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遍览头条解析《水浒传》的文章,大多以阴谋论、管理学及一些脑洞大开的观点入手,当中不乏有一些非常精彩独到的论断,令读者大饱眼福。

但我要说的是,在《水浒传》写定之前,其实已经有各式各样的版本在坊间流传,这些版本的内容很可能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浒传》大相径庭,完全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

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1)

比如吴读本,虽然已经失传了,但是根据明代学者吴从先的读书笔记,它确确实实真真切切的存在过,而且它对《水浒传》的成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摘抄一段吴从先的在《小窗四纪》中的读书笔记,如下:

夫何以贿败,刺配江州,道经淮上,而梁山啸集徒众,有鸡鸣狗盗之风焉,及闻江来,众哗迎入壁,推为寨主,江固辞脱。未几,旧游有阴德之者,辇其妻孥合焉,而江遂绝意……江亡后,感高俅天罡地煞之说,碑以记名,祭以岂哀,徒贻笑于天下后世也。

从中不难看出,吴读本《水浒传》的宋江刺配江州,并非源于怒杀阎婆惜,而是犯了贪污腐败之罪。他是有妻室的人,而天罡地煞的说法竟然来自于高俅,简直就是另外一种面目的水浒。

所以,如果不了解水浒的成书过程、各种版本的演变和作者的驳杂,单凭今本《水浒传》的文本细读,就想解决书中的一些问题,那么无异于坐井观天,永远也无法揭开这些问题的庐山真面目。因此,书中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春秋笔法,很多令人费解之处,大多是众多版本难以兼容前后矛盾导致的痕迹。

下面,我就以《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为切入点,来解析水浒的前世今生和宋江的人格分裂。

第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谈及《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南宋的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本书对《水浒传》的影响最大(以下简称《大宋》)。《大宋》这本书作者不详,讲的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的轶事,其中在《亨集》中讲述了宋江36人落草太行山的故事,大致故事提纲如下——

主线1:杨志失陷花石纲——卖刀杀人流放——李进义等结义兄弟救杨志——十二人上太行山落草。

主线2:晁盖等八人劫生辰纲——宋江报信——晁盖上太行山梁山泺——宋江杀惜——宋江得天书,上书36人姓名——宋江上山时晁盖已死——宋江击退朝廷围剿——张叔夜招安宋江——宋江平定方腊封武功大夫。

目前,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水浒传》最早的蓝本,《大宋》提供了《水浒传》基本的故事梗概。而据宋末元初小说家罗烨在《醉翁谈录》中记载,当时的市井瓦肆中已经盛行诸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单篇水浒故事的说话关目。

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2)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水浒好汉阵容是36人,他们聚集在太行山,而非千里之外的梁山泊,那么水浒作者所要做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将36位好汉扩充到108位,把好汉们的啸聚之地由太行山移至梁山泊。

另外,南宋文人洪迈创作的志怪文集《夷坚志》对《水浒传》的影响也很大,不少耳熟能详的水浒故事皆取材于《夷坚志》。比如花和尚大闹五台山,李逵沂岭杀四虎,在《夷坚志》中都能见到十分相似的题材。鲁迅先生曾在《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中所言:《夷坚甲志》十四《舒民杀四虎》的材料,认为“《水浒传》叙李逵沂岭杀四虎事,情状极相类,疑即本此等传说作之”。

在《水浒传》漫长的成书过程之中,元杂剧水浒戏功不可没,对《水浒传》起到了一种神变加持的作用。元杂剧水浒戏,包括名目在内流传至今的有30多个,而全文保存下来的只有6种,分别是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李文蔚《同乐园燕青搏鱼》、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李致远《都孔目风雨还牢末》、无名氏《争报恩三虎下山》及《鲁智深喜赏黄花峪》。

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3)

这6种元杂剧水浒戏的故事内容几乎如出一辙,全都是好人被害,英雄仗义出手,惩治奸人的模式。水浒戏中揭露了劳苦大众在封建社会中暗无天日的艰难生活,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尖锐矛盾随处可见,官逼民反的主题比比皆是,而英雄的仗义出手无不体现着替天行道的行事风格,这无疑为《水浒传》的最终成书提供了丰富坚实的温床。

总而言之,《水浒传》并非是一人一时闭门造车的原创作品,它的成书是一个多人接力纂写的漫长过程,始自于北宋末年宋江其人的简略史实,根植于生动的民间传说,风靡于巧舌如簧的说话艺人和书会才人的稗官野史,成熟于文人墨客的整理加工。

第二、《水浒传》的作者和版本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学术界一直众说纷坛,尚无定论,比较主流的说法有四种。第一种施耐庵,第二种罗贯中,第三种施耐庵和罗贯中,第四种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同一个人,所谓“实乃俺(施耐庵谐音)罗贯中也”。

我个人比较赞同水浒研究学者侯会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在施耐庵和罗贯中之后,还存在着一个天才写手,正是经过这个天才写手的如花妙笔,《水浒传》才能成为古典小说殿堂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浒传》,并非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原本,今本《水浒传》,远比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原本精彩的多。

明代写小说,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小说在当时是被排斥于主流文化圈的异类,你写的再好,也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旁门左道,所以这位天才写手不愿署上自己的姓名。这个是不难理解的,施耐庵和罗贯中都未必是作者的真实姓名,《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他究竟是谁,至今都是一个谜。

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4)

要想破解天才写手的谜题,就不得不提到《水浒传》的版本。《水浒传》可谓一书多本,根据不同类别,有简本、繁本、郭勋本、天都外臣序本、容与堂本、百回本、百二十回本、金圣叹腰斩水浒的七十回本……反正多到板着指头也数不过来。

相比上述版本,侯会老师通过对书中好汉出场赞诗的研究,提出了《水浒传》12回半后起的观点,即带诗本,这个版本与那位天才写手息息相关。何为带诗本,何为12回半后起?书中大多梁山好汉的首次登场,都会伴有一首出场赞诗,这是梁山好汉的特殊名片,有别于其他人物的重要标志。

出场赞诗具备两个特征:1、基本都在每位好汉首次亮相就伴有赞诗,最迟也在出场的下一回出现;2、赞诗结尾处必然标明好汉的姓名或者绰号。

然而前13回出场的全部好汉,他们的赞诗却在相隔很多章节后才出现,比如鲁智深,第3回出场,赞诗出现在第57回;林冲第7回出场,赞诗出现在第48回;杨志第12回出场,赞诗出现在第57回……这种集体性大跨度的推迟出场赞诗的现象,是十分反常的。

所以,侯会老师认为,《水浒》前十三回的内容,是有另外的作者补写的;十二回以后的部分,才是《水浒》的原始面貌。试将前十三回删掉,我们会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部完整的《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一位不少,且每位好汉的首次登场,都带有一首出场诗,呈现出十分规律的现象。这个“另外的作者”就是那位神秘莫测的天才写手,而“十二回以后的内容”即带诗本,也是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原本。

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5)

这个版本到大聚义就结束了,里面没有林冲、鲁智深、杨志等重要好汉的个人传记,甚至没有武松打虎杀嫂、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卢俊义身陷大名府等精彩绝伦的篇章,试想该有多么乏味,所以那位神秘莫测的天才写手,于《水浒传》作者群是一个一鹰入林,百鸟压音的存在。

从施、罗原本到百回本定型这100多年时间里,还有很多类似于天才写手的文人,对《水浒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写和润色,我们现在熟悉的招安及征四寇都是后面加进去的情节,通过一批又一批文人的接力撰写,最终形成了今本《水浒传》。

第三、人格分裂的宋江

自《水浒传》问世以来,第一主角宋江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并且这种争议愈演愈烈,因为在他身上委实存在着太多的矛盾和疑团。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宋江就是一个天使与魔鬼的化身,是一个典型的人格分裂患者,他一边是忠君爱国,报效朝廷为毕生的信仰和追求,一边又啸聚山林,侵州扰府,还美其名曰替天行道。一边口口声声强调朝廷法度乃国家神器,万不可藐视王法,戴罪之身死活不肯除枷去索,一边又毫不犹豫的作奸犯科,冒着血海官司的风险为晁盖等人通风报信,使其逍遥法外。

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6)

宋江时而宽容仁厚,为救刘高之妻不惜屈膝下跪,情愿一死,时而又心狠手辣,为赚秦明入伙不择手段,害其一家老小惨遭横祸。他看似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可细品之下,总让人觉得他居心叵测,笼络人心。他不遗余力的推行招安政策,看似为梁山众兄弟的前途殚心竭虑,可怎么也让人觉得他这是在用梁山众兄弟的鲜血和生命,涂红自己的那身官袍……

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说:一部书中写一百七人最易,写宋江最难;故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盖此书写一百七人处,皆直笔也,好即真好,劣即真劣。若写宋江则不然,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相半,又再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无好矣。

正所谓:

谁是君子小人?

梁山伯及时雨。

何人天下无双?

水浒寨呼保义。

那么我们不禁要想,难道作者呕心沥血,就是为了把宋江塑造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吗?

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浒的前世今生与人格分裂的宋江)(7)

其实这个原因很好理解,前面说了,《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漫长,版本众多,每一个版本的宋江,其性格都不是完全一样的。那么水浒作者面对如此众多的人物性格素材,肯定如入宝山,难以割舍,于是他兼收并用,叠床架屋,将不同派别中相互矛盾的人物性格强扭在一起,造成了今本《水浒传》宋江混乱分裂的性格,也给了金圣叹等水浒阴谋论者攻击的口实和把柄。

正如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谈及创作经验时所言: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今本《水浒传》中的宋江,正是诞生于这种杂取诸色的创作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