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标准” “傲慢与偏见”

心语是自己不定期更新的一些所思所想所悟。这篇文章也是个人的自我反思。分享给大家。觉得有用的,有需要的自取。

(不带对任何人/事的批判性观点,仅从客观角度来分析并解决,改善问题。)

前言

关于标题,本来之前想的标题是:傲慢与偏见,不同于原名著所讲的爱情故事,今天我想讲的是关于:双标,以及如何合一的问题。

起因是因为最近遇到好几位小可爱虽然问题完全不同但根源本质相同的情况:烦恼,感情,(甚至健康问题),都是由于傲慢与偏见引起。所以想拎出来这个话题详细地讲一讲。

自我期盼高质量短句(人类的本质是双标)(1)

因为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而大众舆论(看过《乌合之众》的应该明白:过多的群体聚集的特点便是:高自信、盲从不思考、情绪化)越来越好引导与控制。

DY,WB等各类社交平台无时无刻的不通过各类视频资讯向大家灌输着一些既定的价值观及评判标准,标签化的产物。

长时间沉浸其中耳濡目染,难免会被一些“死”的标准洗脑,用来定义身边的人和事。很多时候就容易把别人所描述的人和事的情绪吸收过来,去看待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

也许一些事情是具有相似性,但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事和人。一旦轻易去代入,应用,其实就像是不合脚的鞋,把名为关系的脚磨得“红肿出血”。

自我期盼高质量短句(人类的本质是双标)(2)

除了外界的影响,人类的本质也逃不过:双重标准:我们总是喜欢比较,去评价,但事情一旦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情绪,处理方式立马来个180°转弯。这样的双标在情侣关系、父母关系、同学同事关系等等都适用。只要还有一些评判标准,偏见难免就此衍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自己完全没有评判心(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惯(头脑的惯性程序:分门别类。但其实它本是思考的工具,当加以情绪而滥用,则容易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我们想象出了我们所认为的世界),如果后天再加以强化,那么其中一部分人就会变成对自己宽容,对别人严苛的人;还有人则是会变成抬高宽容他人,贬低自己的人,甚至因为过去的问题长时间的自责,悔恨...总之很难一视同仁。

完全没有评判心,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评判与双标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如:悲伤,愤怒,自卑,自负,傲慢,轻蔑,委屈等等。评判心重或双标重的人在生活中对个人外界运势来讲,易人缘差,抑郁,吸引坏运气,财运差,甚至一念之差导致的犯罪行为。

对个人内在状态来讲,精力无法集中,不承认自己的一些缺点和问题,(不完美的地方)。情绪严重的会作用在实像上,如后背发痒,背痛,眼睛红肿刺痛,鼻塞,打嗝,喉咙痛等种种不同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双标是人类的本质和习惯性的行为,如何才能弱化它对我们个人及运势的影响呢?首先第一个需要做的就是提升我们的认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双标”这件事。

自我期盼高质量短句(人类的本质是双标)(3)

为什么要自己骂“自己”

从宇宙大爆炸之初到现在,其实人类包括万物初始,即为同一个细胞,是一体的。然而细胞会分裂,会传承。经过对于人类来说漫长的时间,发展成了如今的状态。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每个人发展成如今这样,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经历,先天条件,后天状态,但本质上,我们是同出一源的,是合一的,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来到世间的使命与角色。存在本身即是合乎道理的。

很多人看过不少灵性书籍,秘密里面讲:吸引力法则;中文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管是什么样的说法,其实本质上(不管是物理角度,还是玄学角度)的意思其实是:我们本来就是同出一源,相当于无数个个体是合一的,只是在通过无数个分身经历自己的课题,有着无数的体验。

即使是坏人与好人的区别,它也有其存在的道理(这里的道理指合乎天地运行规律的道),正如没有影子就没有光明,没有坏蛋也就没有英雄一样的道理。

当你跟光明站在一起,你就是光明,你也会吸引光明;当你跟黑暗站在一起,你就是黑暗,你也会吸引黑暗。但你无法彻底消灭其中任意一种状态。因为这两者同处一源,无法分割。(这里也有一个课题:正视自己的黑暗面,允许自己所有的特性存在,承认它的存在。如果你不承认,逃避,也只是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痛苦,如心口不一造成的南辕北辙等等。)

所以,当你看到任何人或事,在你眼中看来非常受不了无法接受的时候,(不管是恋人,还是老师同学,家人,朋友,讨厌的人),扪心自问一下,从某些角度方面来说,是否自己有存在类似的情况呢?你又是否是在责怪,或为另一个“自己”而愤怒呢?水至清则无鱼,当二元对立的思想太过于极致,其实也是挤压了自己和别人生存的空间。

自我期盼高质量短句(人类的本质是双标)(4)

说到这里,有一部分人会选择以口作为发泄的通道,去谩骂,指责,诋毁;也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压抑在身体里,造成的身体无意识的反应则为拉肚子,腹泻,泌尿系统,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问题。一个从“上之口”倾泻,一个从“下之口”倾泻。一个是造口德,一个是将负面情绪吸收到了身体里。

前者,我们说的所有的话,都是有言灵的。这里的灵非玄学的意思,而是说它的磁场会不断影响着你或身边的人。

如果一个人经常被骂笨,那么久而久之它就会觉得自己笨,最后因为自己懒于思考,真的变笨了。这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结果。

那么我们对别人的谩骂,评价,其实这样的能量最终也会反射在我们自己身上,至于是反噬自己,还是如何就得看你是如何发心的了。(本质上其实就是自己看似在评判别人,实际上是在评判自己。)

喜欢当键盘侠,或者谩骂贬低他人为乐的人,其实就是在骂自己,给自己造口业(你骂的别人,也就是另一个“自己”,自己的分身。如同照镜子一般,看到的不好都是镜子投射出的。这就是人最有意思的地方)。有的人的口业会作用在未来,有的人的口业的影响会作用在身体,不尽相同,但是能量都是会反弹到自身身上的。所以,想说一些激烈的话时,三思而后行。

举个例子,曾经有位客户给我说想要离职,对上司同事怨念已久,气到睡不着,通宵准备发短信破口大骂之后离职,打了第一遍短信出来,发现戾气很重删了;重新发了一篇文,发现仍然是非常的阴阳怪气,最后又删了。最后一遍文字打出来,发现心境非常的平和,最后简短而真诚的给了对方回复。最后双方属于好聚好散的离开。而自己也感悟良多,最后发现自己在原单位的宝贵经历,带给自己在未来职场上的经验可谓是太多太多,之后的工作运势如履平地,个人的认知也有所提升。

在对他人看不惯,想说话的时候,做人留一线。吵架,纠纷的时候不至于闹得太难看,让原本可以好聚好散的结局非要老死不相往来。

后者,吸收别人评价评判自己的能量,不断累积在身体中造成各种病症。首先第一,别人看到的你是“他们的世界”中“想象中的你”的模样,并不是真实的你,并不是所有的你,可能是某一刻的你,并不是以后的你。是它给自己制造的“镜像”,是它的课题。

自我期盼高质量短句(人类的本质是双标)(5)

如果你吸收/压抑别人给你的评价,则是强行把别人的认知安给自己(人类的本质有时候真的是复读机,会重复去践行别人给自己的评价这可以是一种礼物,也可以是毒药)。

比如别人评价你画画,画的差不该做艺术生,并不代表:你非常喜欢画画但因为画的差就不该没有资格去画。

人和事是在不断变化的,很多东西本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先天不会画画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很多评价的人和事,它只是某一刻的状态,用发展性的眼光看问题会有很多好处。当下你看到的比你好的人并不一定是这样,比你差的人也并不是你心里里想的样子。

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和经历,我们应该/可以做的则是: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过去的经历无法改变,一些后果也无法挽回。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原谅释怀自己与他人,用包容之心看待更多人和事。

对于无法改变的人和事,允许和接受:它本来就应该在那里。同时,把世俗定义的不好的事情,坏事看做来磨练你,成就你,提示你,给予你感悟的。那么你所面临的所有人与事就没有什么是你的阻碍了,都是为了你而来的,为了你而安排的。(包括失恋、被劈腿、患癌、炒鱿鱼、死亡等人世间一切的苦难与烦恼)

自我期盼高质量短句(人类的本质是双标)(6)

也有人经常说: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有些事情自己觉得做了不好、但是忍不住非要做,或者想要坚持某项努力却提不起动力,其中的原因,绝非“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恰恰是道理不懂,只是听别人讲的道理,自己没有真的思考并依循一个自己弄通了的道理。真懂道理,不眠不休都不疲惫。道理其实挺重要的,因为道理都是关于事情如何才能顺利发展的认知总结。认知涉及“呈相”。不论做什么,知道自己的目的,才能有可能专注每一刻的努力。而在其中,使努力不半途而废、不疲惫、能够历久弥坚的动力,一般来说都离不开对于“道理”的兴趣点。兴趣点不放在道理上,多碰很多壁、碰到厌世。所以,每当颓废,该把兴趣点转移到:去摸索和发现道理上的精神支柱(不要寄希望于别人推荐,只要自己渴求,自己就会遇到)。这会非常奏效,连同运势都会上扬。因为,道理能让你的心相对的不乱动了,你的心越是不乱动了、你的世界越是围着你转。(此段引用至网络)

双重标准是对人“神性”的限制(这里的神性非某位神祗,中性词,指更深层的认知),想要突破限制,时常用:合一的角度去看待人和事,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人,事,融为一体,这种一体的状态能让你在运势发展中如鱼得水,更容得下自己,也容得下他人,德行也会有所提升。(一些健康的老毛病,短期内的健康问题也会随着你的修德而消失不见。疾病的意义是觉察自己,是来提醒自己的。)

如何逐步解除这样的束缚?

1、每次自己在心里,嘴里骂、抱怨、评价别人的话当做是审判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2、容易自我怀疑,不自信的人,在每次说或想着自己一个缺点时请说出自己的两个优点。

3、其他辅助性祛除二元对立思维程序的方式:抄经(推荐清静经)、冥想、调息、正念、饮食调整(多吃悦性食物。不懂可百度)等。

以上方法会逐渐更快速觉察到一些过去多年养成的惯性评判心,双标。当你能够快速的觉察,其实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每次遇到事情想不通,情绪的卡点都是一种考验,也是进步的机会)不过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数十年养成的习惯只要朝夕很难改过来,是一个漫长而有效的工程,但最终会有完成的一天。当你这么去做了,你也会向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更理想状态的人生迈进一步又一步。

上善若水

至人若镜

撰稿:疗愈师白屿

图片:网络(侵删)

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时生疗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