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复杂,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日前,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21年高峰论坛在广西柳州举行,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当前新能源汽车数据应用现状及安全风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智能汽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智能汽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智能汽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复杂,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日前,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21年高峰论坛在广西柳州举行,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当前新能源汽车数据应用现状及安全风险。

基于监测平台打好监管组合拳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28%;今年前三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87.1万辆,同比增加119.9万辆,是2020年的1.78倍。

“安全是事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论坛上介绍,9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随机抽查了16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现部分企业监测平台仅局限于数据采集和上报工作,没有利用数据提升汽车安全水平。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王卫明表示,下一步,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重点检查企业监测平台的效能发挥情况,打好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组合拳。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秘书长李阳介绍,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2018年,我国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形成了覆盖国家、地方与企业的三级管理模式,目前接入平台的新能源汽车已超过570万辆。

在商用车领域,主流客车生产企业都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并接入国家监管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新能源汽车实时、精细管理。“在平台上,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新能源客车的相关数据,包括分布位置、运行数据等。基于此,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分析,用于支持产品优化、提供更贴心的售后服务。”多家主流客车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加快构建数据安全技术架构

与会嘉宾认为,“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浪潮,对汽车数据安全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安装了大量的车载传感器,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海量数据产生、采集和交互的节点,如果管理无序或粗放,数据安全风险极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在论坛上介绍,我国应高度重视汽车数据安全发展问题,要加快完善数据安全立法及法规体系,综合考虑自动驾驶技术及产品体系,紧密结合我国现有法律体系特征及国内外智能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立法经验。

此外,孙逢春建议加快构建智能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技术架构,设立智能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科技专项,围绕数据安全与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攻关。

在保障汽车数据安全前提下,如何挖掘新能源汽车数据价值,更好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论坛上,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资产平台。平台可通过新能源汽车实际运行里程、充电量等数据,直观展示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碳减排和碳排放现状,同时结合各省份新能源汽车实际运行情况,梳理出各省份不同营运类型新能源汽车运行碳足迹。“该平台的发布将对各地区政府部门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探索碳数据计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李阳说。

本文来自【中国交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