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快看,这是什么?这是发芽了?难以置信!”存放千年有余的“种子”竟然没有失去活性,而是逐渐地突破苞壳开出嫩芽?
对于遗址发掘来说,每一个细小的物件,都可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例如判断朝代,判断遗址的历史时期,还原历史。
在对含嘉仓遗址进行勘探发掘修复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就小心翼翼地“拾获”了一些藏在木板夹缝中像谷子一样的“种子”。
然而3天后,这颗“种子”竟然发芽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含嘉仓又是什么遗址?
发芽种子的由来这颗发芽的“种子”源自于河南洛阳的含嘉仓遗址,含嘉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上世纪6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机会,埋藏千年的含嘉仓被意外发掘。
当时焦枝铁路开始动工,工人们如火如荼地在洛阳市老城区开挖,挖着挖着却发现了有着人工痕迹的石块构造。
因为洛阳一直有着“十三朝古都”的美名,工人们也不敢继续挖了,生怕是什么古代遗迹,连忙就上报上去,这才发现了含嘉仓遗迹。
其实一开始,考古人员赶来后,并没有发现这是一座粮仓,还以为是某个古代皇室留下来的墓葬,直到发现这座遗迹是八角形的,和以前发现的“古墓”完全不同。
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同时为了保护文物遗址,焦枝铁路进行了改道,至今到洛阳去还会看到含嘉仓遗址就位于铁路轨道旁边。
而“含嘉仓”这个名字,也是在考古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的,随着越挖越深,在遗迹的最深处,发现了用古代文字篆刻的铭砖,也揭开了含嘉仓“粮仓”的真面目。
在当时发掘出的5个仓窖中,基本上都已经空无一物,只有编号“160号”仓窖,还保存着一部分粮食。
160号遗址
而保存下来的粮食也不多,只有几十万斤,比起硕大的含嘉仓来说,几十万斤粮食只能占到很小的一小部分。
经过细心整理,发现这几十万斤粮食绝大部分都已经完全碳化,在岁月的迁移中只留下了空壳,有小部分压在下面的粮食还有着残缺的“谷粒”。
可这些谷粒也已经丧失活性,虽然不能培育,但仍然可以进行成分检测,考古人员将这些粮食全部装好准备带走,意外地在地板上的木板缝隙中发现了有遗落的“谷粒”。
就是这些遗落的“谷粒”,在重见天日后竟然重新开始恢复了活性,考古人员起初并没有注意到,谁能想到存放不知多少年的“谷粒”还能发芽呢?
发现“谷粒”发芽后,考古人员赶忙将其送往农业科学研究员培育,想着有没有可能重新种植出来,结果第二年就长到了膝盖高,还有沉甸甸的“果实”!
粮食标本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特殊的“种子”,就是普通的稻米而已,但令人震惊的不是“种子”,而是普通的稻米能够保存千余年。
“国家粮仓”含嘉仓经过对含嘉仓的研究之后,确定了其所在的朝代——始于隋朝,历经唐代和北宋两个时期,随着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含嘉仓才逐渐弃用。
古往今来,都有着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隋朝之前中国有着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不仅百姓民不聊生,连刚刚建立的隋朝也是百废待兴。
这就不得不提隋文帝杨坚,他对于稳定隋朝的经济和局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功劳,减少农业赋税,也就间接地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当时隋朝的重心其实是偏南部的,自古江南就是“鱼米之乡”,北方当时还没有开发,而且又有着东突厥等的袭扰,要种植粮食是很困难的。
偏偏隋文帝死后,隋炀帝把都城设在了中原腹地,也就是今天的洛阳,隋炀帝就想了一个办法——建造大运河
让南方丰饶的物资可以通过大运河运到北方来,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北方的粮食困扰,大运河算是隋炀帝的一大“功绩”,间接地加强了南北的交流,大大便利了南北往来。
可粮食运到了北方,怎么保存,怎么放置又成了一大问题,好在隋文帝给他留下了解决办法——兴建粮仓。
其实早在隋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修建大运河了,也开始沿着大运河周边设立可以用来储备粮食的粮仓。
当时遍布大运河周围的粮仓数不胜数,如回洛仓,洛口仓,广通仓,每一个粮仓都能够容纳不下于万石的粮食,含嘉仓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有传闻在隋朝灭亡之际,唐朝初年有一个监察御史查阅了隋朝遗留下来的粮仓后这样禀报唐太宗“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意思就是隋文帝时候存下来的粮食直到隋朝灭亡都没有用完,由此可见隋朝在当时储存了多少的粮食,也由此可见这些粮仓到底有多大。
虽然关于隋朝储存了多少粮食,因为隋朝灭亡的太快,没有多少史料,但仍然可以从唐朝的
史料记载中窥出端倪:
唐玄宗天宝八年,整个国家共有1265万石左右的粮食储备,按照现代的度量单位来换算,大约就是一石等于100斤,也就是大约60万吨的粮食,够100万人吃近一年的时间。
由此可见唐朝时期有多富裕,要知道粮食储备不仅仅是收上来放进去就行了,还要定期维护换新,派专人看护。
而这1200多万石的粮食中,有近一半的粮食,都储存在含嘉仓当中,含嘉仓“天下第一粮仓”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但关于含嘉仓到底是隋朝建立还是唐朝建立的说法,考古学家对此是有争议的,事实上隋朝虽然有粮仓,但规模肯定是比不上唐朝时期,最后含嘉仓的建立时期也就被认定为唐朝了。
后来唐朝灭亡,一直到北宋时期,含嘉仓都一直作为“国家粮仓”来使用,直到南宋迁都后才逐渐废弃,那么含嘉仓是如何保存粮食,以至于直到千年之后还能不“腐烂”呢?
古代人们的智慧
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古代人们的智慧了,考古人员自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含嘉仓遗址的发掘工作开始,逐步暴露出来的全貌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一开始,含嘉仓遗址只发掘了5个仓窑,后来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含嘉仓一共包含有400多座仓窑,占地达到了40多万平方米。
每座仓窑的结构基本相似,大的仓窑洞口直径达到18米,深12米,小的仓窑洞口直径也有8米,深约6米,整体呈现为一个圆缸型。
但并不是直上直下的圆缸,而是口大底小,仓内再砌以石壁,可谓是一座“堡垒”,而且所有的仓窑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地势极高。
地势高,就不容易受到水位的侵蚀,虽然四周有石壁,但如果遇到地下水或者是下雨天气,水就会向低洼出聚集,久而久之,石壁也会被渗透。
但地势高,水就不容易聚集,而且仓窑所处位置的土质也极为干燥,土里的水分本就稀少,古人们在建造之初还会用火先将整个仓窑“烘烤”一遍。
这样仓窑内的水分基本上就已经没有了,接着在最容易受潮的仓窑底部,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草木灰,也就是植物燃烧充分过后的灰烬。
草木灰有着非常有效的吸水效果,而且同时还能起到预防蛀虫的效果,古代仓窑内的储藏条件达不到现代这样高,粮食还能存放这么久不生虫,都是草木灰的功劳。
撒完草木灰后,还要在上面铺上一层经过烘烤的木板,选用适合的木头也能起到防潮的效果,再然后,木板上面还要再铺上一层苇席。
苇席上撒上晒干后的谷糠,谷糠上再铺一层苇席,足足5道工序,草木灰,木板,席子,谷糠,席子,尽最大可能地减缓粮食的受潮变质,延长粮食的存放时间。
仓窑的四壁也是同样的工序,席子夹着谷糠,再铺一层席子,然后才会撒上粮食,粮食的存放也不是直接平铺在窑底的,而是尽量靠着地势低的一侧。
下雨的话,雨水会渗进土里,然后逐渐地流向地势低的地方,那么面向高地势的那一侧就会有很多雨水聚集,所以在高地势的一侧,也会再加上一层厚厚的木板。
这些工序做完之后,就是存入粮食了,一层粮食中间还要再隔着一层席子,撒上谷糠,再铺一层席子,然后再放一层粮食。
足以保存千年的办法,看起来虽然既繁琐又费事,但这些都是古人们的智慧,用最有效和最适合的条件,达到最完美最合时宜的效果。
最后在顶部重复了同样的工序之后,用一层厚厚的泥土封住,在烘烤,再封一层才算完成,就这样,一个仓窑就算完成了。
事实上,后来出土的含嘉仓遗址曾面临多次破坏,唐朝末期,安史之乱破坏了这个具有“天下第一粮仓”美名的含嘉仓。
当时仓内的粮食被洗劫一空,后来到宋朝的时候曾一度重新启用含嘉仓,可宋朝的历届君王发现了含嘉仓的不便之处。
既然南方粮食产量丰富,为何不直接把都城迁过去呢?北方一直以来就是战乱频繁,南方临着海边,又安全又富饶。
于是到了南宋时期,宋高宗就把都城迁到了南方,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含嘉仓就这样被废弃了。
在含嘉仓内同时发掘出的刻铭砖,上面也记载了部分历史,这些刻铭砖上虽然大部分都是写着赞美当时君主的话。
但也有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粮仓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开始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了,这都是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深刻认识。
唐朝可以说是自唐太宗起开始逐步走向强盛,他一直被隋朝如此快速的灭亡所震惊,也认识到了粮仓的重要性。
刻铭砖上,同时还有存放在含嘉仓内的粮食品种,数量,甚至成色和质量,还有当时负责仓窑管理的人员信息,这些都成为了后人研究的重要历史依据。
说来也凑巧,含嘉仓被弃用,被破坏,但里面的粮食却依旧完好无损,考古人员发现时,里面依旧没有受潮,只是遗留下来的粮食都已经成为了空壳。
经过对遗留下来近50万斤的粮食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有机物含量仍然高达50%左右,还有残留在木板缝隙中幸运地可以在发芽的一些“种子”。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于粮食都十分重视,而对于保存粮食的技术,更是将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时至今日,含嘉仓遗址已经全部发掘完毕,因为具有的极高的历史价值,被授予了“国家一级文物”的称号。
除了建造保护措施之外,还讲一些空置的仓窑移到了博物馆中供人们前去参观,唯独保存有粮食的“160号”仓窑不对外开放。
2013年年底,含嘉仓保护措施进行了一次翻修,加装了钢铁架构的保护棚,还在周围建造了配套设施,住访,研究室,机房,确保可以永久地保护好这处遗址。
2014年,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级遗产名录,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再一次享誉全世界,含嘉仓这一次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了。
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我们感叹古人智慧和古代文明的同时,也不妨想一想,今日的我们又该给后世留下怎样的经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