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見慣(司空见惯),◆[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劉尚書][禹錫]罷[和州]……[李司空]罷鎮在京,慕[劉]名,嘗邀至第中,厚設飲饌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劉]於席上賦詩曰:‘……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後因以稱事之常見者○[宋][蘇軾]《滿庭芳》詞:“人間何處有?司空見慣,應謂尋常”○[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摺:“這的是主人情重出紅粧,怎做得司空見慣只尋常”○《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劉郎],[何小姐]是司空見慣,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澀,便舉案齊眉,同吃了一頓飯”○[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七:“至於華僑被毆辱、房屋被燒毀等等,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平常事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贯惯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贯惯是什么意思(贯慣049)

贯惯是什么意思

司空見慣(司空见惯),◆[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劉尚書][禹錫]罷[和州]……[李司空]罷鎮在京,慕[劉]名,嘗邀至第中,厚設飲饌。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劉]於席上賦詩曰:‘……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後因以稱事之常見者。○[宋][蘇軾]《滿庭芳》詞:“人間。何處有?司空見慣,應謂尋常。”○[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摺:“這的是主人情重出紅粧,怎做得司空見慣只尋常。”○《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劉郎],[何小姐]是司空見慣,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澀,便舉案齊眉,同吃了一頓飯。”○[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七:“至於華僑被毆辱、房屋被燒毀等等,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平常事情。”

熟慣(熟惯),◆熟習。○《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薛婆]道:‘老身除了這一行貨,其餘都不熟慣。’”○《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如今與[黛玉]同處[賈母]房中,故略比別的姐妹熟慣些。既熟慣,便更覺親密。”○[茅盾]《子夜》八:“[馮雲卿]也笑了,他已經明白了一切,並且在他看過去以為女兒也是熟慣了一切。”

能征慣戰(能征惯战),◆謂久經沙場,善於作戰。○[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法聰]早當此際,遙遙地望見,果是會相持,能征慣戰,不慌不緊不忙,果手疾眼辨。”○《續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參將姓[徐]名[惠],是由行伍出身,倒是一員能征慣戰的武將。”○[老舍]《寶船》第二幕第二場:“我帶來五百名蜜蜂兵,都能征慣戰!”京劇《楊門女將》第四場:“唉,縱然挂得帥印,缺少能征慣戰的先行,難道叫她老人家親自沖鋒陷陣不成?”

久慣老誠(久惯老诚),◆同“久慣牢成”。◆《金瓶梅詞話》第五二回:“個個人古怪精靈,個個人久慣老誠。”

久慣牢成(久惯牢成),◆形容深於世故。○《金瓶梅詞話》第四六回:“你還說你不久慣牢成。”○《歧路燈》第四四回:“這個腳戶姓[白],外號兒叫做[白日晃],是省城一個久慣牢成的腳戶。”○[吳組湘]《山洪》二八:“對方卻是輕車熟路,久慣牢成,什麼小窟洞都可以鑽了進去,這是沒法控制防範的。”

久慣(久惯),◆經久熟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月娥]是個久慣接客、乖巧不過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一船苧麻,共有五千兩有餘,乃是久慣大客商,江行防盜,假意貨苧麻,暗藏在梱內,瞞人眼目的。”○《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經了這場折磨,自己覺得那走路的情形都已久慣在行。”

經慣,◆习以为常;久经历练。○宋陈亮《彩凤飞·十月十六日寿钱伯同》词:“算從頭,有多少、厚德陰功,人家上,一一舊時香案,疘經慣。”○宋吴文英《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词:“吹徹玉笙何處,曾説董雙成。奈司空經慣,未暢高情。”○宋吴自牧《梦粱录·酒肆》:“或命妓者,被此輩索唤珍品、下細食次,使其高擡價數,惟經慣者不墮其計。”○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叙别》曲:“從來别恨曾經慣,都不似這今番,汪洋悶海無邊岸。”○《金瓶梅词话》第四四回:“悶倚欄杆,燕子鶯兒怕待看。色戒誰曾犯,思病誰經慣?”

驕生慣養(骄生惯养),◆猶言嬌生慣養。驕,通“嬌”。○[胡樸安]《中華全國風物志‧江蘇‧吳縣之奇俗》:“富貴家之小孩,驕生慣養,大半身體柔弱,時膺疾病。”○《文汇报》2007.9.16:“她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难带,个个都是骄生惯养的独生儿,又吃不起苦……不像我们小时候,是在贫寒中磨砺长大的。’”

嬌生慣養(娇生惯养),◆謂在備受寵愛和縱容中長成。○《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本是嬌生慣養子,做了奴顏婢膝人。”○《紅樓夢》第七七回:“原是想他自幼嬌生慣養的,何嘗受過一日委屈。”○[楊朔]《紅花草》:“[寶財]是個獨子,嬌生慣養的不像樣,事事得由着他的意見。”

嬌慣(娇惯),◆溺愛縱容。○[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二摺:“往常時畫堂嬌慣數年春,錦繡四時新,凌波羅襪不生塵。”○[清][蒲松齡]《聊齋志异‧新郎》:“我少女嬌慣,未嘗一刻離膝下。”○[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弟弟仗着母親的嬌慣,常欺侮她、打她。”

見慣司空(见惯司空),◆謂經常看到,不足為奇。○[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見慣司空自品題。”參見“司空見慣”。

見慣不驚(见惯不惊),◆經常看到,習以為常。○[宋][邵雍]《首尾吟》之六二:“見慣不驚新物盛,話長難說故人稀。”○[朱自清]《笑的歷史》:“我到底不曾都改了,他們見慣不驚,也就只好由我了。”

見慣,◆经常看到;熟悉而且适应。○《平山冷燕》第二回:“莫要説才學高,皇爺愛他,只方纔朝見皇太后老娘娘,並皇后娘娘,行之禮數,從從容容,就像見慣的一般,就是嬪妃也及他不來。”参见“司空見慣”。

積慣(积惯),◆積久慣熟。○[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五‧遴捕役》:“宜于久充多年積慣老成之中,擇其精健有智識者另拔為一班。”

慣縱(惯纵),◆縱容。○[宋][秦觀]《滿園花》詞:“我當初不合苦撋就,慣縱得軟頑,見底心先有。”○[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摺:“慣縱的箇無徒[祿山],沒揣的撞過[潼關]。”

慣賊(惯贼),◆慣竊。參見“慣竊”。

慣有(惯有),◆常有,習慣所具有。○[周立波]《金戒指》:“他卻以偵察員慣有的銳利的眼光和迅速的行動,愛上了她們之中適合於自己的一個,和她結婚了。”

慣用(惯用),◆習慣於使用,常用。○《水滸傳》第一○八回:“眾將問降賊,方曉得那妖人姓[寇]名[滅],慣用妖火燒人。”○[洪深]《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三:“中國話吐音的尺寸,最慣用的是三拍子,次為四拍子。”

慣一不着(惯一不着),◆說話一貫不着邊際,沒有着落。○《金瓶梅詞話》第五三回:“他慣一不着的,曉得甚麼來?”

慣一(惯一),◆經常,一向如此。○《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有我們這樣老無知老禽獸,不守本分,慣一招引閒神野鬼,上門鬧炒!”

慣性(惯性),◆1.物理學名詞。指物體保持自身原有的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鄭萬隆]《等》:“您是有知識的,應該明白,這是慣性和作用力造成的。”◆2.習慣。徐遲《牡丹》四:“出於慣性,她一邊唱,一邊動作起來。她成天的動作,又夢想。”

慣狎(惯狎),◆猶親近。

慣偷(惯偷),◆慣竊。參見“慣竊”。

慣熟(惯熟),◆1.熟練。○[宋][蘇轍]《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若使雇募慣熟之人,費用一分,則鄉差生疏之人,非二三分不了。”○《三國演義》第七四回:“[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但是風吹草動,有些個賺得錢的所在,他就鑽的去了,所以囊缽充盈,經紀慣熟。”◆2.熟悉。○《紅樓夢》第五四回:“那女先兒們都是慣熟的。”○[茹志鵑]《關大媽》三:“剛拖進審問堂,就聽到一個微小的、慣熟的聲音。”

慣事(惯事),◆辦事老練。○《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權忠]是慣事的人。”

慣世(惯世),◆猶冠世。謂為當代第一。○《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此人文章慣世,舉筆珠璣。”

慣使(惯使),◆1.習慣於使用。○《水滸傳》第六四回:“話說[蒲東][關勝],這人慣使口大刀,英雄蓋世,義勇過人。”◆2.縱容,姑息。○[巴金]《秋》五:“三妹,這幾天我太‘慣使’你,你也學會鬥嘴了。”

慣竊(惯窃),◆經常盜竊、屢教不改的人。

慣歷(惯历),◆不止一次經過,慣常經過。○[明][高明]《琵琶記‧聽女迎親》:“多與我盤纏添氣力,萬水千山路,曾慣歷。”

慣例(惯例),◆一向的做法,常規。○[茅盾]《子夜》四:“[阿二]只顧站在那裏抹臉喘氣,竟不照向來的慣例,一進來就報告辦事的結果。”○[陳建功]《丹鳳眼》:“下午回到了家,按慣例,晚飯應該在家吃的。”

慣力(惯力),◆由於慣性的作用而產生的沖力。○[曲波]《林海雪原》十六:“他倆順着斜坡刺了一頭,馬上向回一繞,借着慣力翻上了北山頭。”

慣老(惯老),◆指人體的背脊。

慣口(惯口),◆順口,口頭上習慣的。○[何其芳]《畫夢錄‧獨語》:“‘這裏是你的帽子。’或者‘這裏是你的紗巾,我們出去走走吧!’我還說這些慣口的句子。”

慣經(惯经),◆習慣,慣常所經歷的。○[元][薛昂夫]《端正好‧閨怨》套曲:“偏今宵是怎生,乍別離不慣經。”○[明][張四維]《雙烈記‧歸省》:“諸凡那慣經,況戰丁,萬一摧殘事怎撐。”

慣捷(惯捷),◆熟練敏捷。○[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之四:“童兒汲井華,慣捷瓶上手。”

慣家(惯家),◆行家;老手。○[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摺:“委的俺官人是慣家。”○《水滸傳》第一○四回:“那[王慶]是[東京]積賭慣家。”○[清][李漁]《比目魚‧征利》:“休把德性誇,有欲無情是慣家。”○[洪深]《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三:“美的動作:如男女慣家隨音樂而作‘華爾茲’舞。”

慣技(惯技),◆經常使用的手段、手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四:“國初慎重度支……今包攬侵吞,習為慣技。”○[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漁洋]小令,能以風韻勝,仍是做七絕慣技耳。”○[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二六》:“私拆函件,本是[中國]的慣技,我也早料到的。”

慣會(惯会),◆猶經常。習慣於用。○[沙汀]《困獸記》一:“﹝[呂康]﹞喜歡抬杠,慣會以欠通的咬文嚼字叫人哭笑不是。”

慣犯(惯犯),◆經常犯罪;屢教不改的刑事犯。○[柯岩]《奇异的書簡‧追趕太陽的人六》:“[任固]三街有個投機倒把慣犯,非法倒賣統購物資,偷稅牟利。”

慣盜(惯盗),◆經常搶奪別人財物,從事盜劫活動的人。○《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李琴堂等<改造一個落後鄉的經驗>》:“逮捕了……殺人犯四人和土匪慣盜一人。”

慣串(惯串),◆穿過。○[明][馮夢龍]《挂枝兒‧靴》:“靴兒靴兒,誰不愛,記當初行雙雙慣串花街。”

慣寵(惯宠),◆寵愛縱容。○[王西彥]《刀俎上》:“由於平日過分慣寵,小孫女是十分愛嬌的。”

慣常(惯常),◆習以為常,經常。○《白雪遺音‧南詞‧醉歸》:“勸君此地休來到,此處是,棄舊迎新是慣常。”○[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二:“一種慣常襲來的厭倦與無聊的情緒又淹沒了他的身心。”○[魏巍]《東方》第四部第六章:“大媽和[李能]兩邊一擠,急得[王老好]直抓脖子,這是他遇到難題時的慣常表現。”

慣曾為旅偏憐客(惯曾为旅偏怜客),◆猶言同病相憐。○[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摺:“第二來是我慣曾為旅偏憐客,第三來也是我自己貪杯惜醉人。”○[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摺:“為甚教疾把門開,我須是慣曾為旅偏憐客。”

慣曾(惯曾),◆猶經常。○《水滸傳》第十三回:“我有一匹慣曾上陣的戰馬。”

慣便(惯便),◆習慣,習以為常。○[明][高明]《琵琶記‧聽女迎親》:“不妨,我出路慣便,自有分曉。”○《金瓶梅詞話》第二四回:“[金蓮]道:‘賊短命,得其慣便了,頭裏躡了我的腳兒,我不言語,如今大膽又來問我要衣服穿。’”

顧慣(顾惯),◆顧念,照顧面子。○《金瓶梅詞話》第七二回:“這牢成的又不顧慣,只顧拿言語白他,和他整廝亂了這半日。”

寵慣(宠惯),◆寵愛嬌慣。○[茅盾]《子夜》十二:“[吳蓀甫]立刻放出威棱來把他喝住:‘不許走!什麼鏢不鏢的!丟了!丟在池子裏!十七八歲的孩子,還幹這些沒出息的玩意兒!都是老太爺在世的時候太寵慣了你!’”

不慣(不惯),◆1.未經馴順。○[唐][杜甫]《瘦馬行》:“去歲奔波逐餘寇,驊騮不慣不得將。”○[仇兆鰲]注引[張遠]曰:“不慣不將,未調習者不得用。”◆2.不習慣。如:這地方天氣太熱,我實在過不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