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南平市延平区是全国第三大百合鲜切花产区。全区种植面积近1.2万亩,去年产值约6.3亿元。和国内其他产区一样,延平鲜切花生产所用种球,长期依赖进口,每年从荷兰、新西兰、智利等花卉大国采购2000多万粒商品球。生产一朵百合花,种球成本得占六七成。产业发展受制于人,本土业者缺乏话语权。
打破垄断,推进种球国产化,百合业者心向往之。
历经20余载科研攻关,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突破技术瓶颈,成功构建种球三级繁育体系。如今,这一技术成果正通过产研合作,在延平进行产业化实践。
花农整理打包百合花
每年进口三亿多粒商品种球
4月中旬,延平百合产季渐入尾声。
花农卢远祥一边忙着打包装运百合鲜切花,一边忙着对接种球商,预订新一批百合商品球,为9月播种做准备。和往年不同,今年的种球市场多了国货身影。刚刚成立的本土企业南平市延欣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将向市场投放首批30万粒自主繁育的百合商品球。
“国产种球能比荷兰球省不少钱。”45岁的卢远祥种了17年百合花,拥有70亩花田。多年来,他始终抱怨种球成本过高。延平主栽索邦、西伯利亚、曼尼莎等香水百合品种,但无法自主繁育种球,完全依赖进口。从荷兰买一粒商品种球,要花3至4元,占总成本的60%以上。“按每亩播种1万粒计算,70亩花田如果都使用国产种球,能省下几十万元。”
在鲜切花市场低迷的年份,居高不下的种球进口成本便成了难以承受之重。受疫情影响,今年百合鲜切花市场遭遇滑铁卢。春节至2月底,本是百合花消费旺季。其间,延平出产1200万多枝鲜切花,占据全年产量近三分之一,最终只卖出200万枝。随着疫情防控日臻佳境,百合销路有所好转,但收购价仍在低位徘徊。一扎10枝鲜切花,普遍收购价为30多元,仅够覆盖种球成本。
来料加工式种花,是国内百合鲜切花产业的基本面。由于自然留种困难,种球繁育技术尚未突破,荷兰等国成为国内百合种球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全国百合商品球年进口量3亿多粒,且每年仍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
“种球高度依赖进口,不仅增加成本,更导致百合鲜切花产业受制于人,风险不可控。”延平区林业局花卉办副主任陈文靖对2012年的那场“跌价风暴”记忆犹新。当时,百合种球短时间集中上市,进口价甚至跌破1元。低价诱惑下,花农纷纷加大采购量,大幅度扩种。最终,市场供大于求,鲜切花价格跌入谷底。类似极端情况,时有发生。
有感于此,从业者开始寻求破局之道。
2005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方少忠领衔的课题组,利用进口籽球,在延平区茫荡山成功复壮出商品球,大大降低了种球进口成本。
“籽球又称公斤球,指的是围径6至9厘米的小种球,复壮成合规格的商品球后,便可用于鲜切花生产。”方少忠说,百合属于温带耐寒花卉,种球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低温春化处理,才能打破休眠,发育成长。历经五六年,他的团队才摸索出稳定的籽球复壮与冻结保藏技术。“比起直接进口商品球籽球一粒成本仅0.8元,经半年培育就能长成商品球,总成本约1.5元,且品质可与进口商品球媲美。”
但很快,荷兰等国便设立贸易壁垒,停止向中国出口百合籽球。这时,方少忠开始意识到,籽球才是繁育百合种球的核心所在。要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首先要破解籽球创制技术。
延平区王台新坑百合花基地
花农整理打包百合花
三级繁育体系打破进口依赖
方少忠团队又经历十余年科研攻关,最终成功研发出百合籽球培育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发展为“小鳞茎—籽球—商品球”三级繁育体系。
生产一粒百合商品球,需要近三年时间。
“母本经过剥片、消毒等处理后,扦插入专用基质中。”课题组科研人员杨成龙说,以延平最主流品种索邦为例,一粒球大约可剥出20个鳞片。基质则以草炭、珍珠岩、牛粪、锯末等为原料,并严格控制成分配比、水分含量、pH值等指标。为提高扦插效率,课题组研发出了一套鳞片扦插流水线,实现基质材料预处理、鳞片扦插、装盘堆垛等步骤一体化处理。
扦插完成后,基质盘进入诱导库,接受一年的低温春化与诱导处理。
“我们开发出智能诱导库,具备温度调节、湿度调节、臭氧消毒、空气净化等功能。”杨成龙说,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区间、低温处理时长与频率,鳞片逐渐膨胀、生根,长成小鳞茎。一个鳞片可以生成2至3粒小鳞茎。
一年后,这些小鳞茎就可以离开诱导车间,转场至温室大棚,经过半年的精心抚育后,方能长成围径6厘米以上的籽球。但籽球还不能作为开花球销售,必须经复壮后成为商品球。
“籽球收储后,重新回到诱导库,再度经历数个月低温春化处理,最后出库下地种植,经过一季栽培后,长成商品球。”方少忠说,到了初夏时节,这些商品球便可采收,而后进入冷库贮存。花农则于每年夏末秋播种商品球,来年春节至5月,是延平百合花开的季节。
百合种球繁育,周期长、工艺复杂。十数年间,方少忠团队开发出诱导配方、低温春化、热激渗调等10多项适配技术与专利,最终构建起稳定的百合种球繁育体系。“我们在行业内首次定义了种球活力,建立了种球活力评价指数,通过调控种球活力,提高种球抽薹率。”方少忠说。
种球繁育国产化,首先带来成本优势。
“自繁种球成本可控制在每粒1.5元以下,意味着种球成本可降低50%,总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有效利润提高30%以上,出产的鲜切花将在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方少忠说,百合种球国产化后,国内生产者可通过种球错峰上市,自主调控茬口,避免了以往国外种球短时间集中供应的弊端。
诱导库中正在接受低温春化处理的小鳞茎
产研共同体夯实国产化之路
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少忠团队探索产研合作新路径。
去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延平区属国企福建成功山水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产化百合种球繁育生产基地,并落户延平区大横镇大横科技园区。
“我们建立了全国首家百合鳞茎工厂化生产车间,同时构建具有区域特色、规模化的百合种球复壮基地,全面推广国产化优质种球。”基地负责人黄永旺说,他们的“小目标”是推广国产化种球3000万粒以上,实现省内百合鲜切花产业种球自给,“预计每年可为我省百合种植户新增利润1亿元、社会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更远大的目标,则是辐射整个华东球根花卉产区。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采用产品计提或订单式委托研制模式,深入推进成果转化。“以产品计提为例,若种球产量在200万粒以下,每销售一粒种球,繁育者可获得30%利润;超过200万粒部分,则按25%计提。”黄永旺说。
方少忠的愿景还不止于此。在他看来,突破种球繁育技术,仅仅是国产化的一个方面。培育拥有自主产权的百合新品种,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内育种者培育出了不少百合新品种,但消费者与生产者接受度有限。洋品种仍是主流。即便是自主繁育的商品球,仍是以进口母本作为繁殖材料。近年来,伏莱特、马克、范赞滕等荷兰龙头育种公司,相继在中国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这意味着,以进口商品球为原材料育种,必须获得有偿授权。这给本土种球繁育商带来压力。
“培育百合新品种,势在必行。”课题组研究人员张洁说,中国广大山区分布着大量百合原生品种,具有选育新品种的天然优势。19世纪,正是中国野生百合原种——岷江百合与欧洲原生百合进行杂交育种,才拯救了饱受病毒侵害的欧洲百合产业。数据显示,全国原产百合品种43种,延平区茫荡山就分布26种。
眼下,省农科院的研究团队,正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百合品种进行适应性改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本土自然环境的新品种。在做强鲜切花产业之余,方少忠还计划在延平区引入食用药用百合新品种,改变种植结构单一的局面。
黄永旺认为,百合产业要真正做到不仰人鼻息,还要进一步完善病毒检测、采收处理、冷链运输、机械化作业、作业标准等产业配套。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熙 詹国兵 /文 陈茂军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