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欢乐成长录
截至今天,当妈已经快12年了,在这12年里,尝尽了为人母的酸甜苦辣,真可谓一言难尽啊!回首当妈的这些年里,从一个孩子到两个孩子,从怀胎十月到老大即将小学毕业,这一路走来,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路上,最让我难忘的竟然不是我一直关注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学习,而是让我从小就抗拒也从没对孩子抱有任何期望的音乐教育。
01.音乐学习经历老二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喜欢跟着哥哥一起唱歌,虽然不会说话,但总喜欢跟着音乐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有时还会随着音乐左右摇摆自己胖乎乎的身体,为了让老二自己独自玩耍,留出给哥哥辅导学习的时间,所以常会让老二坐在不远处的垫子上,放着儿歌,让他一个人玩,同时也会时不时的给孩子一个微笑或是一阵掌声以资鼓励。
当老二1岁多学会走路了,得知小区很多妈妈给孩子报了早教班,为缓解自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也随大流给孩子报了早教培训,经过朋友推荐和网上口碑等综合考虑选择了一家离家近而且资质不错的早教机构,现在看来,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上了一段时间的早教课后,受机构老师的热情推荐参加了一次音乐课的说明会,目的就是让家长知道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游说家长都给孩子定音乐学位。一直对音乐心有余悸不敢开口的我,自然不想给孩子报名,但由于老师热情推荐不好意思拒绝,也想多给孩子一个体验,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孩子定了一季度的音乐课程,没想到这个试试看却引发了后续延绵不断的故事。
一、早教课堂上的音乐课
每次在上音乐课之前老师都会就音乐课上最困扰家长的两个问题进行说明:
(1)父母唱歌跑调是否会影响孩子的音乐能力发展?
无论家长是否具备良好的音乐基础,都请尽情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积极给孩子示范,把对音乐的热爱和愉悦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帮助他们提升音乐基本能力,这才是早期音乐教育的意义;
(2)孩子在音乐课上到处乱跑是否会影响孩子的音乐教育?
孩子是通过感官的体验来学习的,孩子虽然在跑或在爬,但听觉系统始终是打开的,孩子可通过听觉系统来学习和吸收,家长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孩子进行热情的邀请,主动参与和示范,鼓励和帮助孩子参与到课程中来。
早期音乐课,采用混龄和家长陪同的方式,在课堂上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跟着老师很投入的唱歌,刚开始的确会有些胆怯,生怕自己唱不好,被笑话,上过一节课后发现,在早期音乐课堂上,老师采用的音乐节奏清晰,长度适中,而且采用无歌词吟唱,根本不用担心记不住歌词,所以上过一两次课后,任何家长无论音乐素养如何都可以全程无压力的跟随老师唱下来。同时因为音乐欢快简单明朗,伴上即兴起舞的自由舞蹈,一节课下来居然让人心情无比放松,以至于后来我比孩子更期待上音乐课。
大人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妈妈非常积极专注地参与,孩子受此影响也从刚开始的到处乱跑到慢慢自觉地坐到大人身旁,一起开心地唱歌,但课堂上总有些家长羞于开口,始终视自己为一个旁观者,当然孩子的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课堂外的音乐学习
对于幼儿来说,课堂外的音乐学习体验更多在于家庭。课后,我们将培训机构的音乐光碟刻成电子版,分别在家里的音箱、手机和汽车音箱里备份,以便可以随时随地的给孩子进行音乐的侵泡,根据实际带娃的经验,特别值得推荐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汽车音箱。每次外出开车带上孩子,孩子就会要求放歌,刚开始给他放什么歌他就听什么歌,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现在开始对放什么歌有了自己的选择和主见。
将行车途中与孩子共享音乐时光,除了增添了途中的快乐,较家里还有以下优势:
- 不受做饭、打扫或接打电话等家庭活动的干扰;
- 开车时无法跟孩子进行眼神焦虑 ,孩子拥有的自由探索空间就越多;
- 车内的狭窄空间可以使家长更关注孩子,跟孩子进行音乐游戏;
- 同行的家庭成员也能方便的观察到孩子们的音乐活动,并由更多的机会做出反应,与之互动。
当然唯一的缺点就是,孩子有时候唱的太开心了,影响我听到外面车辆的喇叭声。
另外,除了给孩子听家长选择和机构指定的音乐外,在家里还给孩子买了一个智能音箱供孩子查找那些他在外面或在幼儿园听到过但我们不知道的音乐,在他唱这些音乐时,往往我们会表现出一种夸张的好奇表情,满足了孩子骄傲的需求!
03.关于孩子早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就是这样,在课堂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回家了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学习音乐,在连续上了三个季度的音乐课后,今年9月因为要上幼儿园才不得不暂时中断了音乐的学习。在幼儿园,老师不止一次的表扬孩子不仅喜欢唱歌而且很会唱歌,同时他的语言能力也比同龄孩子更好,每天都会将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回来进行一一汇报。10月份,这个早教机构要录制音乐课进行宣传,邀请了5对最优秀的亲子参加,其中就有我和孩子,录制完毕,老师居然说了句:“妈妈,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音乐老师。”这句不知是表扬还是客套的话让一位曾经因为唱歌跑调被打击的最后失声的妈妈来说既是疗伤也是鼓舞。其实想想在孩子早期音乐教育上,真的与家长的音乐素养关系不大,但与下面几点有关:
一、明确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真正的意义在于使人得到幸福、鼓舞和力量,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先天的优势,另一方面依靠后天的培养。
虽然每个孩子天生就有音乐的潜能,其中84%以上的孩子音乐潜能中上等,但给孩子学音乐并不是一定要培养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在获得很好音乐能力的同时,在其他领域的潜能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音乐的时候,不要给孩子设定明确的音乐目标,或对孩子有任何音乐表达的评估。从教育意义上讲,早期音乐教育更像一种教育工具,通过早期音乐教育来促使孩子各方面更好的发展。
可能因为我对音乐的不了解和对孩子无任何的音乐期望,始终抱着只要孩子开心喜欢唱就好的信念,所以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无任何的评估,只当作陪孩子玩耍的一个节目而已,这种无为之举居然激起了孩子音乐学习的热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二、大胆开口,示范、互动与回应
上了三个季度的音乐课后,发现唱歌跟学外语一样,都需要勇敢的开口,只有勇敢地开口不断地试错和熟练的过程,才能将歌唱地越来越好,当歌唱地越来越好时,就会陷入信心越足越爱唱歌的良性循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课堂上,家庭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的参与和对孩子的及时回应,父母及时的回应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当孩子对着您唱歌或者扭动身体时,请一定跟着孩子互动,这是对孩子最初的音乐尝试和表达的最简单的支持。有很多父母可能会担心自己的音调和音准问题,其实早教阶段的意义在于给孩子播下兴趣的种子,而父母的回应可以将对音乐的热爱传递给孩子,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但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借用音箱来替代自己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虽然喇叭里传出的歌声可能比父母更有磁性更动听,但因为没有互动没有情绪的感染和传递,是无法激起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也起不到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
三、给孩子提供好的音乐环境和资源
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会开口说话的,而是受所在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同样,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对孩子的音乐学习也非常重要。良好的音乐环境是孩子音乐潜能开发的土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音乐氛围对孩子的感染力,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父母在孩子的音乐学习中要做到以下:
(1)家长要给孩子机会去聆听,表达音乐,把音乐活动融入到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可以将一天中的某个固定时间变成“音乐时间”,可以是洗澡时唱一首特别的歌,也可以是把孩子放在腿上,一边有节奏地念着童谣,一边随着节奏将双膝弯曲、放下,让宝宝在升降中体验节奏的乐趣。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开车带着孩子出行的时候,利用车载音乐和孩子一起唱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行车路上的枯燥,也可以增添更多的快乐。
(2)要选择合适幼儿音乐教育的歌曲,比如具有清晰节奏的音乐,且音乐的长度不易过长,如果变化过于夸张的节奏和较长的曲子不仅提不起孩子的兴趣,可能还会吓坏孩子。另外,音乐的选择还要注意曲调的丰富性,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和要表达的内容和情绪,如果孩子在早期尽可能地多的接触不同的曲调和节拍,将来孩子的音乐表达就会更丰富。
(3)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体验是促进宝宝音乐潜能开发的重要途经。让孩子从小接触丰富的音乐元素和多元的音乐文化,如多样的乐器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欣赏等。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玩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地聆听和感受不同玩具发出的声音,等孩子大些,可以带着孩子观看一些演出或歌剧,这都是不错的体验。
四、不同阶段教育重点不同
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孩子行为能力及认知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育方法。英国心理学家舒特.戴森通过对英国及欧美儿童音乐能力情况的研究,归纳出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1)婴儿时期(初生~1岁)
婴儿能够对各种声音做出不同的反应,通常,他们在6个月以内时就能快速地确认声音的方位,当他们能够控制身体的运动之后,就开始尝试模仿外界的声音并随着音乐移动身体。可让孩子多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也可辅助孩子让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2)幼儿时期(1~3岁)
幼儿喜欢随着音乐的律动跳舞,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能够模仿听到的歌曲片段并唱出来。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响板、棒棒糖鼓、木鱼等各种不同的乐器进行探索,也可以通过游戏来感受音乐,如音乐木头人等;
(3)学龄前儿童(3~6岁)
3岁以后,孩子会经常无意识地唱歌,他们喜欢那些有重复歌词、旋律的儿童歌曲以及他们熟悉的童谣和歌曲。他们还能逐渐辨别音高、音区,从简单的旋律或节奏中辨认相同的部分。5岁之后,孩子获得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与此同时,他们的注意力时间延长、肢体控制能力增强,可以开始学习乐器或参加其他正式的音乐学习。
更多育儿知识分享请@欢乐成长录,育儿路上与您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