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劳动节”

作者:刘明礼

中秋节董事长亲临基层慰问(刘明礼哥哥的劳动节)(1)

哥哥的“劳动节”

文/刘明礼

五一长假,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旅游,而我则驱车直奔老家。不是不喜欢游山玩水,也不是怕人山人海的拥挤,更不是舍得不得花“冤枉钱”,而是放不下心中那份牵挂。鲐背之年的父亲随哥哥在农村生活,因此,每年五一劳动节,我都是回老家陪父亲一起过。

五一是劳动人民的节日,上班一族会放几天假。可农村却是繁忙的季节,地里的小麦开始扬花吐穗,正等待着灌溉;棚里的西红柿、黄瓜果实累累,到了采摘的旺季;果园的鸭梨在枝头挤挤挨挨,需要疏果。农时不等人,何况没有辛勤的汗水,哪来丰收的果实?所以,哥哥的劳动节可谓“名副其实”,注定要在劳动中度过。

农村不像城市。五一期间,城里的街道、广场、公园、卖场,会布满鲜花、彩旗招展,会载歌载舞、人流如潮;农村没有这些,只有一片片碧绿、一树树葱笼、一阵阵农机轰鸣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劳动节这天,在村委会当差的哥哥会比平时更加忙碌。一大早,哥哥便迎着朝阳,爬上村委会的房顶,挂上那面鲜艳的国旗。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雄壮的乐曲,可一个人的升旗仪式,哥哥也是一脸庄严。他把旗杆用铁丝拧得紧紧的,把国旗挂得周周正正、舒展舒展。然后,当过兵的哥哥面向国旗,致上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天,哥哥的生活像往常一样普通。吃过早饭,他便到地里去干农活。其实,现在的农家并不是像原先那般劳累。耕地有旋耕机,播种有播种机,收割有收割机,作物抗病,除草用药,省时省力,没多少力气活。可哥哥还是习惯每天到地里转转。对于农民来说,作物就像他们的孩子,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守望着那茂盛的庄稼,收拾收拾碎活,随手拔一拔杂草,摘点还挂着露珠的新鲜蔬菜,哥哥觉得比什么都高兴。

劳动节里,乡下比平常热闹了许多。笔直平坦的村路上,不时有五颜六色的小轿车开过,大多是在城里工作的家乡人回来过节,还有附近的城里人专程来乡下观光、踏青采摘。过去农村人时兴到城里去过节,现在城里人喜欢在乡下来度假。田里不时有衣着光鲜、操着南腔北调或普通话的男男女女,笨手笨脚地帮村民干活,或忙着割韭菜、刨小葱、摘黄瓜西红柿,一个个边摘边吃、大快朵颐。孩子们在地里跑着喊着追蝴蝶、采野花,一看就知道不是农村人。哥哥和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晚上,地里干活的收工了,出去做工的回家了,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村里亮起路灯,村民们聚集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表演起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女人们跳起广场舞,哥哥和他的伙伴们抬出大鼓、拿起铜锣,咚咚呛呛地敲起来……每年的劳动节,哥哥和乡亲们,都是在劳动中度过节日。然而,哥哥却从没有一句报怨的话。他说,劳动才是最快乐的,幸福是劳动中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