗争不断壮大,并先后建立了常太和罗汉里革命根据地。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闽中游击队改编为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后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师独立大队。从泉州经福州,到安徽,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从此,莆仙儿郎开始投身北上抗日的战斗。

在解放战争中,莆田于一九四七年春成立闽中游击纵队,又称戴云纵队。一九四九年二月,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在莆田大洋成立。八月闽中支队配合人民解放军攻克永泰。八月二十一日,配合解放军八十六师解放莆田。

在地下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莆田人民前赴后继,赤血丹心,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先烈们永垂不朽,永励后人!

二十、美食文化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源源不断的木兰溪水永恒地滋润着莆仙大地,孕育着丰富的食材,也孕育着这一方土地上的美食文化。孔子说,食不厌精。美食文化体现了莆仙人民的生活智慧。莆仙古代就出了很多美食家。无论是蔡襄的"春盘食菜思三九",还是刘克庄的"盘龙痴绝求鹅炙″;无论是陈经邦吃麦煎的戏文,还是黄公度嗜子魚的故事,莆仙名人为莆仙美食的文化创造留下智慧的光芒,一直照耀如今。方志典籍中记载本地的"元宵宴″、"鲍鱼宴″、"妈祖宴"、"尾牙宴″传承至今,其中,"妈祖宴″、"生蚝宴″已享"中华名宴″之誉。莆仙风味小吃极具特色,已有红团、卤面、印糕、妈祖面、白粿、扁食、干焖羊肉、土笋冻、三合士等十多项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更应重视的是,许多莆仙美食都有相关的故事传说,十分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可以说,莆仙美食的文化味远远超越菜品的滋味。

莆仙美食文化涉及到美学、工艺学、营养学、医学等诸多领域。莆仙人民以过人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的美食文化。

在一九九一年我参加《兴化烹调》专著的编写,书中描述了一百多道地方名菜和风味小吃。这本书出版后,很受海外华侨的欢迎。

在近二十年整理地方美食故事和烹饪项目非遗项目申报中,我越来越感到故乡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是莆仙民间“俭以持家,丰以待客”的理念和热情好客的豪放风气,推动了美食文化的发展。

莆田的名菜小吃大家都很熟悉,介绍是多余的。但是,每一道名菜,每一种小吃,都有相关的生动故事,那种文化味更加耐人品味。我在编写一本《有故事的莆田菜》,在媒体平台已发表了几十篇,计划结集出版,本意在于让下一代人吃一道美食,听一个故事,明一种道理,受一次教育。想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弘扬家乡的美食文化。

木兰溪文化的系列研究和深度开掘,是莆田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也是木兰溪综合治理中在文化层面的高度结合。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弘扬莆田优秀的地域文化,助力于现代文明建设无疑是具有历史与现实的深远意义。本文以抛砖引玉的愿望,呼吁全市有识之士共同研究,以期获得更多的成果。

END

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文化木兰探寻母亲河的璀璨文化)(2)

【作者简介】林成彬,仙游县游洋镇人。原莆田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文学学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华佛教艺术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退休之后,担任莆田学院工艺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莆田市传统手工艺商会秘书长。

来源:莆仙文艺、莆田河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