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田樱 冬田

大连老有轨电车,装着我们许许多多的往事,也曾经载着我们许许多多的梦想;它承继着大连的历史,也憧憬着大连的未来。

大连老有轨电车,是一道风景

小的时候,我脑海中的公交车,就是有轨电车。那时我家老屋在市中心的南山脚下,步行不远,便来到人民广场。你会看到地面上四条长长的钢轨,空中密密的电线,长方形的车厢顶上斜竖着半圆圈的大铁弓,拖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 车厢有绿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你会看到有轨电车昂首急驶而来,又挺胸匆匆而去。

普通有轨电车(老有轨电车)(1)

有秩序上上下下的乘客,车轮与车轨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铁弓与电线摩擦发出金色、 绿色或蓝色的闪光。这些与广场及周围的花园、建筑构成了美丽的画图。倘若站在南山之巅向北眺望,你将会进入一个童话世界。这是大连 3 路有轨电车,在中山广场至解放广场间运行。人民广场这里是“中”点站,东行西进各为六站。我们从初中到高中,就是坐着这路车上学。乘车向西到解放广场,再转车往北到兴工街,便到了我的母校大连市第八中学, 我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大连有轨电车线路最多的时候有十一条线路,在城 市中横贯东西、纵跨南北。整个线路有很多站台,有的终点站有二层的调度台,有单独的 车库;轨道有直线的,也有三百六十度弧度、九十度弧度的;在历史上,还有过马拉电车、 拉货电车等。让人不能忘怀的是,有轨电车上常常成了学雷锋的好场所,给老人、儿童让座,为残疾人留座,给抱小孩的倒座,扶老携幼,蔚然成风,这在车厢内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生活中的常事每天都在感染着人们。

普通有轨电车(老有轨电车)(2)

大连老有轨电车,是一支号

有轨电车每天四点钟准时起步,发出隆隆的响声,像吹响了起床号;晚上十一点半准时停止它的脚步,又像吹响了熄灯号。不管风吹雨打,总是这样。我清楚地记得,母亲总是随着隆隆的响声准时起床,不论春夏秋冬,总是这样。她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做饭,备饭,收拾院子。父亲忙着洗漱,吃饭,然后夹着饭盒,骑上他那辆自行车,或迎着朝霞,或顶着风雨,或划破黎明,或冒着严寒,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大连不知有多少人都是听着它的声音起床,开始晨练、工作,忙碌着。晚上,当它停止隆隆声音, 就告诉人们该熄灯睡觉了。可母亲常常还在灯下劳作,为我们缝补衣裳;父亲有时还在 工厂攻关、搞技术革新。

普通有轨电车(老有轨电车)(3)

坐老有轨电车 很有乐趣。车厢内两头都有驾驶台。车辆前行,到了终点站,两位售 票员会迅速下车,忙着扳道岔,又拽着大辫子把铁弓子拉向另一侧;司机则快速转身从 车厢内走到另一头的驾驶台,开车返回。售票员胸前挂着皮钱包,手里拿着一叠车票,“哪位同志请买票”,“前面行驶弯路,请大家站稳扶好”,接着预报将要到的站名。这些 “号手”起得早,睡得更晚,比别人更辛劳。

普通有轨电车(老有轨电车)(4)

大连老有轨电车,是一首曲

自一九〇九年大连第一辆老式有轨电车起步,我不知道它到底走过了多少路程,但是我知道它线路最长的时候是四十八点九公里,它走过的时间是百余年。它那抑扬顿挫的旋律,穿过了黑暗的日本殖民统治时

期,走进了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的时

代,今天走到了强起来的新时期。当年,

殖民者把电车分为专供他们享乐的“纳

凉车”即绿色车、专供苦力乘坐的“劳

工车”即红色车,将殖民地耻辱深深地

烙印在大连人民的心中。解放后,它以

崭新的姿态行进,成为当时大连市内最

主要的交通工具,最高日平均载客人数

达四十八万人次。工人上班,学生上学,

市民上街,都乘坐它。大家喜欢有轨电车,没有污染,洁净方便,价格便宜,又不会晕车。学生上学买半价月票;工人、机关干部也买月票上班,那时人们的等级观念也没那么强,只要能买到月票,就心满意足。一种淳厚的民风,一种社会和谐,至今印象犹在。六一儿童节,我们免费乘车;学校有时包车,组织我们到郊外、公园野游。车厢内沿窗是两排长硬木条拼成的长椅,我们相对而坐,好像正举行少先队员谈心会,畅谈着未来的梦想。如此贯通在市内主要街道上的老有轨电车, 好似在奏响着一首城市进行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在国内外的一些城市里,旧有的轨道交通被拆除、废弃,被飞 速发展的汽车等行业所代替,但至今仍有有轨电车在日本的东京、北九州,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许多繁华的闹市中行驶着。

大连自一九六五年四月一日开始,一些有轨电车的线路陆续被拆除,一九七四年四月九日,有轨电车 3 号线也成了我尘封的记忆,截至一九七八年年底,全市仅剩三条线路,但仍是全国保留旧有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而且与时俱进。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大连除了对原有的轨道交通进行调整改造,还新建了轻轨、地铁、城际铁路、高铁等,形成了新的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但老有轨电车仍然在行驶着,它依然受到市民的喜爱。

岁月如梭。悉尼、墨尔本的老式电车的隆隆声,又揭开了我们尘封的记忆,我们家乡的老有轨电车响叮咚,依然唱着城市进行曲,仍然是一道让人们怀旧瞻新的城市风景线,一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淳厚的民风。

作者简介: 田俊明,笔名:田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末了副刊签约作家。

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

壹点号 静静的顿河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