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有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科的育人功能,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复存在然而,化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升化学核心素养上具有综合优势,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在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摘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有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科的育人功能,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复存在。然而,化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升化学核心素养上具有综合优势,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促进;终身学习;全面发展

一、化学核心素养对化学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要求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模型,之后各国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讨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不过,核心素养的焦点基本上停留在如何培养一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的,以及具有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基本品质和关键能力。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基础上,2014年教育部发文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合作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依据化学的特点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五个要素为内涵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2],体现了化学在育人方面的根本任务,为高中化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指明了方向,也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丰富,除了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外,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就对高中教师的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在化学实际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形成和探索的过程中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发现创新的品质。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也会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有全新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的指导下运用化学知识造福人类。最后,为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分散到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培养能融入社会,被社会需要和认可的人。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求知,更重要的是育人,培育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我已深深地意识到学习和运用适应化学核心素养要求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作为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方面的优势分析

简单地说,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讨和研究的活动和过程。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就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活动包括问题的提出,针对问题提出假设,通过探究实验、实际调查、查阅资料等手段寻找证据,对假设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再对结论进行讨论、评价和质疑等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删减或调整。常见的探究方式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等,其实,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类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知识,体会化学科学的本质。

学生是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符合“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探究有助于学生体验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历程,体会化学研究的乐趣,养成坚持不懈,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实验和查阅资料的环节中学生容易对与课本内容不符的地方提出质疑,并在评价环节讨论解决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交流能力。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超越纯粹的化学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科学创新提供条件,这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化学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综合优势,这种综合优势体现了它在育人方面的巨大价值。

三、化学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1.讨论式化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讨论式化学探究活动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查阅资料收集证据,然后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得到结论的过程。讨论式化学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交流,归纳推理等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到高中化学选修2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内容时,我设计的部分学习活动如下:

表1.讨论式化学探究活动

视频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工业上它被称为化学工业的“五色谱”,它对化学学习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同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否关联呢?元素的性质是否会随着其位置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呢?

利用元素周期表在工业上的实际应用引入并提出问题,把化学知识和工业生产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

活动1:画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运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预测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体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活动2.认真阅读课本上21-22页“阅读探究”部分的内容,结合22页的方法导引,总结和归纳硅、磷、硫、氯三者非金属性的变化有何规律?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归纳总结化学规律的能力.学会运用信息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

活动3.通过活动1、2的结论,讨论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体会“位-构-性”三者的联系?

培养学生归纳、讨论的能力,养成“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式.

归纳总结

第3周期元素从钠→氯性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活动2中已经了解,预测第4周期钾→溴元素性质的变化?其它周期呢?

学习和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化学思维方法.

课后反思: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问题设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学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可以解决。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在难度较大的问题上适当引导,最好以问题的形式稍做提醒,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逐渐解决问题,切记不要过于急躁或直接将结果和盘托出。

2.注重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化学实验研究,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和分析可以验证化学规律,检验化学物质。化学实验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以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为从事化学科研事业积累宝贵经验,锻造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对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生可自主设计实验验证:

表2.化学试验探究活动

活动3: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验证钠、镁、铝失电子能力(金属性)的强弱变化规律.

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2.

现象和结论: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实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以及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课后反思: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时,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要为学生实验提供便利条件,比如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另外,教师应积极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适当引导学生得到科学的结论,鼓励学生勇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质疑、解释和论证。

3.利用化学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教学中选用合适的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大有好处,可有效改善高分低能的现状。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以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探究。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化学学习中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如海南沿海渔业发达,在讲到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我做了以下实践探究活动:

表3.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我的课题:探究在生活中预防金属腐蚀的措施和原理

我的调查:

1.家庭常用金属用品的防护措施:

2.渔船等户外常见金属设施的防护措施:

分析其化学原理:

1. 2.

实验探究和验证:

寻找实验材料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合作交流研讨:

活动反思: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时,所选的题目要贴近生活,分析的实例尽量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学生容易找到调查的对象,实验验证的材料是生活或实验室中可以找到的,学生在实验验证环节中,可以进行生活小实验或实验室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总之,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化学课堂的育人功能,使得课堂所学成为学生今后自身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石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探究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交流、质疑、评价等方式,使学生体会进行化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体验化学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探究式教学方式独特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品质的形成,适合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综合优势和重要价值。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丰富,作为一名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探索,将学生真正培育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报 2014,6(23)

[2]杨梓生.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J]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4.6(第三版)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5]王云生.课堂转型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