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无数后人前往富春江地区寻找黄公望画中的真实场景。他们甚至拍了照片回来比较。他们边看边感慨,黄公望的《初秋富春江图》比照片更具艺术性。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1)

黄公望原名叫陆坚,七八岁时父亲早逝,成为黄乐的继子。黄乐家境富裕却没有孩子。90岁的老人喜气洋洋地说:“黄公望儿子好久了”,从此,陆坚改名叫黄公望。

黄公望家境经济宽裕,按照宋代人才培养模式,黄公望对经学、诗词都很熟悉。如果没有意外,他会入阁拜相,然而,意外总是偶然发生的。科举制度废除后,他却不愿意让自己的才华和学识白白浪费,25岁他终于成立一个文吏,到了42岁也许他也没想到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顶峰。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2)

1314年,黄公望的首领张闾主管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即核定土地,增加税收,平均纳税。张闾非常残忍,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造成了人命,导致了江西五九起义。为了平息民愤,元仁宗逮捕了张闾,黄公望一同入狱。在此期间,虽然科举考试恢复,但在狱中的黄公望只能望而兴叹。两年后,47岁的他出狱了。出狱后,黄公望对当官失去了兴趣,开始边旅行边卖卜作画。50岁那年,黄公望请赵孟复当老师。黄公望78岁时,为倪瓒的《春林远山小图》题名时,感叹年纪太大,有心无力。第二年,应好友无用师的邀请,他开始画《富春山居图》,画了六七年,画成之后没几年就去世了。终年86岁。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3)

黄公望一生未遇仕途,然而,他因《富春山居图》而享誉海内外。这幅画是黄公望为无用师所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整幅画墨雅,山水错落有致,墨法上暗、光、干、湿相结合,呈现出一幅阴郁的秋景,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4)

相传在明末的时候,《富春山居图》到了收藏家吴洪裕手里,他非常喜欢这幅画,甚至下令在他死前把它烧了。幸运的是,它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救出。

但此时的画作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个。较长的部分被称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名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2011年,《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合璧展出。此时,黄公望自署名至今已有600年。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5)

有人说,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时,笔法犹如草篆。想来,时代把我当成游戏,我为什么要太认真?科举时代,国家废除科举;科举重开,他又进了监狱;出狱时,他已年过半百,一事无成。在后人看来,优雅的漂泊生活,怎么能成为命运在和他戏耍后给予的安慰?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6)

这世上四时流转,草木一岁一枯荣,山花一季一凋谢。夏日的蝉活不过秋天,冬天的雪禁不起春风。唯有山川江河,从容淡静,不为岁月所动。在黄公望与山水年复一年的对话里,他学会了山水的从容悠远,宠辱不惊。他明白了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从而不再为年龄所困。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7)

当展开这幅画时,人们会看到:起伏的山峦、曲折的山川、肥沃的土地、沙化的平洲、云烟掩映的村舍、水波和渔船、苍苍树木、亭台楼阁,清代画家邹智霖称之为“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圣”。

《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就像电影镜头的移动。在水平线上的视点是相同的。从远处看,不仅有几十棵树的结构相互联系,而且还达到了“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写实高度。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高清(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乘风破浪)(8)

王锡盟18岁时画了《千里河山图》,但不久就去世了。黄公望50岁开始学画画,但到了80岁才画出了传世佳作。


世上只有一种成功,

就是以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

不泯然于众,

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

纵使外界熙熙攘攘,

而你,欣然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