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熊

我们常常在电视剧可以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会在某些情况说上这句:“请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1)

古代官员


退休在古往今来都是一举两得的制度,一方面保障了工作人员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年迈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那么古代官员什么时候能退休,这种退休制度又是怎么来的呢?

退休的雏形:“致仕”“致事”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没有退休这个说法的,是沉淀了千百年才逐渐落实下来的东西。

礼记记载,在七十岁的时候才“退休”;

《礼记·曲礼》做了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事”。

要知道,如果是现代规定七十岁退休我们都享受不了几年,更何况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那会能活到这个岁数的人是极少极少的:

《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估算:周、秦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2)

礼记注疏


可能我们还是没有啥概念,苏东坡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咱都能耳熟能详吧,自称老夫的他当时也就“38岁”,在我们现代角度来讲还属于正值壮年。

当然,这是撇开了当时的环境背景来进一步说明,古人寿命较短,官员大概率是活到老上班上到老,更有民间传说,要是六十岁还没去世,就要被埋进“活坟”(未经考证)。

在春秋时期,有通过“致仕”把权力交还给君王;

《春秋公羊传》记载:“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

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权力的不存在交还权力,所以“致仕”也只针对那些官员而言,这时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3)

有《春秋公羊传》的碑林


因《礼记》上的规定制度,汉朝至元朝这段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朝廷都遵循这这种制度。

“退休”被正式发明:宋人待遇最好

关于最早记录“退休”一词的文献,是韩愈发明的:

《复志赋序》·韩愈:“退休于居,作《复志赋》”

到了后来,“退休”一词得到了后人的传承和应用,几百年后的宋朝也认可了这个“退休”

《宋史·韩贽传》:“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退休”的意识虽然有了,但是历朝历代的待遇也是大不相同,用以下几个朝代为例: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4)

汉朝官员


岁数硬性要求:达到七十岁

官职要求:达到年薪两千石以上的官员级别(汉代的“太守”以上,相当于现代的省部级干部)

待遇:退休后可以领取任职期间的30%作为退休养老金。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5)

唐朝官员


功臣元勋属于第一级别,经过皇帝特批的可以享受100%的任职俸禄作为退休金,退休前后唯一的差别是没有权位;

五品官员以上的退休官员给“半俸”,也就是在职期间50%的薪水;

六品官员以下没有退休金,会给予一定的土地作为补偿:

“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

宋朝时期等同于将官员们养起来,跟我们现代退休制度有的一拼,而且为了鼓励退休,官员退休时候都晋升一级,并且有参与朝政的权利。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6)

宋朝退休官员


北宋年间,“告老还乡”的高官们并不真正回到自己的家乡,基本都奔着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洛阳”养老去了。

众所周知宋朝重文,退休后的官员们又有全额退休金,啥事也不干还能有挂名的兼职薪水,再加上“恩荫”(门下子弟都能跟着沾光做递补官员),有钱有闲又有声望的晚年,简直美滋滋,所以毗邻汴京的“洛阳”成为了高官扎堆、豪宅林立之地。

但是说到底都是朝廷为此买单,“积贫积弱”的大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被这群“老人家”掏空的。

明清两朝,退休年龄得到下降

到了明清两朝,大概是觉得七十岁退休的年纪实在有些苛刻,便出现了人性化的一面:将退休年纪下降到了六十岁;

“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

清朝军官退休卡得很严,考虑到中低级军官需要耗费更多体力和精力,为了避免在战场吃亏,就规定了提前退休:

清:“参将为54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

退休年纪虽然合理化了,退休金问题上却也埋下了祸根。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7)

明朝官员工资与物资发放


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草根出身,所以对官员都特别抠,不仅“百官俸禄之薄”,正常情况下连“退休金”也不给,经过调查鉴定退休官员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才勉强给个“养老补贴”:

“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

虽然工资低,却也有些特权:免除退休官员的赋税和徭役。

此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官员“优免”的窟窿谁来填补呢?自然是分摊到了老百姓头上,老百姓收入微薄只能把自己的土地“抵扣”献出去,所以明朝很多看似清廉的官员说不定就是个“土地主”

聂豹·“凭借朝堂优免之厚恩,阴食吾民之膏髓”

各级官员明面上是个清官,却靠着“优免”的待遇,悄无声息的捞钱,“前明富家甚多”成了晚明的标志现象。


古代官员什么等级的不用退休(浅谈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8)

清朝官员


到了清朝,退休和明朝差不多,为了以后的退休生活,在职官员就冒着生命危险敛财,到了什么程度呢?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总结

在古代,官员们能够熬到“退休”实属幸事,官员退休必须主动申请,而是否能够真的退休还是皇帝说了算。也就意味着大臣们一旦做了官,便失去了人身自由,比如宋朝被倚重的向敏中、孙固等老臣,都是七十岁以后不被准许退休,年迈死在任职期间。

另一方面,这些看似简单的退休问题,其实关乎着整个国运,也浓缩了很多兴衰教训,如若明朝不是因为“优待”而压榨百姓,怎么会有那么多揭竿而起?民生才是国家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明史》

2.《国史唯疑》

3.《古代官员退休制度》·谢宪

4.《宋朝公务员工资清单》·刘洋

图片来自网络|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