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上,# 庞博 黑白不分的是一部分网友 # 冲上微博热搜第三。起因是在新一季《脱口秀大会》的主题赛中,他称自己有黄绿色弱,并用色觉障碍来比喻部分网友:比红绿色盲更严重的是看什么都只有黑白灰的全色盲,比全色盲更严重的是黑白都不分的一部分微博网友。
↑图源:微博 @明言名语bot
庞博的微博点赞迅速过万,网友也表示很有共鸣。在评论区,除了夸庞博「yyds」、「说得很现实」以外,有不少人补充其他平台用户也存在黑白不分的情况:「除了微博网友,还有一部分豆瓣网友、虎扑网友、贴吧网友……」还有人认为庞博过于严谨,建议他不妨「大胆点,把‘一部分’去掉。」
这样紧张而撕裂的社交网络交流环境,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形成的。
学者许纪霖就曾经表示,「最好的时代是早期的BBS时代,那时候公众在世纪沙龙、关天茶舍上,能自由的、平等地讨论问题,哪怕立场是冲突的,但彼此是说理的。」
但现在,说什么、怎么说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坚定立场挺直腰背大声说,我说我有理,你说我不听。如果你不同意或保持沉默,那就围攻、拉黑、举报,让你闭嘴,甚至彻底消失。从最近张文宏医生博士论文被举报一事来看,当举报成普通网民的思维惯性,专家也难逃一劫。
于是,在沉默的螺旋和意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下,理性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少,理性讨论的空间也似乎越来越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会在发言时加上「理性讨论」四个字?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更理性地关心世界?
为什么现在的舆论场流行的是「雄辩胜于事实」?
2016年底,牛津字典选择了「后真相」(post-truth)作为年度词汇,意思是在目前的世界里,人们的感觉比事实更重要;哪怕没有任何事实可以支撑,人们仍然觉得自己是对的。
尽管「后真相」最早出现在 1992 年,但在当时英国公投和美国总统选举的相关报道中,这个词被频繁引用。牛津字典的编辑称:与 2015 年相比,后真相一词的使用频率增长了大约 2000%。
来到 2017 年,关于参加特朗普总统就职的争论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词汇:「替代事实」(Alternative Facts)。著名的事实核查网站 Politifact 特意统计了特朗普竞选期间言论的真伪程度,发现其基于事实的主张只有 4%,不仅半数主张是基于错误的论据,更有 20% 纯属捏造。
无论是「后真相」还是「替代事实」,都强调了社交媒体时代,因为观念和认知的不同,事实和真相不是唯一的,而是可以被替代的。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进而产生敌我两派。你说肖战没演技,在粉丝眼里可能就不是一个事实,无论如何争辩,你大概率也都说服不了对方。
结合社交媒体发展的时间线,互联网人群阵营划分的变化大致是这样的:刚开始,与自己对立的人是敌人,后来不同意自己的就是敌人,现在只要和自己有一点差异的就是敌人。
社交媒体自身加速了这种冲突。社交媒体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信息,另一方面却强化了认知偏差。大量心理学研究证实,在海量的信息和观点中,人们更喜欢接受和自己既有的观点、立场和价值观接近的信息,从而验证自己是对的。
而当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后,平台通过算法推演进行个性化定制,从此源源不断地给用户提供更多相似的消息,给想法相似的人创造了回音室。结果是人们往往容易沉浸在过滤气泡中,视野变得越来越窄,想法也越来越封闭和趋同。
除此以外,心理学家莫莉·克罗克特发现,社交网络平台为了吸引更多注意力,增加广告收入,会有意推广一些容易被转发的偏激的内容。而且不仅人们愿意借道德义愤来标榜自己的正义,情绪强烈和愤怒的内容也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根据同济大学的一份针对 38985个随机抽取的微博用户的研究,粉丝数越多的意见领袖,对消极情感如怒、恶、烦、惧、悲、哀等情感的表达比例就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许纪霖认为现在的社交媒体更像是「反智主义的新温床」。高考写议论文尚且需要40分钟抓耳挠腮埋头苦想,思考论点、论据和成文的逻辑关系,现在每个论点张嘴就来,无需论述,也没有逻辑:你追星,那你不是粉就是黑;你替女性说话,那你就是制造性别对立的「女拳」;你替男性说话,那你就是被洗脑的「驴」。只要短短 10 秒,人们就可以在键盘上完成一场单方面的审判。
人们不允许有异类的声音出现,只要提出不同的看法就会被踢出群。于是剩下的人越来越同质化,没有不同声音的对话,也无须用脑,只要用自以为是的意志力,就会形成鲁迅所说的“合群的自大”,并且相信自己这个群就代表了真理。
于是,情绪压倒事实,立场胜过是非。没有人愿意相信,对方仅仅是在表达另一种观点。同温层让大家仿佛处于两个南辕北辙的世界,但实际上,这两个世界都在我们身边。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更理性地讨论和关心世界?
语言决定思维方式,而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思考方式需要不断的训练。但如果日常表达都是标签式的,那么人的思维方式也会逐渐同化。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想要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双方都需要拥有「交往理性」,才有可能互相理解,达成共识。
而交往理性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个是理想的沟通情境,一个是交流的有效性。前者希望参与讨论的人开放、尊重其他人,而参与讨论机会是平等开放的,无论贫富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表达也可以。后者则对发言人的行为有 4 个要求:
1)可理解。能明白对方说的话和用词是啥意思;
2)真实。即语言的内容和本身都是真实的;
3)正当。即在道德范围上是合适的,合理的;
4)真诚。即态度诚恳、诚实。
尽管福柯批评「交际理性理论」是一种乌托邦,但我们仍可从中获得一些如何让大家更好地进行讨论的启发。
在当下的中文互联网语境中,重要的或许并不是构建一个完美的道理或理论,而是让沟通和对话可以继续下去。对此,我们根据目前网络上一些常见的场景,总结了 21 点如何更好地关心世界的建议,欢迎参考。
01. 如何面对受害者
1)受害者的遭遇是超出他们控制范围的,不要尝试控制他们要如何处理已经发生的事。不要对经历过自然灾害、失去亲人的人说「你要坚强」,对抑郁症患者说「你要开心」。让他们释放悲痛,陪在他们身边,耐心倾听他们想说的话。
2)因果要分清,大多数性侵发生的原因,不是因为受害者做了什么,而是施害者做了什么。不要当一个女孩被男性强奸后,指责受害者裙子太短;也不要当一个男实习生被女主编性骚扰后,笑嘻嘻地说「恭喜啊兄弟,可以靠美色上位了」。
3)被性侵的受害者无论在事情发生时、还是事后,通常都处于高度恐惧、惊讶、懵的状态。不要事后诸葛亮地指责他们「为什么当时不立刻报案」?根据「KnowYourself」2018 年的性侵调研报告,在接近 3 万人的受访者中,79% 的人在性侵犯发生之后没有向任何人求助。
4)事件发生后最重要的是「预防」和「弥补」。多关注违法犯罪事实,加害者是否受到惩处等,是为了让以后这样的悲剧不要、或减少再发生,正义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减少被杀。关注受害者是为了减少或弥补 TA 受到的伤害,不论是过度关心,还是去挖受害者的黑历史(应该分清人品不好和被侵害是两回事,糟糕油腻的人被侵害也该得到公正对待),对 TA 进行完美受害者审判,都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02. 如何面对性别分歧
5)在区分男、女之前,大家首先都是个人。在涉及两性的话题下,不要先入为主地为性别站队,从而导致性别对立。为受压迫、受歧视的人发声。
6)不要对两性采取双重标准。不要一方面追求平权、希望获得尊重,一方面指责另一方是「女拳」或「直男癌」,不要冒犯、攻击他人而不自知。
7)尽可能不要空谈概念和观念,观念背后需要结合自己身份去实践。改变可以从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的事开始:约会的时候怎么买单?谁来做家务?等等。
03. 如何面对远方的哭声8)我们对远方的哭声之所以感到无能为力,地理因素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因此称为「远方的哭声」。接受地理意义上的客观现实,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相信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帮助,如捐赠、转发真实求助信息等。
9)要注意的是,过度的关注会消耗人本身的情绪,导致「政治性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因此,要控制自己刷负面新闻的频率和时间,筛选高质量媒体,并尽快离开讨论氛围极差的网络评论区,不要让无力感和绝望感裹挟自己。
10)哈维尔提倡要「生活在真实中」,意思是个体要与他人产生连接,活在当下,而非活在由互联网或是其他图片、影像所映射的「远方」。接受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打破原子化状态,关心身边和附近的人。
04. 如何面对自杀事件?
11)自杀行为远比想象中复杂。避免将自杀行为归咎于单一的原因,也不要粗暴地断定自杀的人是脆弱的、矫情的。
12)在编辑或转发相关新闻内容时尽量附上准确的求助方式等信息,留意身边有没有朋友在讨论时透露出想要轻生的念头,如果情况严重的话需要寻求专家进行及时干预。
13)在转发相关报道时可以尽量加个「创伤预警」/「trigger warning」。有类似经历的人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打开相关内容,很有可能会被触发创伤记忆。
05. 更普遍的,如何面对不同的看法和意见?14)不要急着给每个人贴标签,不要一边声称人无完人,一边苛求对方做全能标兵。比如「明星可以不完美,粉丝可以不完美,但路人一定要完美,不然你就是黑,你就是水军,你就是对家买来的喷子。」
15)心理治疗师和作家埃丝特·佩雷尔提出,当一个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只会听得见对方前 10 秒,也就是大约 3 句话。发生争执时,不要各说各话,互相指责。问问自己究竟是希望了解同温层以外的声音,还是只是想和对方竞赛,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这一分。
16)碎片化的信息使我们难以了解事情的全貌。所以在发表看法和点评之前,先尽量了解事情的背景。不要只想着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要看看有没有其他解释。
17)尽量多获取来自不同角度的报道,不要因为一篇文章就轻易站队。也不要忘记事件中每一方的叙述,尤其是那些可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受到关注的、「沉默」的群体。
18)分清事实和观点。遇到不同看法和观点时,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不要简单否认,不强迫他人和自己观点一致。
19)对于转发和传播的信息抱有责任意识,尽可能在转发前检查消息的来源,对信息进行核实,如果发现是谣言或者其中含有错误信息,要及时更正。
20)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警惕,审视愤怒的来源,所有针对个人的愤怒都应该更加谨慎,不要让自己的愤怒被人利用,不要加入网络暴力而不自知。
21)警惕把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看成「我们」,把意见不同或相反的人看作「他们」。「我们」在某些问题上也有可能成为「他们」,重要是讨论、解决问题,而不是掐灭问题,解决看似「有问题」的人。
参考资料1. [英] 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
2. 李佳佳,「同温层」使你更自恋,FT中文网,2017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1254?archive
3. 唐绪军,「后真相」与「新媒体」:时代的新课题;《传媒观察》,2018.6
4. W. Brady, M. Crockett,How Effective Is Online Outrage? Psychology, Medicine,2019
5. Gaiavince, Why good peple turn bad online, 2018
https://mosaicscience.com/story/why-good-people-turn-bad-online-science-trolls-abuse/
6. 徐翔,夏敏,从「意见领袖」到「情感领袖」:微博意见领袖的情感特征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作 者 | 郑晓慧
编 辑 | 王朝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