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江南有户人家,捕鱼为业,见天早出晚归,风吹雨淋,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可三口之家倒也其乐融融。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渔夫的妻子三十不到,竟忽染恶疾,就这么撒手而去了。留下个五六岁的儿子,父子俩相依为命。

民间故事一字破奇案(孩子常食生鱼虾)(1)

渔夫一则憾妻子早亡,二则怨苍天不公,竟从此悲痛消沉,借酒浇愁,终日酩酊大醉,昏昏沉沉,也不怎么看顾幼子,只有难得的清醒时刻,才随意找些吃食回家。

就这么有一顿没一顿的,可怜五六岁的孩子如何受得了,常常独自在家饿得望门而啼。

幸而江南之地,水陌纵横,渔夫家中门口就条小河,家中尽有鱼虾,而他儿子为饥饿所迫,竟不知何时,小小年纪就学会自己捕鱼捞虾,勉强充饥度日。只不过终究营养不良,相比其他同龄儿童,显得身量矮小,瘦骨嶙峋。

民间故事一字破奇案(孩子常食生鱼虾)(2)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渔夫悲痛渐消,某日回到家中,看见自己儿子,猛地幡然醒悟,心中涌起无尽愧疚:是呀,亡者已逝,可儿子还在呀!这可是妻子和他在这世间唯一的骨血!

渔夫于是翻箱倒柜,拿出家中仅剩的钱财,要带儿子去镇上吃顿大餐,好好补偿补偿儿子,而孩子听了自然喜出望外,欢呼雀跃。

渔夫问他想吃什么,孩子曾见过其他孩子吃过汤包,于是嚷嚷着要去吃汤包。渔夫欣然应允,带着儿子去了镇上最好的一家汤包馆,渔夫大方地要了两笼热气腾腾刚出锅的汤包。

民间故事一字破奇案(孩子常食生鱼虾)(3)

孩子早已垂涎欲滴,汤包一上桌,就顾不得其他,抓着汤包一口一个,狼吞虎咽,浑然不觉烫,引得旁人惊叹连连。

吃过汤包的都知道,汤包要趁热吃,可因为烫,所以要小心翼翼,一般都要先轻轻咬破包子皮,然后慢慢吮吸其汤汁水,最后才能大快朵颐。

渔夫见此,有点担心又有点心疼地跟儿子说,慢点吃,小心烫。孩子一边吃,一边浑不在意道,不烫不烫。

渔夫见了,心中疑惑,莫非还真的不烫?于是也一口咬下去,结果滚烫的汁水四溢,弄得渔夫狼狈不堪,感觉舌头都要被烫得起泡了。

民间故事一字破奇案(孩子常食生鱼虾)(4)

渔夫心中有点恼怒,以为是孩子为了多吃几个汤包,而故意骗自己,于是抢过孩子手里的汤包,板着脸教训孩子。

结果孩子一边看着被抢走的汤包,一边仍然委屈地哭道,真的不烫。

渔夫本来的好心情,被孩子的表现给破坏殆尽,这边父子俩的动静,也引得旁人都纷纷侧目。这让渔夫觉得孩子不服管教,有点丢了老子的面子,于是大怒之下,一巴掌扇了过去。

结果,这孩子的头颅,竟然就被这么一巴掌,给扇得,当场断裂了!掉在地上轱辘打转,眼皮兀自睁着,里面还有未干的泪水。

民间故事一字破奇案(孩子常食生鱼虾)(5)

旁边食客、店家见了这恐怖一幕,均吓得大声尖叫,纷纷后退,更有人飞快报官。只有渔夫呆呆地看着儿子的头颅,全身颤抖,想发声却觉得喉咙似乎被什么掐住脖子一般。

很快,官府来人将渔夫拿下,又令仵作勘验孩子尸首。仵作现场勘验完毕,又询问了渔夫孩子平日生活饮食,然后一脸沉重地对渔夫道出原委。

原来,是因为这孩子平日常吃河中鱼虾。可毕竟是孩子,虽然知道学人将捕捞上来的鱼虾,放在锅里煮,可饿极的孩子,又有点辨不清是不是煮熟,很多半生不熟的鱼虾就这么直接吃了。

河里的生鱼虾都含有很多寄生虫,久而久之,这些寄生虫就聚集在孩子的喉头胃里,如此,孩子吃汤包自然就不怕烫。同时,这些寄生虫又靠吸血为生,这孩子的脖颈都几乎被蛀空,因此,渔夫一巴掌便能将他的头颅打断了……

民间故事一字破奇案(孩子常食生鱼虾)(6)

继失去妻子后,又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渔夫听完后嚎哭不已。而围观的众人也只能一声叹息。当地县令也觉得心中惨恻,下令将渔夫释放,可这渔夫却早已疯了。

看完这个故事,想起此前新闻里,有说一个四川女生喜欢吃麻辣烫,后面生病就医,结果发现里面尽是寄生虫,想想也不寒而栗。

月下髑髅草虫鸣,对影空谈野狐禅。

如果你喜欢看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敬请关注:野狐奇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