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晚报分享了一个男孩失踪的事情。

前不久,清晨五点,雷先生看着正在房间里睡觉的儿子,气得浑身发抖,把孩子喊醒后,朝着孩子的脸上就“啪啪!”甩过去两个响亮的耳光

儿子东东没有哭,眼噙泪水,怒气冲冲地盯着他。

“又出去玩到半夜才回来?我都说了多少次了?”

“哪有小孩每天玩到半夜不回家的?”

“打过这么多次,怎么就不长记性!”

雷先生生气地咆哮着,东东不哭,倔强地和自己的老爸针锋相对着。

东东今年12岁了,在大人眼里也变得越来越调皮,贪玩没有时间概念,这都让雷先生和家人感到头疼。雷先生脾气挺暴躁的,一言不合就先给孩子打几下,他觉得,自己从小也是在棍棒下长大的,小孩子不管教肯定不行。

然后,雷先生摔门而去。等雷先生气消了一些回去,却发现东东已经不在家里了。

开始的时候,雷先生并没有放心上。因为平日里,东东挨了打,基本也都是这样,气呼呼地“离家出走”,但是“冷静”一两小时,必定会自己回来。

然而这一次,雷先生并没能和往常一样等到儿子回来。当天学校正常上课,雷先生跑到学校找儿子,班主任告诉他,东东并没有出现过。

意识到不对劲的一家人赶忙出门找人。东东常去的地方,包括常去的同学家里,都找遍了,就是看不到人影。

最后,只能打110报警。原来他藏到了一个民房的杂物间,里面还有些生活用品。

东东觉得自己三天两头被坏脾气的爸爸打,越想越生气,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于是打算给爸爸一些“下马威”。于是,便藏在这里两天一夜,果真急坏了父母。

“我其实也很想回家,但是又不想就这么算了,所以只好在又怕又难受的环境里熬着。”强撑了两天的东东终于忍不住心中委屈,哇哇大哭起来。

孩子以死离家出走威胁父母怎么办(当孩子用离家出走)(1)

时代不同了!不要以为自己被打大的,就理直气壮地打孩子!

主张打孩子的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小的时候就是被父母打出来的,现在不也过得挺好!孩子就得打,不打不成器。”

我们小的时候,确实打孩子的现象比较普遍。

你今天被揍了,出去和小伙伴们玩,发现另外两个小伙伴也被爸爸揍了,彼此相视一笑,没觉得有什么,继续玩泥巴搭房子、上树掏鸟窝……

大家都穷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苦。因为前后左右都和我们一样,都只有过年过节才舍得买点肉。每个孩子都没觉得肚子里多委屈,因为周围的小伙伴也都是一天三素。

打孩子也同理。

他发现自己被打了,可能有些伤心。可是回头看到隔壁的小伙伴也被打了,顿时觉得伤心减半了。

大环境很影响孩子的“解读能力”。

这件事是平常事不用往心里去,还是很严重的能影响自己面子?孩子选择那种理解方式,与大环境息息相关。

现在父母总体来说,打孩子的已经非常少了。所以,当周围的孩子都不被打,只有自己频繁被打的时候,孩子就真的伤心了。

相比之下,他会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够爱他,也会认为自己一定很差劲,才会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要三天两头地挨揍。

孩子以死离家出走威胁父母怎么办(当孩子用离家出走)(2)

“打孩子”如果有用的话,还需要你三天两头打一次?

一个方法有没有效果,要看孩子的表现。

一个无效的方法,你还乐此不疲地用,是不是有点……?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三天两头就得打一次,你就要好好反思一下: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每次犯的都是同一个错误吗?

如果不是同一个错误,难道孩子全身都是缺点吗?三天两头就能冒出来一个?哪个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不是小天使?为什么偏偏你家的孩子越长毛病越多?这个问题,父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如果是同一个(类)错误的话,那么前两天刚打过,没有效果,为什么还要打?打10次都没有用,你为什么要觉得打第11次就能有用了呢?

所以,当你三天两头都去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好好想一想,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打”既然没有用,就该尝试换一种方式了。

总不能三天两头都朝同一个坑里跳一遍吧?

这不是自虐嘛!

孩子以死离家出走威胁父母怎么办(当孩子用离家出走)(3)

“打孩子”不是预防“玻璃心”的方式

有很多父母以为“玻璃心”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太溺爱娇惯,导致孩子承受能力低,所以才会抗挫能力弱。

确实,父母如果溺爱孩子,凡事都以孩子为先,孩子习惯了“别人顺从他”的感觉,突然遇到不顺的人或者事,容易接受不了,容易玻璃心。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打孩子”就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还记得那个14岁初中女孩临走前写的内容吗?

她挨过的打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这种暴力,非但没有锻炼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反而将孩子送上了绝路。

孩子以死离家出走威胁父母怎么办(当孩子用离家出走)(4)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首先,你得有“玫瑰”可赠。

一个人,无法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一个孩子,如果内心没有任何力量,他如何给别人力量?如何给自己力量?

一个人,如果内心没有爱,他如何给别人爱?如何给自己爱?

所以,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基础,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你的打骂可能会让他更加自暴自弃。

一个屈从于你的权威、没有任何勇气的孩子,也没有能力面对外界的风雨!

孩子以死离家出走威胁父母怎么办(当孩子用离家出走)(5)

说正向语言,用正向方式,培养孩子足够的正能量!方能抵御人生的风风雨雨。

基于批评、羞辱、打骂而努力奋斗的人,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式容易出现偏颇,他们的心中阳光也不会太多。

但是,基于支持、鼓励、期待而努力拼搏的人,他们更容易绽放自信的笑容,充满正向的力量,去拥抱人生的精彩。

两种人,也许会取得同样的成功,但是“幸福”的程度,却有可能截然不同。

所以,多给孩子正向的引导,让孩子拥有正向上进的能量。

比如:关注。

忽略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多看孩子的进步之处。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哪里便会被放大,包括优点和缺点。

多去认可,少去否定。

多与孩子沟通,少颐指气使。

再比如:鼓励。

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看轻结果。

孩子以死离家出走威胁父母怎么办(当孩子用离家出走)(6)

女儿今年报考了钢琴五级。

暑假前,没想给她报名考级,暑假计划就是好好玩。所以一放假,我就带着两个孩子旅游了半个月,回来上钢琴课的时候,女儿竟然说可以考级。这才报名。

练琴的时候,女儿因为迟迟弹不好而沮丧,趴在床上郁闷。

我会对她说:“玥玥,昨天你弹完这首曲子需要十分钟,今天七八分钟就能弹完一遍,这意味着你有进步了。你发现没有?”

(其实那时候,她还得看着曲谱弹,而且错误很多。但我选择忽略错误,看她做的好的地方,然后去认可,给她力量。)

女儿说:“真的吗?”

我说:“真的,妈妈看时间了。”

女儿一听,马上没那么沮丧了。

她也曾问我:“妈妈,万一我弹不出来,考不过怎么办?”

我说:“只要我们努力了,有进步了就好。也许没达到考级的水准,但是我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上周六,她录完了最后一首曲子,非常高兴。来到手机前看着自己弹琴的视频,自豪地说:“妈妈,我怎么弹得那么好呢!”

我笑着说:“那是因为你付出努力了啊!”

到现在为止,“考级能不能通过”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女儿通过这一个半月的练习,能将四首考级曲目按照考级的要求完整地弹下来了。不但进步很大,最关键的是再一次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在我的认知里,对孩子来说,“自信心”远远比“考级证书”重要。

以上,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

——END——

作者:皓月长歌,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关注我@皓月长歌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