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玫瑰”玛塔·哈丽的谍海传奇(下)

▓ 张长宁

1914年战云(战云谜团93515还是21515打开密码锁)(1)

葛泰丽·嘉宝主演的《魔女玛塔》电影海报

英军坦克研制遭窃密

一战爆发后的第二年的年底,当坦克投入了战场之后,一举打破了之前双方长期堑壕对峙的阵地消耗战的僵局。早在1915年初,一种奇特的钢铁战车在英国福斯特工厂制造了出来,这可是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它是具有直射的火炮、越野行进能力和坚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车,成为了战场上的大杀器!

这一年的3月,隐藏在协约国联军高层的德国间谍,他探知有一份“英-19型坦克的设计图纸,密藏在法国统帅部高级机要官莫尔根家中的密室里。为此,德国情报部高度重视,命令正在巴黎的玛塔·哈丽尽快密取此图,不得有误。

玛塔·哈丽凭着在巴黎上层的社交圈与军政界盘根错节的平台,很快就想出了一条妙招。她以为她的老相好法国海军部长庆贺生日为由,轰轰烈烈地办一场家庭舞会,唆使海军部长将丧妻孤居的莫尔根届时一并请到场。

1914年战云(战云谜团93515还是21515打开密码锁)(2)

她也是很多协约国高级军官的情妇。

在这场家庭舞会上,玛塔·哈丽高调的操纵着舞会的氛围。在合适的时机,在她与老光棍莫尔根的共舞中,不时以“女性技巧”予以撩拨,随后又与之若即若离。这个老家伙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被弄得神魂颠倒。

玛塔·哈丽在莫尔根的一再邀请下,不久便拎包入住了这位机要大员的豪宅,二人从此堂而皇之的同居了。此时此刻,尽管莫尔根坠入情网不能自拔,但他毕竟是一个有底线的忠守职责之人,凡涉及国家机密那绝对是守口如瓶,哄死也不会说。

尽管如此,莫尔根的家中密库还是被玛塔·哈丽找了出来,它就在书房的一幅巨大的古典油画后面隐藏着。可是秘库守门的“铁将军”是有密码的。要想打开这个密库防盗锁,看来只有从德国派来高手冒险了。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深藏在协约联军内部的那个德国间谍再三警告,莫尔根家里密藏的坦克设计图纸朝不保夕,随时将被转移。

为此,德国统帅部下令,必须在24小时内得到坦克设计图的胶卷,逼使玛塔·哈丽当晚采取行动。于是她在与莫尔根进晚餐时,悄悄把足量的安眠药溶入了他的酒杯里,等他昏昏沉沉进入卧室呼呼大睡时,她甩开膀子动手了。

玛塔·哈丽把莫尔根家里的月份牌、日记本、记账簿,连水电费的条子,凡有数字的,一次次绞尽脑汁进行各种“猜想”,却屡战屡败……

紧急关头她突然想起来,老家伙常嘀咕说自己的记性越来越差,他会不会在密室外留下数字提示呢?她猛然看见,那挂在墙上的早已失修的老式挂钟,指针停在9时35分15秒,咦,这不就是一组数字:93515吗?

不对呀,密库的密码是6位数的,少一个数字都不行。于是她把这5个一组的数字前面从0加到9,还是毫无反应。眼看着窗外天色大亮,佣人就将进屋了,情急之下她忽然想起:时钟的9点不是也可以代表21点吗?成败在此一举!玛塔·哈丽的心在颤,手在抖,大汗淋漓,当她屏足气把数213515输入锁的密码齿盘以后,只听锁芯里有响应声,密库的铁门就打开了……

玛塔·哈丽只用了两分钟,就从密库里翻出来的“英-19”型坦克设计图,核对无误后才用微型照相机予以拍摄。待她放回图纸,走出书房,转进卧室,就听见女佣哼着小曲走进了那书房……

在卧榻上睡了一夜的莫尔根醒了,而身旁的玛塔·哈丽才开始静静入眠……

德国的情报部门由于在第一时间获得了英军坦克样式的设计图纸,便有针对性的研制出专门对付这种坦克的反装甲火炮,第二年,他们也仿制出了类似的装甲战车。

从此,这组“213515”的数字,就成为世界谍报史上的传奇,而“哈式急智”也被间谍学校作为“急中生智”的典型案例。

玛塔·哈丽也被法国的反间谍机构给盯上了,于是她成了法、德两国的双重间谍。有证据表明,玛塔·哈丽曾将德军的潜水艇将在摩洛哥靠岸的情报,提供给了法国的情报官杜拉上尉。当此立功表现,却在军事法庭判决时被认作是“情报滞后”,不予减刑。

从小城女孩到巴黎舞星

玛塔·哈丽原名玛格丽特·吉尔特鲁伊达·泽勒。她1876年8月7日生于荷兰北部的吕伐登小城,4个孩子中她是独女,排行老二。她19岁便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2岁的军官。在她婚后跟丈夫驻防东南亚爪哇的7年间,有幸接触到寺庙卡丽女神的舞蹈。1899年6月,三岁的儿子疑被丈夫间接害死,她肝肠寸断。此后便与酗酒、烂赌、家暴的丈夫分居,三年后他们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1914年战云(战云谜团93515还是21515打开密码锁)(3)

4个孩子中她是独女,排行老二。

1914年战云(战云谜团93515还是21515打开密码锁)(4)

她19岁便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2岁的军官。

1902年离婚后的她改头换面,从此以玛塔·哈丽的艺名示人。新名字在瓜哇语里是“清晨的明眸”。1905年3月13日,她在巴黎吉梅博物馆首次演出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印度庙舞便引起轰动,一夜成名。

据记载,德国统帅部情报处米尔巴赫相中了玛塔·哈丽的理由是:美貌、名声和广泛的交际。以其美色周旋于大臣、将军的身边游刃有余,何愁什么情报弄不到。这个女人所具备的潜质和特殊能力,都无需对她进行谍报方面的专业训练。

玛塔·哈丽成为巴黎交际场上的明星后,在乡野买高级别墅,在繁华商业街包租公寓楼,由于她挥霍无度,债台高筑,经常被债主逼得灰头土脸。眼下德国人不惜重金聘他去收集法国情报,在她眼里,无疑是一笔好买卖。

疑似替罪羊,但铁定是间谍

当年“汉普郡”号巡洋舰在大西洋神秘沉没之后,协约国对之调查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由于该舰所搭载的英国海军总司令到舰员,1000余人无一生还,难以查证。唯一线索便是,在“汉普郡”号出发的前3天,有目击者指证英国海军总司令基钦纳的侍从官哈里斯上尉,手搀着巴黎最耀眼的舞女玛塔·哈丽走进了希尔顿酒店。但那天他们两人独处一室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却不得而知。

调查缺乏证据。据BBC报道,1916年,玛塔哈丽在伦敦接受过英国军情五处的短暂审问。随后他取道西班牙(中立国)返回法国。应该说,释放玛塔·哈丽,是缺乏她为德国间谍机构服务的证据,而她涉嫌情报交易的内容,英方及时向法国反间谍部门进行了通报。

直到1999年,英国的情报部门公布的二十世纪初的情报档案显示,当年的英国情报机构并没有掌握玛塔·哈丽犯有间谍罪的真凭实据。这似乎不仅否认了她与“汉普郡”号沉没是被她窃密所致,好像当年英国所谓英-19型,坦克设计图纸遭窃密一事,公开的档案资料也并没有提及。

在《舰载武器》杂志,2015年第7期上,作者阿廖沙在《基钦纳之死》文章中认为:“1916年6月5日,基钦纳出访俄国时所乘坐的军舰‘汉普郡’号因恶劣的天气而沉没,这位陆上名将就这样在万顷波涛中送了性命。”但“汉普郡”号到底是被德国潜艇鱼雷攻击致沉,还是遇到恶劣天气而沉,只有该舰被从大西洋海底打捞出来之日才能被确证。

帕特·希普曼在他所著的《蛇蝎美人》一书中写道:1917年,法国军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甚至出现叛变行为。他们需要一个可以被惩罚的替罪羊。而有伤风化、引诱军方人士的外国人,玛塔·哈丽便是最好的人选。

1917年,法国发起“尼维勒攻式”,这是一战期间法军规模最大的集团军群的进攻战役,由于指挥失当而伤亡过大,不仅法军伤亡了18万人,英军也伤亡了16万人,还造成了军队的战场哗变。为此,制定该作战计划、并亲自指挥战役的尼维勒被撤职。

替罪羊是要有的,但玛塔·哈丽也是有重罪不可赦的,就凭她在供词上签字画押的,承认收受的多笔巨资,总额就达数百万法郎。单就她向德国等敌对国出卖6名法国情报人员,就必须以命相抵。值得玩味的是,玛塔·哈丽被埋葬在巴黎墓园,100年来,来此凭吊的人接连不断。有好事者还在她墓前的十字架上写上这样的诘问:间谍乎?替罪羊乎?

1914年战云(战云谜团93515还是21515打开密码锁)(5)

张长宁,1954年生于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分别在南京日报、新华传媒集团从事新闻采、编业务整30年。本辑收录的游记,均为作者近年来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

1914年战云(战云谜团93515还是21515打开密码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