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城北四十里,有水库一潭,名曰邱庄。库区四面环山,壁立万仞;库水春绿秋蓝,美不胜收。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

邱庄水库美图(摘自网络)

沿环库公路东南行十几里,有一山村曰赵庄子,乃绝美世外桃源之地,亦是红色革命老区。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2)

赵庄子村中心千年古槐

赵庄子村东有圣泉山,海拔413米。山脚,是碧波万顷的库区水面;山腰,有云云匆匆的松柏林果。春来,山花烂漫,百鸟争鸣;夏到,鱼翔水面,雨打万点;秋深,层林尽染,瓜果飘香;冬至,冰封如盖,白雪压枝。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3)

雾锁圣泉山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4)

库区冬景

在圣泉山腰,有一所庙宇,红墙黄瓦,绿树掩映,青烟缭绕,巍峨庄严。此庙据说建于唐代,为观音菩萨驻跸之地,名曰“云盖庵”。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5)

云盖庵

1940年冬天,由于云盖庵为八路军隐藏之地,日寇到此围剿,一无所获,便气急败坏烧毁了寺庙。殿房倾圮,仅存三桶古碑留作见证。一桶是雍正四年重修碑,一桶是道光二十八年重修碑,一桶是光绪十三年重修碑。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6)

道光二十八年重修碑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7)

光绪十三年重修碑

2002年春,信徒徐广印到此凭吊,遂生修庙之心。于是,百姓响应,齐心协力,历经八年,使得成功。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8)

村民用驴驮建筑材料

寺庙建好后,更名为“吉云禅寺”。名字虽然大气了些,但不如原来的“云盖庵”更为古朴。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9)

竣工大典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0)

吉云禅寺大钟

中秋节前,因为编著《丰润碑传新编》的需要,我和付秘书长、高老师、东方美女,陪同著名书法家、拓碑大师刘晓山先生到此一游。这也圆了我心存多年的愿望。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1)

2010年初春造访云盖庵观碑

在到达地点后,在准备好宣纸、报纸、墨汁、板刷、喷壶、水桶、毛巾、锤子等拓碑工具后,我们立刻变成蹩脚的助手,协助晓山老师大显身手。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2)

准备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3)

对碑面进行清洗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4)

铺纸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5)

擀纸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6)

敲实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7)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8)

涂墨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19)

完成的拓片

天仙庵碑记(云盖庵拓碑记)(20)

胜利收工

返回城里,笔者立即根据拓片,字斟句酌,仔细揣摩,对两桶古碑的碑文进行了整理。先将研究成果公布于此,以飨各位朋友。

云盖庵重修碑记

丰邑城北五十里有小岭,岭后有黑云窝,其地四山环抱,一水■■,盖郁郁乎■城宝境也。相传明末乱时,山旁石洞乡人避难于其中,贼至,则乌云笼罩而不能入,因此感动乡人,敬塑观音之像,而云盖庵建焉。此昔人创立之由来也。及我朝■鼎而后,雍正三年重修,迄今又经七十余载,尘垢没其光华,风云浸其■石,■五年来,渐及颓败。噫!当斯际也,使不协力同心,再为整理,将前人之功德不几废坠而无存也哉!孰意天运循环,无■不复,神功默佑,有败必■。去年冬,雪深三尺,而住持忽起重修之念,清宫除道,叩请众善人等共襄盛事,■时鼓动,人心皆欢欣踊跃,既出■■,复为转募。今岁,自春徂秋,仅历半载,而焕然新矣。粉壁朱扉,山川(目卒)然而生色;雕梁画栋,草木映之而增■。■■休哉,其无愧■前人乎?惟望后之人以前人之心为心,不任其废而缮葺焉,则创修者幸甚,前之重修者无■,今之重修者皆幸甚。■当工竣之期,告成之日,彰善记功,刊碑勒石,开光献戏,■舞清歌,爰志其事,以垂不朽!

时 龙飞嘉庆四年(1799)岁次己未、季秋谷旦立

浭阳吴■飞撰文

刘 瑛敬书

云盖庵重修碑记

盖闻法门不二开觉路者,为如来;世界大千渡迷津者,有菩萨。菩者,普也;萨者,济也。普济众生,得离苦海者也。

丰邑城北左家坞镇东北数十里许,北面山麓路转峰回,蔚然深秀,旧有云盖庵一处,年湮代远,大半摧残,精舍尊颜更多颓败。邻庄董事人不忍坐视,巧遇天诱其衷,为之助力,庙以外圣水忽然涌出,远近有疾者,取圣水以调治,如获灵丹,以故随缘乐助,集腋成裘。洵所谓圣人以神教设道,而善人成善事,兰若重新倍极庄严,永垂不朽矣。是为记。

遵化州儒学庠生徐濮撰文

丰润县徐永乐敬书

大清光绪十三年六月吉日立

喜欢不喜欢 单选

0人 0%

喜欢

0人 0%

不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