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深夜,孩子的作业还有小半,边吼边教,好不容易合上书本,还得想想明早给孩子安排点什么早饭。“一教作业,鸡飞狗跳”在你身上应验得透透的。回头看看镜子里,耷拉的发辫,许久未贴面膜的发黄的脸。好崩溃,想哭;再回头,床上躺着的那个人,早打着震天响的呼噜,好愤怒,想罢工。对,《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谈了好久的项目,就差临门一脚要签上合约了,心里正盘算着这笔奖金是先还房贷还是先给妻子买个包,对方说翻脸就翻脸,说over就over 了。而你,一想到明天领导那臭得跟鲱鱼罐头一样的脸,不寒而栗。对,《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接诊了一个病人,跟床快一个月了,看着他的脸色好起来,说话声音响亮了,甚至能下床走两步。一句“我们无法再承担了”,生命的新苗刚发芽,便要掐灭了。你挽留,提议多种筹款方案,只希望生命能多鲜亮哪怕一个月,可终归无能为力。懊丧,填满整个胸腔。对,《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生活,有太多的无奈,“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可谁来解脱?如何解脱?《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小小的心理咨询室里,人们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洛莉· 戈特利布,这位美国前好莱坞编剧,更是凭借此书,成为成为《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出版人周刊》等媒体热推的畅销书作家。

看这本书,一度很揪心,感同身受,但整体是一个很治愈的过程。《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也许你真该找个人聊聊。

有些事想找你谈谈(你该找个人聊聊)(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