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村镇昌阳农场(昌阳农场往事)(1)

昌阳农场小学学生合照(1983年)

文登宋村镇驻地宋村泊以南是一片广袤近万亩的海滨滩地,往东南一直延伸到侯家镇西北部。在这片海滩地西北角,宋村西南三公里、郭家店村南一公里的位置有一片建筑群,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围墙里面成排的厂房,高大的烟囱,宽阔的街道……这就是始于上世纪下半叶、曾经热闹繁荣兴隆半个多世纪的昌阳农场厂部与军工造纸厂旧址。

1952年一月,文登专属公安处遣送300余名劳改犯人在此垦荒,创办劳改农场。1955年九月,改为地方国营文登昌阳农场。1961年农场经营土地总面积8500亩。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6003部队来此垦荒办农场。1967年二月,国营昌阳农场因土地多、职工少,将2900亩土地调拨给部队农场经营。1968年四月,国营昌阳农场撤销,厂房、土地全部转交给部队农场。1990年,此处设54751部队农场、54762部队农场、烟台警备区农场及54685部队军工总场。土地总面积8771.9亩,其中耕地3418.7亩,林地25.2亩,特殊用地606.5亩,交通用地174.1亩,水域4110.7亩,田坎436.7亩。

那个时候,昌阳农场常年驻有部队的三个单位,农场俨然一座现代化小城市,处处弥漫着现代城市的味道。街上架设路灯,家属区路边摆放着垃圾桶,三家军人服务社(商店),每家都是生活日用品齐全;三处医疗服务室,病床、手术室、隔离幕布、吊针挂杆、血压计、体重身高计量器……各种在当时算是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最吸引周边群众的莫过于操场上三天两头晚上都要放映的电影,常常是“你方映罢我登场”;还有职工子弟小学——昌阳农场小学等等。

历史上的昌阳农场不光是个耕种农田、生产粮食的地方,还曾经创办过大学,建设过军工造纸厂。

昌阳劳动大学

昌阳劳动大学,简称“昌阳劳大”,是民间的叫法,其全称为“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昌阳劳动大学是当时文登县、也是今日威海市范围内最早创建的一所高等院校。

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是当时山东省政府贯彻中央关于推广江西共产主义大学经验的指示精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创办的一批劳动大学。1962年八月,在文登县昌阳农场建立劳大二分校,学制三年,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从65级起,实行社来社去。日常行政工作由昌阳农场代管。时任昌阳农场党委书记并兼任昌阳劳动大学党委书记为盖树人(1924——1985年,山东省垦利县人),校长刘瑞三,正副教导主任各1人,教师35人。

1962年、1963年、1965年,共招收三届学生,每级两个班,每班54—56人。招收对象为高中应届毕业生。62级和63级主要招收烟台、青岛、济南、潍坊四个城市高考落榜的非农业户口学生,通过考试择优录取。65级招收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主要生源地为烟台、潍坊3,先经学校、公社和教育局推荐,再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年龄在20岁左右。课程有政治、语文、土壤学、植物保护、气象学、土壤化学、作物栽培、体育等,使用全日制同类大学的教材。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制,农闲学习,农忙劳动。试验田设在昌阳农场内,学习机械化作业。学生每人每月由国家供给生活费16.5元,粮食22.5公斤。

1966年末,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课。1968年三月,迁至莱阳,八月,与当时的莱阳农校合并。山东劳大二分校先后毕业学生330人,分配到烟台、青岛、济南、潍坊等地市所属各县。

部队农场种植水稻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6003部队来宋村昌阳垦荒办起了农场。1967年,又接收了地方农场划拨的2900亩土地。昌阳部队农场开始主要经营项目是种植水稻,而种植水稻首先必须解决稻田用水的问题。1965年,开始了当地人称为“二道渠”的建设。主体工程就是在母猪河上建一座拦水坝,修一条从母猪河岸边水源地直达昌阳农场的水渠,这条水渠流经泽头镇的北桥村、南桥村,宋村镇的姚山头村、硝滩村、孔格村、郭家店等村,全长10多里。控制灌溉面积6万亩。

修建母猪河拦水坝工程地址选在泽头镇道口村南、母猪河对岸北桥村西北的拐弯处,此处正处于北桥村西北的一座临母猪河的石山。拦水坝建起以后,水位升高,再开凿石山修建水闸,母猪河水就可以通过水渠自流到昌阳农场。结果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艰苦施工,拦水坝和开山水闸以及由水闸往南延伸一里多长的凿山水渠才完工。这个工程的难度,虽不能说在全国是挂号的,可也在当时的山东省内是数得着的。据说,工程接近竣工的时候,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还亲临现场视察过。

二道渠整个工程还没有结束,1965年的秋天,又开始了为向母猪河对岸海螺湾军工农场(也称“泽头镇埠子场农场”)输水而开建的“海螺湾母猪河倒虹吸”工程的施工。母猪河海螺湾地段位于宋村镇硝滩村南10里左右的滩涂里,为母猪河入海口多年淤积形成的河道,河道有近百米宽,两边还各有50多米宽的淤泥河岸,长满了芦苇、荻子等高杆植物。施工相当困难。

工程的目标是把河底淤泥清除干净,然后铺设水泥管道,把东岸二道渠的水再分流道母猪河西岸。

这个艰巨的工程就由驻莱阳26军施工。

工程的第一步,是在铺设管道处的上游与下游100米处各筑一道拦河坝,上坝拦截母猪河上游来水,下坝阻挡潮水上溢。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施工全部靠人工。可是,海床全是淤泥,基础不稳实,根本筑不成土坝。战士们只好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把一捆捆芦苇踩到河底的淤泥里,形成一道芦苇混合淤泥的水底芦苇坝,直到芦苇坝上可以站住人,再把一包包装泥土的袋子填到河水底的芦苇坝上。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两道拦河坝才修筑起来。

第二步,就是把铺设管道河段海床的淤泥清除干净。先是排水,然后才可以除泥。那个时候,已经到了冬天,可是,为了赶在明年雨季来临之前完工,战士们还是奋战在严冬里。他们一个挨一个,排成一队,站在没入腰部冰冷刺骨的淤泥里,用水桶挖装淤泥,然后一桶一桶往外传送……

第三步,淤泥清除干净以后,在原河底之下再往下挖2米多深的管道沟,安放直径近2米的输水水泥管。

严酷的施工环境,加上过度的劳动强度,很多战士都倒下了。倒下的战士被立即送回部队在硝滩村的驻地进行抢救。村里派出妇女帮助护理这些被冻坏的战士,她们烧了姜水给战士们浑身擦、用被子捂、热炕熥……想尽了千方百计,最终还是有三个战士落下了终身残疾。这个时候,周围临近的硝滩、姚山头、孔格等村的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每家捐出4个鸡蛋,筹备足了鸡蛋、猪肉、桃酥等营养品送到施工部队慰问战士;但是,部队考虑百姓生活并不富裕没有接受,所有慰问品被全部退回。

农场的建设是艰苦的,在农场种稻同样是辛劳的。驻农场部队的战士连里除了要耕种稻田之外,每个班都划分有一小块土地,种植不同的蔬菜,这样到了收获的季节,连里自产的蔬菜一般就能自给自足了。这些蔬菜地里用的全是所谓的农家肥,就是战士们到连队的厕所里抬大粪然后再浇到地里。每逢夏季下大雨的日子,厕所粪坑里灌满雨水,粪坑水全都溢了出来,溢出的粪水居然都流到了那些废弃的鱼塘里,而战士们平时还经常用鱼塘水洗脸呢!

农场里,连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耕作,一个连队总共负责十几大块数百亩的稻田,每个排的战士要负责几十亩地的生产任务。水田里种的是水稻,种水稻的活计,比如整田、育秧、拔苗,插秧后的除草、喷药、施肥等都是战士们自己干,可是,没人叫苦叫累。七八月份的胶东半岛,天气十分炎热,还有烦人的蚊子,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大热的天战士们不得不穿着厚厚的军装在稻田中劳作,一干就是一整天。给水稻喷施农药则更是难熬的了,为了做好防护,战士们都要戴着口罩,穿着雨衣进行操作,零上30几度的高温天气,再背上几十斤重的喷雾器和药桶在稻田里行走是很费力气的。穿着雨衣就和蒸桑拿一样,身上极不舒服,干完活脱下雨衣,雨衣的内侧完全都被汗水浸湿了……

农场的生活是艰苦的,住宿条件也不如人意。房间的封闭性很差,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四处透风,睡觉盖着被子还要盖上毛毯和军大衣才算暖和,夏天则是蚊子肆虐,即使有蚊帐,也还是阻挡不了肆虐蚊子的频频进攻。而下雨的时候,则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几乎把全班的盆都拿出来接房间内的雨水了。条件虽说很艰苦,可战士们并没有叫苦喊累,每天出早操、军事训练,下地劳动,体能训练一样不少,大家都是年轻人,个个精神振奋,人人志高气昂。

军工造纸厂

宋村镇昌阳农场(昌阳农场往事)(2)

昌阳军工造纸厂正门(北门)

1967年四月,54685部队在宋村镇建昌阳军工造纸厂。经过接近一年的建设施工,1968年1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造纸厂为一个营的编制,部队职工1200人,另外招收了少数当地民工。造纸的主要原料是麦草,在昌阳农场北大门左首就是造纸厂巨大宽阔的原料堆积场地,依次整齐地排满了高大的麦秸垛,有四五十个;每个麦草垛长达50米,宽近10米,高达7—8米的样子。

那时,可以说,整个文登县都是昌阳造纸厂的原料基地,每到麦收结束以后,从全县各地赶来出卖麦草的车一辆紧挨一辆,那种场面简直可以用“壮观”来形容。麦草车队排成的长龙从造纸厂原料堆积场一直延伸而出,塞满了通往1公里之外的郭家店村的大道。这还不算完,进入郭家店村东西大道,分为一东一西两岔,往东出了郭家店村一直延伸到了2公里之外的台上村。这一路,排的是北向与东向来的麦草车,有北到天福山、文登营,东到高村集等村的远道客。往西一路,出了郭家店村一直延伸到了2公里之外的孔格村。这一路,排的是西北与西向来的麦草车,有西北到葛家集,西到泽头集等村的远道客。

那个年头,农村生产力低下,出卖麦草的车辆大多是人力手推车,其中夹杂着少数的马拉车。这么多车辆,当天根本就收购不完,所以,出卖麦草的人常常要带上干粮在路上车旁露宿;骡马车,同样要在路上用带来的临时牲口槽喂饮牲口。

到了收购点,称完麦草重量,还需自己把麦草一捆一捆扛到垛上,有专门负责搭垛的人员指挥把麦草捆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这才可以结账、享用厂部准备的热水。

麦草的收购价格是每斤5分钱,人力推一车麦秸卖上10块、20块,那时也觉着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造纸厂生产规模为正常运转3个机组,每天可以处理20—30吨麦草原料。经过粉碎、蒸煮、漂白、捞浆、成型、烘干、切割、质检、包装等20多道工序才可以出厂。

生产的纸品主要为三种,凸版纸、书籍封面纸和有光纸。全部的成品纸都由国家统一调配到各地出版社。凸版纸,主要用来出版印刷毛泽东著作;书籍封面用纸,主要用做学生课本封面;有光纸,则是印制学生作业本使用。

每月可生产2000—3000吨成品纸,年产量为2万吨。所产凸版纸,1970年曾被国家轻工业部评定为优质产品,也为部队建设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宋村镇昌阳农场(昌阳农场往事)(3)

昔日厂房,如今墙壁已经斑驳不堪

造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昌阳造纸厂当时根本没有处理污水的设施,产生的大量漂白废水和火碱废水全部通过金钱河流入母猪河直接排入大海,污染了海水。受污染最严重的是母猪河入海口海域,褐赭色的废水把海水也染成了赭色,臭气熏天,几里地之外就能闻到臭气;近海里根本见不到鱼虾蟹蛤的影子,就连水边也生长不了任何植物;甚至整个五垒岛海湾海域生态都受到影响。

昌阳造纸厂排放污水对海水的污染问题很早就引起了附近百姓及有关方面的关注。1983年6月,《人民日报》就昌阳造纸厂严重污染相关海域的问题发表消息,接着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在全国和全省环保会议上指出,五垒岛海域生态受害严重,应该立即采取措施。

1984年3月造纸厂停产。之后,改用废旧书报纸作原料制造包装纸,造这种纸可以省略漂白工序,减少污水排放。1998年,造纸厂再次变身,部队退出,转给地方经营。

上世纪八十年代沿海地区兴起的对虾养殖热影响到了昌阳农场,一部分稻田改作养虾池。如今,昌阳农场虽说仍归属部队,除了部分厂房、场地出租给地方改做制造业用房或养殖以外,设备与大部分土地基本上处于闲置与荒芜状态,昌阳农场再次成为一片少有人问津的荒滩。往日那种热闹、繁华的情景已经远去。今天能够见到的只有各军用单位留守的少数几名看护人员。

  作者,姚留国

材料提供者:郭永欣 潘玉祥 于明 姚玉松 姚大彩

  照片提供者:潘秀娟 郭苑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