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雷州市雷歌研究会举办了首届“我爱雷州歌”雷歌创作状元赛,这是高规格的雷歌赛事,整个雷州半岛以及在外地的雷歌高手都踊跃投稿参赛。10月25日,研究会召开会议,比赛的结果就要当众揭晓。因为是无记名评选,此时连评师何安成主席都不知道状元花落谁家。当负责统稿的臧权源主任宣布状元是周英连时,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名字太陌生了,众人都不知道此人的鼻孔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但何安成主席和在座的张权老师并不惊讶。

雷州茂德公古城灯光秀(星月闪耀的雷州之十四)(1)

主人翁 周英连

记得今年春节前,雷州市雷歌研究会举办的中小学教师雷歌创作比赛,周英连就获了一等奖。周英连何许人?是不是中小学教师?名字像是个女子,歌的风格却很像歌坛老将陈向展的,歌真正系何人所作?当过无数次雷歌赛评师的何主席都感到迷雾重重。为了弄清真相,何主席颇费周折联系上了周英连。周英连当时在戏场看戏,她说她曾当过民办教师,那歌是她写的。何主席便问:“那你背诵这组歌前面四句给我听好吗?”

“不用说四句,全组歌三十二句都背给您听。”于是,周英连一口气背出这三十二句歌。意犹未尽,又将歌的构思创作过程说了出来。

何主席非常感兴趣,电话中聊了半个多钟头,确信此人雷歌造诣少有人及。为了雷歌的传承和发展,雷歌研究会当时正在评选十名雷歌创作年青高手作为“雷歌新秀”,第二天研究会会议上,何主席便提议推选周英连为新秀,并在会上展示了周英连的一等奖歌作。经过无记名投票,周英连当选了。但是事后很多同志越来越觉得心里不踏实,连面都未见过,仅凭一组获奖歌就能当新秀?有人甚至怀疑那组歌是陈向展写的,陈向展才有那功力,闹得有人一时很不高兴。周英连知道后,当即唱了一首雷歌:

我获头奖人没信,怀疑冒牌货不真,

讲女人没偌才调,风语风言到处传。

其实周英连与陈向展素不相识,只是因为她的歌太好了,人们怎么也不相信系她所作,才怀疑是老将的。后来张权老师也连连出来解释,证实他2014年9月起所举办的“教师道”杯、“湛江胜景”杯、“心存孝道”杯雷歌比赛中,周英连都获过奖,她确有实力。

直至今年来,雷歌研究会与雷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依法治市办公室(和普法办公室合办)、国土局资源局、文化馆、元奏村等单位分别举办的雷歌比赛中都表现不俗,但仍未引起人们注意。只有这次大规模、高规格的“我爱雷州歌”状元赛,人们才真正大吃一惊。一个小女子果真如此了得?会上何安成主席背诵了周英连的长篇获奖作品,大家都佩服了,都高兴了。就在这次会议上,研究会成员全部举手同意周英连为研究会副秘书长。

11月15日,雷州市雷歌研究会组织副秘书长以上成员到智洋教育集团去采风,大家才一睹这位新科女状元的风采,她40多岁,健壮又健谈,是一位自由职业者。座谈会上,许多人都想多点了解这位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状元,有人提议让“新科状元”周英连即兴唱一首雷歌,豪爽的周英连落落大方地口占雷歌一首:

智洋智洋你真好,智慧海洋起文波。

多少蛟龙从此出,为国育才立功劳。

会后,大家去三岭山森林公园,徐文学先生对何主席说:“我非常赞赏英连刚才那首即兴歌,第一句即用拟人化手法,把‘智洋’当成人来写,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二句把‘智洋’解释为‘智慧海洋’,我认为这是对‘智洋’这一名称的最好解释,而且‘起文波’三字体现出作者奇特的想象,很见功力!第三句对‘智洋’进行形象生动的歌颂。我认为这首歌如果参赛的话,是可以获奖的。”

何主席点点头,说:“只可惜第四句平淡了点。”周英连接受了何主席的意见,马上把第四句改为“凌空飞腾云路长”。

路上,有一歌坛老将对英连说:“你能够即兴创作出这么好的雷歌,真不愧是雷歌状元!”

英连当即唱歌一首:

雷歌路长走未尽,尚要求全和创新。

恳求前辈多指教,歌圣歌王教状元。

大家一听英连出口成歌,喝彩连连。走着,走着,英连对着走在身边的雷歌名宿郑马华说:“马华老师,我是听着您的雷歌长大的。我七八岁时听过您唱《陈世美》。”

马华说:“那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你怎么还记得。”

英连说:“我不但记得,还能背出《陈世美》整个剧本。一开始时是这么唱的:聚精会神读文章,三更到来不知号,三年逢科两次考,准备明年上考场……”英连犹如倒水下缸般流畅地背着歌词,边走边背,走了很长的路,还在背着。

马华听得目瞪口呆,继而哈哈大笑,说:“这些歌词我几乎全忘了,不想到你竟然记得一清二楚。”

雷歌名宿陈向展说:“事隔这么久,你还能背出整本歌词,你能够获得状元称号,也在情理之中。”

英连接着说:“向展老师,我也记得您写的雷歌剧本《神秘杀人针》的旁白:脚走跛,脚走跛,人讲穷人厚脸板……”英连就这样一直地唱了下去。

陈向展听得眼放异彩,不断地点头赞叹:“这是我几十年前写的了,我也快忘光了,不想到你的记忆力这么好,连旁白也背得出!也怪不得有人说你的雷歌风格像我的风格。”

英连说:“你们两位是我的偶像,你们唱的姑娘歌很精彩。”那次,马华老师主持姑娘歌大赛,向展老师上去捞台。向展老师唱:

人讲马华识活辣,年年主持姑娘歌,

今晚我特来求教,有请出来郑马华。

这时马华老师还没出台,向展老师又唱:

不信还要我给纸(钱),才肯出来对唱歌,

或是嫌我老傻丑,推推辞辞偌拖磨。

马华老师这时才出台,唱:

看见向展惊险跌,怎敢对擂来赛歌,

捞台应找擂台主,你是拜神走错坛。

…………”

被称为“雷歌大全”的何安成主席,几乎能把千百年来成千上万的优秀雷歌随口背出,他听了英连的背诵,感到棋逢对手,对我说:“家栋,英连非常值得写,你来报导她。”我接受何主席的任务,现场采访,问起英连所走的雷歌之路。她用雷歌回答我的问题:

人号我名雷歌瘾,歌册从来不离身。

雷歌时常吊嘴蒂,一肚歌同《歌大全》。

每本歌册唱多遍,唱去唱来不鲜新。

就拿起笔自己写,想写出来些新闻。

只因自己知识浅,创作歌词伤脑筋。

一夜只写歌两首,熬到深夜头总晕。

我是摸索向前进,创作过程很认真。

模仿前辈好经验,努力学习苦钻研。

勤读前人好作品,好句好词红笔圈。

吸取精华拾佳句,常记通俗好语言。

…………

天才英连的成名,原来也是如此的艰辛!从英连的自述及一些名人的成功中,我悟出:许多被称为“天才”的人的成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易,而靠的是不断积累、借鉴和钻研。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成功会来叩门。另外,兴趣也是成功的助推器。下面我自撰一首雷歌作为结尾:

英连荣登状元榜,逼得前贤脸无光。

好歌张嘴就造出,不想成名也艰难。

2015年12月

华播资讯集成平台《半岛雷声》 文/吴家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