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简单的理解,就是和皇帝同一个祖宗的亲族。对于这些亲人,皇帝的态度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既想依靠他们的力量,又害怕他们势力壮大后,会威胁自己和嫡子嫡孙的统治。
- 汉朝时,汉高祖刘邦把刘姓亲戚分封到全国各地,封为王侯,给予他们一定的特权;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宗室血缘拱卫皇室,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宗室圈禁在封地上,避免他们有篡夺王位的企图。
- 为了进一步削弱宗室的势力,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允许诸侯把属于自己“王国”的土地继续向下分封给自己的子弟。如此一来,“王国”越分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对中央也就不会构成明显的威胁了。
- 唐代中后期,宗室空挂着“王”号,却没有土地,诸王和子孙都被安置在首都的王宅里,爵位也无法世袭。
- 宋代的宗室除了在祭祀、典礼的时候出来现身,扮演一下“吉祥物”的角色外,已经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明朝宗室制度的由来
明代的宗室制度和前朝相比,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朝、元朝的灭亡与“主弱臣强”有很大的关系,而宗室被严重削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大原因。因此,朱元璋决定对皇子封藩,而且这种做法被明朝历代皇帝继承,由此一直延续了下去。
最初,在封地上的藩王是拥有地方军权的,还能节制官员;朱元璋还规定诸王可以协助中央捉拿奸臣,并可领兵“靖难”;同时皇帝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下令削藩。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此时诸王势力日益壮大,其中尤以秦王、晋王、燕王的势力最强。朱允炆为此寝食难安,并开始推动削藩,第一个被废的是周王,之后又将齐、湘、代 三王废为庶人。
朱允炆过于急进的削藩激化了宗室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也给了藩王造反的借口。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发动了叛乱,最终夺取了皇权。
坐上皇位后的朱棣意识到不能再出现第二个“靖难之役”,于是他表面安抚、厚待诸王,实则对他们的权力进行了抑制、架空,使他们不能再干涉政治、军事事务,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由此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特殊的宗室制度。
宗室——拖垮大明的蛀虫
有人用“养猪”来形容大明宗室,的确,自靖难之役后,藩王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朝廷的监视,两位藩王不能相见,也不能上京朝觐,甚至连私自出城转转都成了非法行为。
封地成了一片巨大的监狱,将这些藩王囚禁在其中,除了骄奢淫逸地过日子,把自己逐渐炼化成百无一用的“废材”以外,藩王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宗室繁衍下去,便成为了一群日夜吮吸大明血肉的无用蛀虫:
1.人口越来越庞大
明朝初期,宗室人口不多,还不到60人;此后缓慢增长,到了100多人。然而在明朝中期,无所事事的宗室们开始了疯狂的繁衍,到万历年间已经增长到了8万多人,明末更接近二十万人(网络上有“明朝百万宗室”的说法,其实是过于夸张了)。
就拿晋王朱棡的后裔来说,他的庶四子庆成王这一支的繁衍能力堪称朱家之最,第三代庆成王有44个儿子,100多个女儿;第四代庆成王的儿子更是超过100多人,长子世袭封王,其他诸子都被封为镇国将军,平日里家族聚会的时候,因为人口太多,彼此之间竟有互相不认识的。以庆成王为例,不难想象明朝宗室的增长速度到底有多夸张。
2.拖垮地方财政
明代宗室虽然没有什么政治权力,但在待遇上绝对是十分优厚的,他们每年不但有丰厚的俸禄,还能获得朝廷赐田。
《明史》中有一段洪武九年宗室俸禄的资料:
“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这样的俸禄实在是令人咋舌,而亲王之下还有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这些宗室每年要拿走的国家收入是十分惊人的。以万历初年为例,当时全国财政支出约为1854万两,其中宗室就从中拿走了552万两左右,占比接近30%!
某些地方举全境之力都无法满足封地上宗室的需求,可想而知当地老百姓会过着什么样的被欺凌、被压榨的生活。
3.对国家毫无贡献
被圈养的宗室什么地方都不能去,什么活动都不能参与,也不能学着经商,更不能通过走科举考试的路子回到政治舞台,更何况朝廷会下拨银钱来养活他们,所以他们也就渐渐习惯了混吃等死的生活,不上进、无作为,成为了真正的庸才,对大明江山毫无贡献。
如果仅仅是这样,宗室还不至于引起人民的仇恨。然而,有的宗室成员仗着自己血统高贵,毫无顾忌地欺压人民、抢夺田产;更有宗室子弟冲击地方衙门、殴打地方官,伪造官印冒领禄粮……
与此同时,朝廷为了供养宗室,又会不停地收取重税、盘剥百姓,使得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民生活得更加艰辛。
明末宗室的悲惨命运
在明末自然灾害频仍、人民苦不堪言的情况下,宗室子孙却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怎不让人民恨之入骨。
明末起义军风起云涌,所到之处,必然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斩杀宗室,“凡王府宗支,不分顺逆,不分军民,是朱姓者,尽皆诛杀”。
福王朱常洵(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就藩于洛阳之后,拥有奢华的王府、数之不尽的白银和良田,却仍然不知满足,在封地横征暴敛,最终被闯王李自成抓获。
野史中说朱常洵被洗剥干净,和鹿肉一起下锅,做成了“福禄宴”,供仇恨他的人民享用。而明史则用了“遂遇害”的说法,语焉不详,但可想而知不会是什么好死法。
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两承奉伏尸哭,贼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齑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
朱常洵的遭遇便是明朝宗室末日的一个缩影,其中种种惨状虽然令人叹息,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宗室自甘堕落、多行不义,才会引起人民的强烈反抗。
结语
回溯到明初宗室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难道真的没有预想到日后的局面吗?
其实我觉得也不尽然,朱元璋分封宗室时,也许一开始带有自己的私心,想要让朱家子孙享尽荣华富贵,但他也做了充分的安排,想要让藩王在享受特权的同时,肩负起保卫边防安全的重任。
早期藩王们的表现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秦王、蜀王、宁王、燕王都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也取得过战争的胜利,皇子们的政治、军事才华在实践中得到展现,足以为朱元璋所倚重。
然而成祖继位后,宗室制度开始慢慢变质,被圈养的皇族失去了野心,没有了智慧,更缺乏用武之地,终日沉湎于享乐,最终才会长成为祸害大明的毒瘤,这样的结局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到的。
参考文献:
[1].《明史》
[2].《明实录》
[3].《明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