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教育部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概况》将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

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内部一致性较高。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八个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1)

所谓官话,就是不需要翻译,大多中国人都能听明白的语言。比如伟大领袖的方言,比如川军将领的方言,还比如东北方言。

在湖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数省,属于西南官话的范畴。虽然略有差异,但大多数词语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西南官话的代表之一,重庆话中,就有很多俗语,音是这个音,写法却很混乱。既然作为官话,应该在普通话或者古汉语中找到相应的汉字表述,而不是胡编乱造。

本文试图尽量根据方言的含义明确具体的汉字写法。

一:茅厕(si)

普通话中可以表达为厕所,厕所也,非正房,而是住房旁边的一个小房子,专供人方便之用。

普通话中也用茅厕表述,在古代房屋多是覆盖的茅草 ,茅厕意味旁边的一个茅草小屋。

现在有些农村还是这种情况。

而80后,90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庆人说茅厕的也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代以 厕所、卫生间、洗手间、盥洗室代替。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2)

二:解(gai)手

解手一词的来源,一说是当年湖广填四川时,逃跑的人很多。为了防止逃跑,官方将人群手捆绑起来,驱赶到四川。而在中途,人有三急时,就要向长官报告,需要方便一下。该怎么表达?

上厕所?去茅厕?因为在路途中,除非在镇村有人烟的地方,在野外是没有什么茅草做的房子的。

没有厕所可以文明的上,但是生理需求总要解决。因此,就需要先将手解开,随便找个什么地方,就地解决了。

久而久之,仓促之中的解手就取代了文明社会的上厕所,并一直沿用至今。

解手也可以分为解小手和解大手。小手者,小便也;大手者,大便也。倒也能完全匹配。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3)

三:架煤(jia mei)

意味开始。但是究竟是哪两个字?众说纷纭。

有写作架麦的,也有架煤的。

架麦?何解? 农村秋收时,收割麦子时的动作,谓之架麦?但是怎么和开始联系上呢?

菜鸟高手倾向于 架煤

在从前,特别是农村地方,谁家有红白喜事,都是自己操办的。请厨师,有人负责采购,有人负责洗碗,有人负责端盘子。都是左邻右舍来帮忙。而一场红白事,什么标志着它的开始呢?

那就是灶的架设。在平地砌几个灶台,有的地方是挖几个地下灶。灶砌好之后,当把煤块堆好,找来枯树枝、柴火,把煤引燃,就意味着这场红白喜事的开始。

因此,表示开始的jia mei,用架煤为好。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4)

四、杀角(sha guo)

表示结束,告一个段落的意思,sha guo。在西南官话中,杀表示 进行中,正在进行,正在操办的意思。

杀和战争有关,比如:拎着西瓜刀,从南天门一直杀到北天门。

比如杀人了,从湖南一直杀到四川。

由于在表示屠戮的时候,杀经常和两个地点配合使用,用来表达杀的残暴和持续,后来方言中,杀慢慢的消褪了杀人的意思,只保留了从A地到B地的意思。

而为什么结束叫 杀角?

都杀到角落了,就像北京很多胡同,都杀到死胡同了,没得可杀了。在西南,路不平,很多卡卡角角,都杀到角落里了,就杀完了。

因此,杀角 意思是 结束,带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 结束,用 杀角。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5)

五、杀贴

杀贴和杀角有异曲同工之妙。杀贴意为收拾整理,弄干净,弄清楚,弄得井井有条的意思。

把别人杀得服服帖帖的了,没有人敢造反了,老老实实的湖广填四川了,就杀贴了,就取得了圆满的结局了。

杀贴灶台,杀贴干净,去把碗杀贴了。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6)

六、星宿(xing xiu; xian xiu)

这个其实不算方言,算古汉语。意味着天上的星星。古代认为天上的星星有28个大类,包括北斗七星这些。

星星是近代才发明的词语,这是方言里还遗留了古汉语的例子。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7)

七、扯火闪(闪电

有些方言解说,把扯火闪认为是雷电,其实是不确切的。打雷是打雷,闪电是闪电。

扯火闪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天空中由于云层放电,出现的一道白光的现象,好像哪个不听话的小孩在天上扯着一条白带到处跑一样,所以叫扯火闪。

虽然扯火闪常常伴随着打雷,但是扯火闪不是打雷,是闪电。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8)

八、搁得平(ke de ping)

搁得平也是被乱写得最多的重灾区,有科德平的,有柯德平的。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并且有点北方语言的味道。北方把放在**之上,叫 搁。

搁在上面,搁好。

得 是助词, 平是标准,是搁得好不好的评判标准,搁得平,东西才放得稳,不容易掉下来或者摔坏。

因此,搁得平,应是这三个字才对。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9)

九、拉稀摆带

拉稀很好理解,一般都用的 拉稀 这两个字,这个普通话一致。

至于 bai dai,何解?

这个要和上面的 解手 联系起来。

古人衣服宽大,要系上长长的腰带。

如果在拉稀的时候,肯定是不管不顾的,腰带随便散在一边,谓之 摆带。

因此 拉稀摆带,应是这四个字。

干戈寥落四周星借代手法分析(解手扯火闪搁得平)(10)

总之,方言还是来源于汉语系,很多俗语都能用确切的汉字加以解释和表达。而不是随便找个同音字来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