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让我们追随开放的足迹,在时光的记忆中,感受巨变,传递力量。下面进入8099999纪念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四十年·印迹”。红嘴鸥,作为昆明的一张名片,它伴随了几代昆明人的成长。在每年冬来春去的迁徙之间,不断壮大的红嘴鸥队伍也见证着春城昆明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进步历程,也为每个市民都留下了独有的回忆。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

四十年·印迹

飞临昆明数十载 红嘴鸥见证春城巨变

杨明 资深理事 昆明鸟类协会:“俄语字母‘CCCP’就是苏联的意思,苏联首字母缩写,后面写了莫斯科。”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

眼前这位老人名叫杨明,在他随身携带的钥匙上串了多个大大小小的金属环。其中这个中等大小的金属环,正是他与红嘴鸥结下不解情缘的开端。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3)

杨明 资深理事 昆明鸟类协会:“这个环志送到了北京,又通过前苏联证明了,昆明的红嘴鸥是来自西伯利亚,具体地点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4)

红嘴鸥,曾经老昆明都习惯把它们称作“水鸽子”,这种白色的水鸟一直以来都在昆明有零星出现。而它们真正大规模现身春城,则要追溯到1985年的冬天。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5)

杨明 资深理事 昆明鸟协:“那一年总的来说全世界比较寒冷,但是昆明这个地方比较可以,四季如春。可能海鸥之间有信息,它说这个地方比较温暖,结果大量的海鸥就来到这里。”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6)

据了解,1985年到昆越冬的红嘴鸥数量有9000余只,也真是从这一年开始,红嘴鸥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城区。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7)

杨明 资深理事 昆明鸟协:“(当年)屠宰场就在盘龙江边,那些猪杂碎可能就丢在水里,跟着水流就漂到滇池入口,海鸥就顺着盘龙江上来了。”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8)

“很多市民都看到了,就在南太桥投喂面包,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这到底是种什么鸟。”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9)

红嘴鸥来昆之初,市民虽然对这种从天而降的野生动物充满了神秘感,但对于如何保护这种鸟类的意识和认识却并不完善。作为多年研究红嘴鸥的学者,杨明对此深有体会。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0)

杨明 资深理事 昆明鸟协:“以前老实说,我都用枪打了好多只海鸥,用作研究。那会也没有人管,看到海鸥就打。”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1)

随着学者们年复一年的深入研究,春城市民们对红嘴鸥的认知也在与日俱增。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2)

政府部门逐步加大了对红嘴鸥的保护力度,而昆明这座被河流、湖泊环绕的城市,也向红嘴鸥展示出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3)

30多年间,几代春城市民与红嘴鸥共同谱写出了一段又一段跨越万里的故事。

市民:“来的时候少,没有几只,现在来的越来越多了,一年比一年还多了。”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4)

市民:“有时候去海埂,有时候去大观楼,反正得闲我们就出来走走。”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5)

海鸥老人吴庆恒生前每天徒步20多公里为红嘴鸥送去口粮;海鸥奶奶杨水兰常年蜗居滇池湖畔,替伤残掉队的红嘴鸥搭建起避风的港湾;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6)

还有更多不知姓名的普通人数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老朋友们”送去家人般的温暖。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7)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们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去让大家更加了解红嘴鸥。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8)

2014年,由昆明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海鸥去哪儿”大型公益探秘活动,借由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第一次向世人全景展现出了来昆红嘴鸥的迁徙路线和活动规律。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19)

滇池生态保护研究人员:“这些图,还有这些GPS定位的路线,都是对研究红嘴鸥活动区域以及活动路线都有很大的价值。”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0)

“知道它的迁徙通道,是保护鸟类的一个重要手段。”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1)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2)

昆明人民的热情、四季如春的气候、职能部门的大力保护以及春城自然环境的不断提升,这一切都促成了春城昆明与红嘴鸥年复一年的重逢。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3)

从最初的9000只到如今的接近40000只,越冬红嘴鸥的数量增长超过了三倍。而红嘴鸥最常活动的滇池、盘龙江沿岸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4)

盘龙江两岸的十多个生态公园共同构建起了沿江绿色生态带;而滇池周边也先后建成了3600多公顷的湖滨生态湿地,被冠以“中国最美湿地”的称号。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5)

以每只红嘴鸥每天进食80克计算,四万只红嘴鸥每天需要3.2吨食物,鸥群在昆越冬的5个月共需480吨食物,这其中除了市民自发投喂、政府出资购买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各湖泊、河流、湿地的供给。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6)

换句话说,正因为春城多年来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来昆越冬的红嘴鸥才能够拥有足够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7)

也正因如此,昆明才能成为红嘴鸥的温暖家园;也正因这座城市接纳、包容、呵护的态度,才能让这群生灵与人们相识、相伴、相约,结下三十多年的不解情缘。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8)

重庆游客:" 绿化很好,天气好。"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29)

无锡游客:"特别亲切,特别和善,特别亲近自然的感觉。"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30)

市民(来昆生活两年): "空气好,又干净,环境又好,阳光也好,就很喜欢、非常适合生活的一个城市。"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31)

未来,“老朋友们”还将见证更多关于第二故乡春城的发展,而昆明人与红嘴鸥的约定,将持续到永远。

昆明看红嘴鸥(飞临昆明数十载)(32)

8099999记者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