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以后,中国再不复满目疮痍,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天安门首次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作为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城楼经历了无数次风云变幻。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

鲜为人知的是,如今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天安门,实际是拆除重建的建筑。为了完成这件高度机密的工作,无数人为之呕心沥血。

天安门修缮迫在眉睫

因兵火战乱、年久失修的缘故,天安门城楼的内部结构严重变形,昔日辉煌早已不在。为了迎接开国大典的到来,工作人员对天安门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修缮,清理杂草污物、整修破损的砖瓦和门窗等。只不过,简单整修解决不了内部结构问题。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2)

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天安门城楼愈发岌岌可危。

1968年,天安门的修建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检查小队发现,大厅内的金柱几乎全被虫子啃噬、8根承重梁中有6根存在断裂的痕迹,很显然,这座饱经风雨的天安门城楼存在坍塌的隐患。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3)

触目惊心的检查数据,终于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关注,万一在举行重大活动时坍塌,后果不堪设想。最终,毛主席作下重要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

重建工作困难重重

周总理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异常严峻,要严防敌人趁机下黑手。为了做好保密工作,工程队首先在城楼外搭建了巨型工棚,对外的说法则是天安门修缮。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4)

其实,之所以搭建巨型工棚,还有另外一层考量,那就是冬季保暖。只可惜,因技术受限的原因,工棚无法做到封顶,现场的施工人员纷纷表示:“只要能在工期内完成重建工作,我们吃苦受冻算不了什么。”

天安门设计巧夺天工极难复原

周总理的要求是,尽量保留传统元素,这可给施工队提出了大难题。他们平时接触的全是钢筋水泥,该如何搭建这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呢?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5)

在反复研究过后,施工人员终于确定了重建方案:先拆除旧的部件拍照编号,按照比例进行一比一复刻,最后再依顺序搭建安装。

天安门的拆解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硕大的城楼,竟没有发现钉子的存在,所有人都为之惊叹。

复原天安门主城楼的时候,施工队遇到了大难题:所有部件尺寸标准,可就是装不回去,大家都慌了神。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6)

为了弄清楚天安门的结构,姚来泉对原始部件进行了反复研究,这才发现:所有构件在安装的时候,必须严格参考当初的拆卸序号,一步都不能错。

随着国徽的缓缓升起,百余天的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1970年3月11日,周总理亲自来到天安门视察,对施工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1969年秘密重建天安门)(7)

五一劳动节很快来到,人们惊奇的发现,原本破旧不堪的天安门重新焕发了生机,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