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做了三块,一个保健品,后来做了网络游戏,现在我又搞金融投资,主要是在投资于银行搞了三个,按道理我做这三个,我三个都要失败的,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一个规矩,同一个时间我一定只管一件事,不管两件事,然后全力以赴,找些新人去开发,像征途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上市之后,我把它捋顺了,就把脑白金公司的总裁调到这边当总裁之后,我又不管它了,所以现在这个公司尽管我还是董事长,还是CEO,但是这个公司全权委托给总裁去管了,我觉得他管的挺好,比我管的要好,所以我现在也不管它,遇到重大的决策的时候,找我来商量,来征询我的意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史玉柱脑白金花了多少广告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史玉柱脑白金花了多少广告费(史玉柱脑白金广告十年畅销的秘诀)

史玉柱脑白金花了多少广告费

我现在做了三块,一个保健品,后来做了网络游戏,现在我又搞金融投资,主要是在投资于银行。搞了三个,按道理我做这三个,我三个都要失败的,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一个规矩,同一个时间我一定只管一件事,不管两件事,然后全力以赴,找些新人去开发,像征途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上市之后,我把它捋顺了,就把脑白金公司的总裁调到这边当总裁之后,我又不管它了,所以现在这个公司尽管我还是董事长,还是CEO,但是这个公司全权委托给总裁去管了,我觉得他管的挺好,比我管的要好,所以我现在也不管它,遇到重大的决策的时候,找我来商量,来征询我的意见。

这个公司决策权实际上我基本上是让出去了,然后我才去做了第三件事,去投资金融,金融现在我自己在管,这个团队人也不多,也不到十个人,我现在带着这个团队在做这一块。

其实你在周围找人,其实是能找到合适的人的,又红又专的人能找到的,红的我想早期还是能看出来的,专呢其实很大部分跟培养有关,你要是给他放的位置,你又不授权给他,他永远专不了,这个是两方面的。

{!-- PGC_COLUMN --}

你给他放一个位置里面,还要授权给他,然后去培养,其实我挺保守的,我一般关键岗位用人,我一般都是跟我十年以上的人,这种就是能力你肯定了解了,跟你三年,你就已经很清楚了。那个红的问题自然解决了,经济上犯错误上的机会,他都没犯经济错误,经过考验的,所以也没事。我相对来说用人我觉得还好,没出什么太大的问题,我授权相对来说比一般的老板会彻底一点,下属非常坚持的,如果我又不是说百分之百的有把握的,我一般不会否决他,选中了人,然后给予授权,给予科学的一个监督,我觉得就行。

当然如果是灭顶之灾的错误不能让他犯,但是来讲,作为一个一把手,你已经去抓了命脉了,其他的地方只要不是财务问题,只要不是安全问题,一般来讲犯的错误还都有纠正机会的。

如果你要看教科书,你学到的是0,教科书里面是学不到东西的,听有实战的人讲能学个5%到10%吧,真正还是靠自己干,自己在干的过程中去摸索,干的过程中去体会,有很多人你给他说了,他也觉得这个道理对,但是具体干的时候还是老犯错误。但是你要跟他说多了有个好处就是说他在错的过程当中,别人需要五个小时醒悟,他可能两个小时就醒悟了,知道错了。

其实不要怕改,除了电视主广告语以外,其实发现错误就改,发现不好的又改,尤其是在试销的时候,但是改一定要保证是往好处改,别往坏的方向去改。怎么去挑毛病?其实是要走到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中间去,到消费者那里去,跟消费者聊天,跟消费者谈心,观察消费者的言行,然后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去优化自己的营销方案,去优化自己的广告。第一次成功的广告其实极少,好广告其实都是改出来的。

试销就很重要,不要怕因为试销耽误三个月,耽误六个月,不要怕,因为它会让你少犯错误,它会让公司更安全。我们新的一个广告出来,包括就是我们销量都已经全国都推开了,销量比较稳定了,我们每修改一个广告,还是要拿到几个城市里去试,跟踪三到六个月看效果,如果通过终端消费者的调查,如果没有效的话,我们还是要跟他否定的。

但是我自己组织一次性就过这种检验的极少,也都是经过一两轮修改。第二轮成功的就相对比较多了,因为有一线的资料,有消费者的反馈去调整。老头老太太的那个电视广告,我拍出来之后,我就把全国的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骨干全部召集起来一起看,最后上不上,我有否决票,但是我没有同意权,五六十个人大家投票,只有2/3的人都举手说好了,才能播。

这样就必须要保证你的下面的人都是了解消费者,如果都是一帮“官僚”,那就完蛋了,我这么做可能这个企业就完了。只要做消费品的个公司除了扫地阿姨,其他人都应该了解消费者,其实不光是央视,我觉得就是跑到一般的地级市,你也不能铺开去打,一定要试销。

一般试销我们一般比较喜欢选浙江、江苏的县级市,它其实编制是个县,但是它富裕程度跟一个市,跟全国其他地方市是平级的,消费能力也能跟市平级,它有个好处,它毕竟是个县级,它的广告费成本低,所以我们一般都会选那些地方去试,一般选三个不同类型的县去试,试的时候就每天收集数据,每天调查,三个月下来时候汇总一下,进行一下判断。

我在内部经常打一个比方,相当于爆米花一个机器,广告策划人员就相当于画个图纸去制造一个爆米花机,如果你的这个广告定位准确,记忆深刻,你就相当于你是一个很高效的爆米花机,你扔进去玉米出来,很大一块爆米花,如果你的广告设计的定位就错了,不能增加你的销量,消费者又记不住,你设计的这个机器,你扔进爆米花,这个机器把你吃掉,根本不吐东西,或者就吐点碎末子出来。

这个上面投进的是什么?投进的是钱,其实你说的爆米花,其实你抓一把进去,如果是十个爆米花,这可能就是一千万,做营销的其实就是两项工作,第一项把这个爆米花机设计好,把这个爆米花机制造好,造好之后给它调试好,让它的投入产出尽量放大。第二个就是你要给它足够的玉米扔进去,至于它好机器,你扔一个玉米进去太浪费了,所以你要找个最佳的,到底是扔多少,扔一把好,还是扔一碗,机器就相当于你的策划方案,就是你做出来这个表示形式就是你的广告,广告设计出来的成品,其实就是台机器。

你要广告效果,如果做得很好的话,只要广告投入力度是够的话,应该很快把你销量拉起来。如果你要这个广告设计是进来定位准确了,可能记不住的话,你扔再多的钱,扔十个亿的广告,可能只能起到做一百万广告的效果。

这两个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一个就是把爆米花机把它做好,第二个就要有科学的投入,只要这样的话,这个公司的营销,公司的方向才会少犯错误,我一直跟我内部的人就强调,最好的策划导师就是消费者。

我公司内部就有规定,广告部的人,所有搞策划的人,必须每周要访谈五十个消费者,每周你必须要跟消费者去沟通。然后我又要求我们的全国的分公司经理和总部的部门负责人,每个月要访谈三十个消费者,要让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是了解消费者的。

我访谈是这样的,访谈完了之后,要有个访谈录,他和消费者的对话,他说什么,然后我抽查,这个每个月来的时候,我会抽查三到五个,其实因为我很了解消费者,谁真的谁假的我能看出来,因为消费者是不是那么说话的,我能看出来。

开始的时候我是普查,普查完之后,确实能拎出来几个,拎出来几个然后马上开全国的大会的时候,我就让他在台上面连讲一百遍,假如我叫张三,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讲一百遍,下次他还敢不敢,下次就不敢了。这种你不好罚他款,不适合开除他,所以就用这种方式。

我公司有个好处,什么东西放在桌面上,我公司每年评选先进,只要评先进,我一定评落后,每年评十佳分公司,市级的十佳分公司,只要是十佳,我一定有十差,十佳上去拿红旗,发表演讲,很得意,他发奖金。然后十差他也上去,拿个黄旗,也要发表领黄旗感言,现场交10块钱罚款,只要是这种文化,大家都习惯了。

比如我们搞销售的还有一个就是冲货,本来我这个产品我给你浙江卖的产品上都印上浙江地区专销,其实我不光是浙江,我是杭州地区专销,嘉兴地区专销,每个市里面销,他把这个产品给它卖到其他地方去了,我们叫冲货,等于你在侵占其他公司的利益嘛。

每年还评十佳冲货能手,我就给他一个黄旗,他是冲货能手,我这个能手本来应该打引号的,就是他冲货太多了,当然冲货经济上我处罚他,你冲了一百万的货到隔壁城市,然后把你的销量一百万划过去,总部再罚你一百万,最后完了之后还有人做,我就用这种方式,我每年评十佳冲货能手,然后搞个黄旗,而且还规定必须挂在经理办公桌背后的墙上,派地级查,有没有摘下来,如果摘下来罚他款。其实这样好的坏的,搞对称效果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