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君

忆父

本来说好效鸾俦,中道缘何驾鹤游?

弱子孤形稀怙爱,孀妻只影苦营求。

父居泉下泥销骨,母在人间雪满头。

坎坷尽随风雨去,康宁福寿度春秋!

父亲节到了,这几天各种媒体上关于父亲的话题也多了起来,使得我也产生了写写自己父亲的念头。

说出来你也许不会相信,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写父亲。

上学期间,我写过很多篇作文,但是没有一篇是写父亲的,这是因为父亲去世得早,给我留下的没有深刻的印象,只有模糊的记忆,所以每当让写关于父亲的作文时,我都很发怵。

父亲去世时我才8岁,距今40年了。

父亲我想对您说结尾(今天我又想您了)(1)

家里没有留下父亲的照片,我隐隐约约记得父亲中等身材,不胖,爱笑,头上蒙着条毛巾(那个年代,农村的男人大都是这种打扮)。我记不得父亲下地劳动的情景,长大后只听说父亲在外修过水库,挑过河,还在村里的磨坊里磨过面。后来他因病截肢,被锯掉一条腿,从此就拄起了双拐。

五岁时,我有一次从褥子底下偷拿了五块钱(那时候,五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去社里买糖吃,售货员跟我家是老亲戚,他见我拿着“巨款”,就给了我一块糖,让我把钱拿回家去。可能是怕被大人发现偷钱后自己会挨打吧,抑或是当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把钱放回原处,我就把那张五块钱撕碎后,塞进了别人家的墙窟窿里。后来这个亲戚把我买糖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对我审问清楚后,用钩子把钱的碎片从墙窟窿里掏出来,一块块儿对好粘住,好赖还能花。当时母亲有没有打我,已记不清了,后来父亲从外边干活回家后,母亲让父亲好好教训我一顿,父亲却笑着说:“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我还打他干啥。”

时间越久远,我的回忆越清晰。父亲对我的疼爱,于此可见一斑。

父亲去世那天,姑姑拉着我的手,去社里兑换硬币,以便往父亲的棺材里放和往坟墓里扔。我那时不知道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已花了很多钱,而且还欠了债,现在办理丧事也需要花钱,竟然嚷着要买一沓作业本——幸亏不是买吃的和玩具,真是年纪小不懂事,我当时还不能体会到失怙之痛啊!

父亲撒手去后,我们姐弟四人再不能在父亲的膝下承欢,生活的重担也一下子压在了母亲的肩上。

所幸母亲勤劳能干,大姐也能帮着母亲干活,一家人方才勉强度日。哥哥高中辍学后,有一段时间不愿干活,还老是顶撞母亲,有时母亲难过得很了,就偷偷地到父亲的坟头痛哭一场……

唉!如果父亲还活着,母亲至于这么为难吗?

父亲我想对您说结尾(今天我又想您了)(2)

每年的清明节和寒衣节,我和哥哥都会到父亲的坟前祭奠。烧纸,冥币,水果,点心,酒食,一应俱全,以酒酹地,往坟堆上培添新土,祝愿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里吃喝穿用不愁,期望父亲的在天之灵保佑家人平平安安。

一抔黄土,隔开了阴阳两界,父亲在里头,我们在外头。

在我行止欠妥时,母亲总是这样戒饬我:“你要正正经经过日子,你爹死得早,咱们受苦受累这么多年,你还能让你的俩孩子再过苦日子吗?”听了这话,我就会自觉地去矫正自己的行为,找回迷失方向的自我,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歌里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其实在我看来,没爸的孩子更像一根草。《诗经.小雅.蓼莪》中说:“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丧父失母,都是人生中的大不幸啊!直到现在,每当我在阅读别人记述父亲的文章,聆听赞颂父亲的歌曲,或者看到小孩子在爸爸面前撒娇,为人子女者在为父亲尽孝的时候,都会百感交集。我多想自己能像老莱子一样,斑衣戏彩,以娱双亲啊!可是对我来说,早已是子欲养而父不待了。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卌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多少会有些落寞的感觉。幼年丧父的不幸和遗憾已无法弥补,我只有好好地去孝顺母亲,让她安度晚年,同时抚养好自己的一双儿女,这才是对父亲在天之灵最好的报答。

父亲我想对您说结尾(今天我又想您了)(3)

“思齐来了”原创,转载婳婳(huahua20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