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句#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咏月怀人词。在对月的追问和对兄弟的怀念中,词人用饱满的激情,完成一次关于宇宙、时空和情怀的激情宣泄,以及自我心灵的超越。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1)

要了解这首词,应该从词人的写作背景入手。

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所作。当时苏轼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分歧,自求外放为官。他曾要求调任离苏州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和自己的兄弟苏辙长相团聚。

可是苏轼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然无法实现。写词的时候作者与其弟已有七年没有团聚。在中秋夜,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苏轼借酒抒怀,写下这首词。

词的上阙写作者对月饮酒,触景生情。

起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作者面对明月,思绪万千、激情喷涌而出的一问。

此句把“青天”拟人化,像朋友一样淡然相询,也是作者此时郁闷心情的宣泄。

词人不问尘世荣辱而问明月几时,一笔排开凡俗之事,而使自己的思想进入澄明之境。既像是问明月的起源,又是感叹造化的神妙。此时此地,一切似乎都已不复存在,而只有与月对话的我和那高悬于天的月亮。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与月的对话中,词人的心向上飞升,似乎宫阙已在眼前,可以看到青天之上是怎样与人世间不同。

此时作者已忘记了年月,忘记了自我,天上的境界让词人产生无尽的期待和向往。越是对明月、天阙的向往,越是表达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彷徨无主。

“我欲乘风归去”承接前句,是对月、追问月的自然结果,也是词人超脱现实,向往着超然物外的美好。出世登仙,回到自己的归宿--天宫明月。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笔锋一转,害怕出世之途也充满艰辛,反衬出词人此时彷徨无主的内心世界。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词义再转,似乎又回到现实,但不敢相信这是真实存在。这种在朦胧月下起舞、似真似幻的境界和出世入世的迷茫相互交汇,形成了一个迷离缥缈的世界。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

词的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作者从喷涌的激情和倾心的追问中回到现实世界,在温柔的月光下辗转反侧。尽管出世入世的困惑、宇宙洪荒的遐想一如既往,而在这更深人静之时,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又回到作者的思想里。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要理解这句话,应该从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起。

苏轼早年曾经与其弟苏辙有“功成身退,夜雨对床”之约。而今天自己抱负难以施展,徘徊在出世入世之间,此时对亲人的思念不是一般的思念,是对知己、对同道的殷切怀念和呼唤。

明月在天,咫尺天涯。此时那曾经令人无限向往的明月也是可怨恨的,怨月越深,怀念之情越浓,孤独之感越强烈。一个“长”字把自己此时的情怀推向极端。如此心情,直欲让人产生“独沧然而泣下”的感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作者的自我情感的解脱,也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无奈。这一旷古不变的事实,让作者不能反驳,也平复了词人那种悲苦的思念情绪。在时空的永恒中,词人完成自我内心情感的超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思念和超然的矛盾心里支配下,作者选择自我安慰,显示超然物外的真情祝福。

这篇词作,从月到人,从人到月,起于月归于月。激情喷涌而出,而又在自我升华中,淡然结束。这首词,被后人推为中秋词的第一,并不夸张。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千古佳句,以不变的事实规律,给人以启迪、安慰,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人生中难免经历一次又一次相聚,一次又一次别离,就像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一样,自古以来难以让人称心如意。

世上万事万物都不尽完美,若不能改变它,便放下心来接受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