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头条号里写一篇文章,讲了牛的乡村生活牛是食草动物,自然我就写到了牛吃草的事提及草,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唐诗:“习习东风扇,萋萋草色新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虽然我生活的城市,见不着“浅深千里碧”那么壮观的草场,只好在背诵唐诗时用想象勾勒出满眼芳草碧绿的美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草是春天的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草是春天的什么(草是春天的什么)

小草是春天的什么

昨天我在头条号里写一篇文章,讲了牛的乡村生活。牛是食草动物,自然我就写到了牛吃草的事。提及草,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唐诗:“习习东风扇,萋萋草色新。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虽然我生活的城市,见不着“浅深千里碧”那么壮观的草场,只好在背诵唐诗时用想象勾勒出满眼芳草碧绿的美景。

出生在乡下,我很喜欢草,特别喜欢草不择地而生。在乡间,草会长满山野、田埂、地头。看上去,草爱热闹,它们群居,它们相互扯着袖子和衣襟,挤满了大地。在城市里,在人们看来是肮脏的墙角,草伸出的叶子也是极其干净的。我常想如果没有人的践踏,没有水泥和沥青路面的遮蔽,也许草也会长满所有的土地。

我在办公室养了一盆吊兰,自己从未给它修剪过,这样一来吊兰长得有些不修边幅,野性生长,潦潦草草的,虽然养在室内,但看上去就有了几分野趣。所以有的同事到我办公室看到这盆吊兰,就说看你养的花就像草一样。说真的我就是喜欢吊兰长得跟草一样。

花充满了城市气息,草却始终贯穿着乡土感。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诗经》那里面充满了草的气息,每一页都长满了青草。第一首诗中就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句子。荇菜就是俗名叫水葫芦的一种水生植物。这种草,长得并不好看,但是有一位佳人在水中采集,你想那绿,那美貌女子左右采之,弄得水波荡漾,那是多么美妙的一幅动人图画,自然而然就会营造出爱情了。

小时候,我在乡下是认得许多草的,有大茅草、车前子、灰灰菜、猫耳朵、曲麦菜等等,大概有百种之多。有的草是可以当菜吃的,如马齿苋、荠菜、水萝卜等。我记忆中,我曾经吃过好多野菜,有的能叫上名,有的叫不上名。那时吃野菜主要是缺粮食,青黄不接时,人们靠吃野菜充饥。现在城里人已逐渐兴起吃野菜热,但这更多是与美容和长寿有关,它只能证明一个媚俗时代的来临和开始,而不是因为饥饿,更不是追求回归大自然。

曾经,有一次我去山西采访,见山上长有一种草,有些像我们吃的莴苣。由于此草长相特别,类似蔬菜,引起了我的好奇。便问当地老乡这菜可不可以吃,他笑了,随后,他解释说这种草叫驴干粮,说过去小媳妇们回娘家,中途驴走不动了,就让驴吃这种草,驴美美地吃上一顿,吃饱了才有劲驼媳妇回娘家。这种草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电视台里说某县境内的路边店宰客的事。客车司机与路边饭店老板勾搭合谋,中途宰客,刀血不见,天衣无缝。我想这些司机和饭店老板是不是受了驴干粮这种草的启发。如果是,那实在是草的不幸。

我看到过这样一份资料,科学研究表明:草木造成的环境,有绿色,更充满生命气息,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灵性方面都会有很大益处。如果人远离草木,会变得冷酷无情。那些接近草木的人,在与邻居或其他人相处都比较和谐,周围不见青绿的人大多与邻居的关系较差,家庭暴力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我想这个道理是成立的,自然界中,我们不难发现,吃草的动物就是比食肉动物温顺,大概因为吃草的动物比食肉动物更接近树木和绿色,不信你看看牛的眼神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因我小时候生长在乡下,后来才成为城市人。关于草的记忆和知识全来自童年,如今草离我越来越远了,远得有些让人伤感。而今,我在城市难以找到碧草挂着细碎晶莹的露珠,已无法看清草叶背后的纹络,听不到草叶的呼吸声。这让我更想念那充满草的生活气息。

现在,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有些已不在人世了,他们归于泥土。每当在清明和祭日,我走到他们的坟墓前,总是发现坟上长满了丛丛青草,那些草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茂盛,有的我还叫得出名字,有的我已叫不出名字,但那些草就像昔日故人的温情一样,让我无限的怀念。

时已夏日,想起草,看到草,我想起诗人们说:花是春天的请柬!那么草是春天的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