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公务员局10月24日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71万人。考生可于10月25日8点至11月3日18点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2月4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后发现,2023年国考共计划招录37100人,相比于2022年的计划扩招约18.7%,其中,有近七成的岗位专招应届高校毕业生,以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在今年国考的岗位中,“仅限本科”的岗位数量也有所增加。

相关教育专家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国考岗位的限制条件,其实也是一种避免人才浪费的方式,大家也应该理性看待自己的能力和职位的匹配程度,不要在考公这件事上盲目“跟跑”。

2022年国考应届毕业生报考指南(2023年国考10月25日起报名)(1)

↑资料图 图据IC Photo

国考共有名额37100个

近七成名额招应届毕业生

国家公务员局消息称,本次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主要有4个方面特点,一是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新录用人员政治关;二是服务中心大局,录用计划向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倾斜;三是聚焦精准科学,持续推进分类分级考试;四是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其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部署要求,设置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坚持重视基层的导向,有近2.8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职位结合实际采取了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为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积极投身国防事业,设置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后看到,本次国考共有名额37100个,按“设置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字计算,有近七成的招取名额属于专招应届高校毕业生。而据华图教育统计,在2019年国考中,面向应届生的招考人数占比,还仅为42.02%。

在总招录名额方面,2021年国考招录人数为25726人,2022年国考为31242人,2023年国考比2022年国考增加了5858人,扩招18.7%。

另外,今年国考报考条件中,对年龄的限制依旧为“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2022年国考应届毕业生报考指南(2023年国考10月25日起报名)(2)

资料图 图据IC Photo

3500余个岗位“仅限本科”

“仅限大专”岗位消失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公布的职位详情,在中央党群机关中,189个招录职位,共有6个职位为“仅限本科”;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的345个招录职位中,仅有1个职位为“仅限本科”,是中国民用航空局人事科教司干部监督处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主要从事“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管理、选人用人监督、干部人事档案等相关工作。”

相比而言,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招录“仅限本科”人员的数量更多一些。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14046个招录岗位中,2273个岗位的学历要求为“仅限本科”;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3075个招录岗位中,1249个岗位的学历要求为“仅限本科”。

根据红星新闻记者统计,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3529个岗位的学历要求为“仅限本科”。

红星新闻记者从公务员考试网曾做过的统计中看到,在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3140个岗位学历要求为“仅限本科”,相比而言,这个数据在2023年国考中增加了389个。

在2021和2022年的国考中,还分别有9个和1个岗位的学历要求为“仅限大专”,但是红星新闻记者在梳理后发现,这类要求的岗位在今年没有设置。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大专学历的考生就会失去国考资格,仍有部分岗位的设置为“大专及以上”或“大专及本科”。

针对很多岗位的招考学历设置为“仅限本科”,某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任老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仅限本科意味着这个岗位无论是专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无法报考,学历低于本科或高于本科都不行。

“设置这样限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人才浪费,因为如果不设限的话,有些研究生为了能够稳妥上岸,也会选择这些岗位去报考,在报考中取得优势,但是其实以研究生的能力,可以胜任要求更高的岗位,一般仅限本科的岗位,是本科学历足以胜任的。虽然设置仅限本科对部分考生不太友好,但是这一举措也是为了将本科以上的人才进行分流,避免出现人才浪费。同时,很多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如果考上本科学历考生就能胜任的岗位,会发现自己的所学远远超出工作范围,也会影响该职位的稳定性。”

机构:辅导班咨询人数上升

专家:“门槛”为防人才浪费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1994年8月19日,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最终,约4400人报考了30多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公务员名额。

在2021年国考中成功“上岸”的谢女士对红星新闻记者说:“我这个岗位当时一共有80人报名,这个岗位还是限制条件比较多的,包括学历、专业等,虽然我觉得这其中真正用心备考的人比例可能不高,但是也算是非常激烈了。”

陕西一家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10月24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天国考报名信息、考试时间发布后,培训机构立即对自己的网站网页进行了信息更新,同时公布了新的考公培训班课程。

“虽然公务员考试题型我们大多都能预判到,很多辅导班都是常年开班,但是2023年国考信息公布后,会刺激一部分考生加快备考节奏,今天我们接到的关于辅导班的咨询也比平时多了大概一倍。”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后看到,从2009年起,国考报名人数便一直在百万以上,2021、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00万人。国考报名人数,根据每年招录的岗位,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国考实际参考人数和招录人数的比例近些年变化则较大,从2018-2022年分别为39.7:1、63:1、40:1、39.5:1和45.1:1,从数据上看还是维持了较为激烈的竞争水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10月24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考中很多岗位设置“仅限本科”的限制条件,其实也是给现在考公热降温的一种方式。

“我们近些年总看到一些名校毕业生去考一些非常基层的公务员岗位的例子,实际上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这些高学历考生的能力在很多地方是不匹配的。这就容易造成一种不平衡,一方面说,是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而言,可能也会比较别扭。”

储朝晖说,同时,高校也应该更多地去和社会接轨,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避免出现很多专业即使学生读到硕士、博士,仍然没有就业机会,而不得不去考基层公务员的情况。总的来说,对考公务员来说,大家还是要回归理性,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去报考真的符合的岗位,而不是盲目“跟跑”。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特约记者 水宁

编辑 余冬梅 王禾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2022年国考应届毕业生报考指南(2023年国考10月25日起报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