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英语学得走火入魔的时候,总觉得人人都该学英语。后来看到那些正在准备出国的小朋友,对它们来说,学英语就是刚得不能再刚的刚需,都不好好背单词不好好做听说读写的各项作业时,我突然发现,如果对方没有发自内心的动机,说破嘴皮子都是对牛弹琴。劝人学习,讲机缘,机缘到时,一点就悟,机缘不到,纯费口舌。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坚持不懈的长期过程,这又需要明确的动机和持久的动力。
机缘到时,一点就悟,机缘不到,纯费口舌
做一件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有所收效的事,其实下决心需要的努力比实际行动需要的还大。一个人没有学英语的动机,压根绝无开始的可能,更不会有持续投入时间长期学习的动力。动机和动力才是最难的部分,坚持是两者结合的结果,方法只是其次。任何你听说过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只要是教你扩大英语接触量,都可以用,坚持久了效果自然会显现。好的方法只能教你少走弯路,不能让你一步登天、一蹴而就。诸如 “每天十分钟,甩掉字幕学看美剧” 或 “不学语法、不背单词学英语” 的广告显然是测试你我的智商和贪婪。像我这种智力水平人都不会信,何况明智如你,怎能让贪婪会蒙了心,去相信“独家秘方”或“终极方法”。我个人的经历让我更相信坚持不懈的长期投入时间,在本身工作内容就和英语密切相关的前提下内,8小时之外投入超过5000小时,才感觉略有小成。专注、大量、持续把时间投入到任何一个领域,即便从零开始都可以取得满意的进步,但学英语的额外好处是,等学到可以通过听或读获取咨询信息时,就像打开一个美丽新世界。
俗话说,“初学三年,天下无敌”,我换到和英语直接相关工作后,我用了三个月,把雅思词汇背得滚瓜烂熟,开始不知深浅自夸自满,自封“万词王”。发现身边同事,一水的专八人士,雅思范围内的词汇听和写却还有困难。我好为人师的毛病根本按捺不住,平时聊天偶尔会透漏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心得感悟,拐弯抹角暗示他们应该多花些时间在英语上,但后来发现成年人的思维已经固化,无论言传还是身教,都不可能改变一个人想法。 孔子曰“不启不发”,就是学生没有任何感悟之前不会启发他。当我认知词汇量超过两万时,我觉得需要把能正确拼写的词汇量达到两万才,而且两万个词的基本用法了然于心才是一个理想状态。别人学不学,和我没关系,没有水平接近的人一起讨论问题和心得,那就孤单着不讨论。劝人学习和劝人行善一样,别人会觉得你说得对,但不会去做,因为他没悟到其重要性,这时的启发不会有太多成效。况且精进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刻意练习是反人性的,没有多少人毕业后还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大多数人进入职场后,很快会对自己现在状态产生过分的满足,进而产生一股谜之自信,觉得再也无需精进,靠工作中的自然提高就足够了。当然也有人很焦虑,很想学点东西,但害怕学了之后没用,不知道学多久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好处。
需要投入专注力的事情才可能带来心流
我很庆幸,当我开悟的时候,身边没有那么多的诱惑。首先我对游戏不感兴趣,电脑和手机游戏都是一点不感兴趣。对狗血无脑的电视剧也是嗤之以鼻,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当时手机流量极少,也不支持我随时随地刷小视频。为了强迫自己不上网,我把网线都拆了。相反,我那些同事,被男帅女靓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和电影挑逗得完全没了自制力,下班后主要时间就是用来追剧和玩游戏了。我们脆弱的意志力,怎么可能禁得住画面精美刺激好玩的游戏和各种基于高级算法为你推送的各色符合我们口味的小视频和新闻等?专注不了,学习五分钟,玩耍两小时,什么都积累不下。任何太易获得的快乐,都不能产生心流,和人在网上掐个架、刷个几小时抖音、看几集无聊电视剧、玩几把游戏...这些完了之后,只会带来空虚,很多人焦虑但无力改变的人就这么在空虚中度过了每天八小时之外的时间。
手机和电脑放这么近,确定不会分心?
前几年,我对时间很焦虑,感觉距离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很远,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英语上。每一个非英语相关事情或任务都被我看成对我高潮迭起的英语学习的打扰,我把时间看得比钱重要,能花较少的钱剩下时间的事我一定会去做。后来我觉得,能休息好也是一种能力,能把精力好的时间抓住,并投入到英语学习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时间是比金钱更稀缺的资源,注意力比时间更稀缺。人的一生如果每一件事情上都是稀松平常,这样的人生真不值得过。因为喜欢英语,我想在这块不断走向极致,哪怕自己不能写书把自己想法流传下来,也要翻译几本好书留名人间。
乘风破浪济沧海, 永葆初心觅始终。
我已经不劝别人学英语了,因为我知道英语要学到能真正产生乐趣的境界需要数以千计的小时数,动机和动力只能靠自己解决,坚持不懈的全情投入不是每个英语爱好者能做到的,专注力和意志力也不是每个想学好英语的人具备的。下图是我给学生写的文书中的一段,只要是先输入再输出的前提下,增加投入时间扩大接触量,都是对的。重要的坚持,方法不是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