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对于新手父母而言,给娃取名这件事并不简单,虽然说不过区区几个字,但是想要取得有新意、有内涵,这可就需要家长们大费脑筋了。
于是有的家长不惜花费大价钱来请专业取名的老师帮忙,虽然这看起来万无一失,但是等到孩子长大了发现自己的名字不是父母亲自取的,那这难免又会有些遗憾。
眼看着媳妇要生了,情绪激动的王先生变得焦虑不,晚上睡不着觉的他开始为给孩子取名的事发愁。“你说这王姓是‘大姓’,天底下姓王的人太多了,我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才能让咱孩子的名字别有新意、耳目一新呢?”说不着觉的王先生忍不住小声嘀咕着。
王太太看到丈夫愁眉紧锁的样子忍不住取笑道,“你这堂堂研究生的学历居然连个名字都搞不定?没事,你还有几天的时间把握!”听到妻子揶揄自己,王先生回嘴道,“那你不也是研究生文凭吗?你给咱孩子想个名字。”
王太太闻言笑着说,“那既然如此不如让孩子随我姓吧,‘林’姓比‘王’姓更容易取名。”听到妻子这样说,王先生赶紧“否决”了这个提议,“你这是在悄悄地争取冠姓权啊!那不如咱孩子就叫‘王林一’吧!这样有‘王’也有‘林’,‘一’就取一心一意之意好了!”
听到丈夫这样说,王太太有些犹豫,“这寓意好是好,但是就怕有些太简单了。”其实王太太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名字里有个“一”字确实看起来有些“敷衍”了。原本有了灵感的王先生被妻子这么一说又没了头绪,“给孩子取个好名太难了!”
为什么给孩子取名字让不少父母头疼?确实不简单对于姓氏比较常见的家庭来说,父母给孩子取名的难度无形中“升级”了。毕竟姓氏比较常见更容易出现“重名”“缺乏新意”等问题,所以,想要打破常见姓氏自带的弊端,家长在取名时就要多花费不少的心思和灵感。
在取名的时候,父母们希望能够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都寄托其中,那这也就增加了名字的“附加价值”,在取名的时候父母们就不得不为此多耗费脑力。越是重视“取名字”这件事的父母就越觉得名字不容易取。
另外,在取名时父母们也很容易把孩子的名字取得“俗气”。虽然乍听还不错,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当初“流行”的名字到最后很有可能就会变得过分“通俗”。那么为了让名字能够避免落入俗套,家长自然就会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不“合适”的名字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小麻烦?在孩子入学后,“重名”的情况会让孩子在老师同学面前遭遇不少的“尴尬”,比如说上课提问的时候闹乌龙。
另外,班级上有重名的情况下,大家通常会在名字前边加上“大小”“胖瘦”这样的词汇来加以区分,那么这对于孩子而言就更加容易带来困扰。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的名字看起来有“深度”,于是会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的汉字来取名。
可殊不知,这样含有生僻字的名字是否会被认为有文化还不一定,但是孩子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却免不了要被“念错”“写错”名字。
当孩子长大后,有了更多社会身份的他们就更加容易被“生僻字”所拖累了,甚至连重要证件的登记机关都“没办法”。
想要取出“合适”的好名字,家长要拿捏好这3点有的名字单拎出来没问题,但是和姓氏组合到一块后就显得不那么“和谐”了,比如说存在“谐音梗”的问题。名字有谐音这会让孩子成为同学“取外号”的对象,虽然错不在孩子身上,但是却难免让孩子被其所扰。
1、取名时注意“姓”“名”结合
将“姓”和“名”连起来不仅可以轻松地避开“谐音”和“拗口”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让名字更有内涵。
比如说小说中的“简新月”,乍听之下这个名字平平无奇,但是如果孩子夜里出生,登时窗外正悬挂着一剪新月的话,那么就会很有意境。等到孩子长大时,父母再讲给她听的话就会很有画面感。
2、巧妙利用“诗情画意”的意境
在诗词中浓缩了很多有意蕴的词汇,如果父母们可以对此加以借鉴,从诗词中取字词作名的话,那么孩子名字的文化底蕴显然就更为丰富,而这也比单纯地堆砌生僻字更加“有文化”。
同时,有了千年积淀的诗词的含义之称,即便是过了多年,孩子的名字听上去仍然会耐人寻味,不会“过时”。
比如说节目主持人汪涵给儿子取名为“十安”,外人初看就已经觉得这名字很有内涵了,再细细品来更是被其寄托的“十里长安”的祈愿所感动。
3、常见姓氏取名不要取“单字”,不要随大流
对于比较常见的姓氏,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就更加应该注重“独特”这一点。所以在取名时,家长尽量不要取“单字”做名字,这主要是因为单字的名字很容易和其他人重名,比如说李强、赵伟。另外,常见姓氏的家长也不要在取名时“随大流”,因为这也会增加“重名”的概率。
取名看似简单,但是其实里面的“门道”并不少,既要有深意,又要不拗口,既要朗朗上口,又要不过于通俗。
而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在其名字上的用心程度也是一种父母之爱的表现,听父母娓娓道来自己名字的由来,这自然是孩子童年时期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结语:
在给孩子取名时,父母一定不要“闹着玩”,过于浮夸的名字不仅会让孩子觉得困扰,由此而来的“特殊关注”更是为孩子的成长和社交添麻烦。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