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湟 综合整理 首发百家号《读诗词歌赋》

我们都知道唐诗中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宋词中有被誉为“词中老杜”的周邦彦,今编辑综合整理10首周邦彦的经典词作,10首杜甫的经典诗作,以飨读者。

“词家之冠”、“词中老杜”:周邦彦

词人简介:周邦彦(1056年-1121年)作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其一生仕途坎坷,精通音律,创作不少新词调,是格律词派词人所宗,被尊为婉约派“正宗”,王国维称其“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主要身份: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

主要擅长:诗、文、词、书法;

主要成就:婉约派集大成者,开启了南宋之后的格律词派,在词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世人赞誉:被尊为婉约派“正宗”、“词中老杜”、“词家之冠”、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

主要作品:《片玉集》;

人生结局:病逝南京;

后世影响:引导词的创作逐步走上富艳精工的道路,开启了南宋之后的格律词派,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品欣赏:今编辑综合整理10首姜夔经典诗词佳作,以飨读者。

《苏幕遮·燎沈香》

【北宋】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把思乡之情的抒写的淋漓尽致的词,词中之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尤为绝唱。

作品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剪梅》

【北宋】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作品赏析:一枝梅花风情万种的娇美。斜插在树枝上,仿佛是眉梢上的一点。在那里微笑着,风中的舞姿轻盈得飘若惊鸿,仿佛是在对酒宴上的人们拍着手招呼。

夜渐深、渐冷,酒意也慢慢消去了。经常可以听到美人的衣袖里玉镯敲碰的声音。城头上是谁在催促着打更,银饰的漏壶怎么样了,让明天的早晨来得更晚一些吧。

《兰陵王·柳》

【北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唐诗中有杜甫宋词中也有个)(1)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自伤别离的词,写作者离去之愁。此词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色。

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周邦彦这首词也是这样,它一上来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抒写乍别之际的别情,下片写渐远以后。统观全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少年游·并刀如水》

【北宋】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作者通过追述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一段经历所作,抒发心中忍受心上人与皇帝戏虐调情、颠龙倒凤痛苦。

这首词,通过对女子特有口吻惟妙惟肖的刻画,曲折深微的写出对象的细微心理状态,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经历,大有呼之欲出之概。

上片以男方的视角写美人的热情待客,抒发对女子情投意合的情感。下片以叙事的方式来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来传情,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逼真。

词中所写的男女之情,意态缠绵,恰到好处,可谓“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不沾半点恶俗气昧;又能语工意新。这种写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经不易着笔,用在诗词方面就更不容易了。单从技巧看,周邦彦实在是此中高手。

《蝶恋花·早行》

【北宋】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作品赏析:上片写别前,下片写别时、别后。该词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正是这样的完美组合,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

这首词篇幅虽短,情节却很完整,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某些细节还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离别的痛苦和忧伤浸透全篇,历来受到赞誉。

《菩萨蛮·梅雪》

【北宋】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作品赏析:此词名为咏梅雪,而实为借咏梅学来抒发羁旅别情,并暗含飘零不偶之慨。全词八句,可谓句句景,亦句句情,景中寓情,情以景见,构思奇特,句式工整,上下呼应而无痕,情景浑融而莫辨,达到既工巧又浑成的效果。

此词描写了一位女子盼望情人归来的情景,并暗含漂泊不偶之慨。

此词构思奇特。上片写景云:“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已是春意盎然的气氛;而下片又言“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则是春归未归之时,按时间顺序而言,似不合逻辑。其实,词中上下片写的是两个春天,这就更强调了女子望夫归来的迫切心情。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北宋】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仙凡恋爱的。开头点出桃溪,引用刘、阮遇仙之典故自怜缘浅。轻写一笔,委婉动人,“秋藕”句重顿一笔。而“桃溪”、“秋藕”一暗一明,分点春秋,暗寓昔今不同。“当时”、“今日”,对比强烈情深意切。而“赤栏桥”、“黄叶路”又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人如”、“情似”的结尾句,工整合情。全词句句含情,字字含情,前后照应,累累如贯珠。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此词纯用对句,从而创造了一种与内容相适应的凝重风格。整首词于排偶中,仍具动荡的笔墨,凝重之外而兼流丽风姿。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北宋】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作品赏析:这首词调,创自清真。写离别情景,故能随意驰骋,而又与音调协合,具声乐美。

词上片写送别,下片写别后之思。词中运用陪衬、反衬、熔情入景、化用前人诗文之语等多种手法,细腻曲折地写出了送别怀人的悲凄与深情。全词所表现的惜别、怀旧之情,显得极为蕴藉,只于写景、叙事、托物上见之,而不直接流露。

这首词写情细腻、沉着,语句起伏顿挫,结构上层层伸展,时空变幻灵动飞扬,过渡自然,风格上哀怨而浑雅,堪称送别怀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瑞龙吟·大石春景》

【北宋】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作品赏析:这首词,正如周济所云:“不过桃花人面,旧曲翻新耳。”此词,字面上的重见桃花、重访故人,有“还见”、“重道”之喜,但只见“定巢燕子,归来何处”“旧家秋娘,身价如故”,自己则“探春尽是,伤离意绪”。空来空去,落得“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此词,大开大合,起句突而又平。中片本为双拽头,字句与上片同。下片则铺开来写,加深描绘“前度刘郎”“旧家秋娘”,一则“事与孤鸿去”,一则“声价如故”,对照写来,顿挫生姿。下片则今昔情事交织写来,“前度刘郎重到”有今有昔。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北宋】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作品赏析: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的伤春情怀,大抵用两种笔墨,相映成趣,活画出了一位情窦初开的怀春少女形象。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作者将少女尝鲜得酸的偶然情事,与其怀春藏酸的本质内容勾连,言情叙事,活泼可爱。

上阕写酸杏子。下阕依旧由景语带起。词用尝杏引出美人的丹唇皓齿,又回到屋外的春景,再写尝杏美人的伤春之情。杏酸使人蹙眉,伤春之情亦在眉间一皱中。词人勾画图景、描摹情态,表现女子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的情景,如落花流水,灵动鲜活。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

诗人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出生于士族之家,比李白、王维小了十一岁,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人常称他为"老杜",把他与李白合称“大李杜”。他一生信奉儒学,心系苍生,胸怀家国天下,以仁政思想为核心思想理念,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人生宏伟的抱负与志向。

杜甫自幼好学,七岁能作诗,十九岁时开启了游历的生活,曾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过了多年的优游生活。

36岁开启了客居长安十年求仕途的生涯,直到44岁了才做了一个低阶官职——兵曹参军,穷困到了连家中小儿子被饿死的地步。

纵观杜甫其一生,仕途不顺,为官没几年,就经历了战乱年代,不是过着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就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穷困生活,也许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让他却更有了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所以杜甫一生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残酷的伟大诗篇,君不见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与“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经典绝唱……也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称之为"诗史"。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唐诗中有杜甫宋词中也有个)(2)

主要身份:诗人;

主要擅长:诗、书法;

主要成就:存世约1500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世人赞誉:“诗圣”、"老杜"、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主要作品:《杜工部集》等;

人生结局:江舟长逝;

后世影响: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千年来,杜甫虽然离去了,但他的诗他的家国情怀却一直在,他用他伟大的诗篇告诉世人,他写的诗不只是诗,而是具有反映社会现实意义的“诗史”。

虽然杜甫在世时,其名声并不像李白、王维那样显赫,但他后来却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到杜甫一生写下的1500首诗,其中有很多千古绝唱的经典的作品传世,今编辑综合整理其10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经典诗篇,以飨读者。

杜甫最著名的七律诗:被誉为“七律之冠”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品赏析:《登高》被世人誉为“旷代之作”、“七律之冠”,可见这首诗的历史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这首诗是诗人767年秋天在夔州时所作,作为严武幕府,严武去世后,杜甫就失去了依靠,生活陷入了极端的困窘,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诗篇。

诗人把秋江景色描写的空旷寂寥,同时也把自己不幸的人生抒发的淋漓尽致,这首诗句句是经典,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杜甫最著名的抒情诗:被誉为盛唐五律第一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杜甫58岁所作,可想而知,那时的杜甫为了北归,历尽了各种艰辛,当时的处境艰难不说,其凄苦更是不堪,再加上他年老体衰,身患多病,靠喝药维持生命。这首诗就是他途径岳州,登上岳阳楼写下的伟大诗篇。

国家多灾多难,自己又何尝不是?登上岳阳楼,看到那壮观的景象,诗人岂能不感慨?曾是“国破山河在”,今又“戎马关山北”,不仅表达了自己一生的悲苦不幸,也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怀,后人将此诗誉为“盛唐五律第一”。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唐诗中有杜甫宋词中也有个)(3)

杜甫最著名的咏雨诗:被誉为盛唐五律第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赏析:《春夜喜雨》是诗人在蜀中过这一段安定生活的作品,算不上是杜甫最经典的代表作,但它绝对是唐诗的名篇之一。杜甫以拟人化手法,把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描写的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诗人以无限的热情把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生命力进行了体物精微,细腻生动式的歌讴。

诗人可谓是把诗境与画境完美地结合,浑然天成地描写出了一幅具有“意境淡雅,意蕴清幽”独特风韵的春雨之景图,可谓是一首传神入化的咏春雨之佳作。

杜甫七绝压卷之作:《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

诗人遇到昔日歌坛红人,今昔对比,抚今思昔,感慨这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无常,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在这首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读来耐人寻味。

杜甫最具家国情怀传诵千古的诗:《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品赏析:一生爱国的杜甫,始终不受帝王家的重用。这首诗是诗人755年,只身一人投奔唐肃宗朝廷,结果被叛军俘获,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诗人身处沦陷区,亲眼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就写下了这篇具有满腔爱国热情的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纵观全诗,作者把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就连花鸟也因人而有了“怨恨”之情,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爱国情怀用一个“搔”字描绘的真切形象,实为感人至深。

杜甫写泰山的千古绝唱:《望岳》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情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杜甫23岁到洛阳应进士落第后,仕途之路不如意的他又开启了漫游的生活,24岁时途径泰山就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诗篇。

诗人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更是传递了诗人不畏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把诗人那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抒写的淋漓尽致。

杜甫最著名的咏史怀古诗:《蜀相》

《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品赏析: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拳拳之心成为后世赞颂的典范。这首诗是杜甫在760年探访武侯祠所写下的诗,是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最为绝唱的千古经典。

诗人全诗就是通过对武侯祠由景到人的瞻仰与回顾,缅怀与感慨,以此抒发了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之情。

杜甫最绝唱的“绝句”:《绝句》

《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如今流传最广的绝句,谁不熟悉?因为它曾是小学教科书中的课文。

这首诗是杜甫作于764年,这时杜甫重返成都草堂,是诗人过得最为舒心的一段生活,诗中通过黄鹂、白鹭把春景的生机盎然写的怡然自得,有声有色。

尤其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把境界的开阔,情志的高远抒写的既深沉厚重,又舒畅开阔,是为千古绝唱的佳句。

杜甫古今绝唱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品赏析:763年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杜甫听到这样的消息,简直是欣喜若狂,他再也不用有“国破山河在”的感慨了,手舞足蹈冲口就唱出了这首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的古今绝唱的经典诗篇。

君不见“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已然让诗人惊喜达到了高潮,欣喜心已回到故乡,是不是杜甫一生难得的快意人生啊?

杜甫妙绝古今的思乡诗:《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作品赏析:生逢乱世,战争的创伤给杜甫的人生刻画上了更多悲情的色彩,这首诗人写因战乱兄弟之间而离散,尤其是他居无定处,亲人杳无音讯,诗人尤其是通过描写那断人行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进一步衬托出了对亲人思念的深沉和浓烈之情,这种思念之情,以致于让诗人觉得“月也是故乡的更明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受世人赞颂,甚至有人称其为“妙绝古今”,堪称为千古佳句。

当然了,杜甫还有好多经典之作,但由于篇幅原因,编辑今天就为大家分享这10首杜甫的经典诗作,希望大家喜欢。

读了周邦彦和杜甫以上20首经典的诗词佳作,你最喜欢哪一首呢?或者你有杜甫更经典的作品,不妨留言推荐给大家,与大家一起欣赏,品味,下期编辑再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和指点,谢谢。

注:本文内容均为引用,全部来源于网络,部分内容为作者原创,仅为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观点,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