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你好,李焕英》在当年上映的时候,赢得了一片喝彩,朋友圈、办公室几乎都有人在谈论他。由于时间关系,最近才挤出零散时间看完了全片,不得不说,万事皆有因,红也有红的道理。

电影完全版李焕英在哪里看 小成本电影李焕英当年大红(1)

从电影本身来看,其实是非常“小片化”的制作:简单的剧情(很多搞笑的情节其实都在模仿周星驰的电影)、朴素的情感、肤浅的表演(剧中的年轻演员虽然演小品都很不错,但在本片中,包括沈腾、贾玲、张小斐的表现其实都乏善可陈,个别老戏骨也没有起到“骨干”支撑作用)、不多的投入,似乎本来应该是掀不起多大浪头的,为什么吸引那么多人掏钱、谈论呢?

电影完全版李焕英在哪里看 小成本电影李焕英当年大红(2)

这就不得不说到艺术的本质了。艺术其实不是专为一小部分高雅人士的鉴赏能力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普罗大众的情感需要而存在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把普通人心坎里的话说出来了,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片中其实展现了一主一辅两条感情戏:李焕英与贾小玲的母女情为主,厂长和沈光田的父子情为辅,逼真的再现了现实社会的两种不同亲情。

电影完全版李焕英在哪里看 小成本电影李焕英当年大红(3)

母爱如水般泛滥、如水般无限,无原则、无底线。李焕英与贾小玲母女之间是无原则的疼爱,感情细腻逼真,善于表达。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母亲有着女人特有的自尊性、好面子,凡事喜欢与周围的人争个输赢高下,而且显露在脸上;对孩子永远是无底线的宽容、疼爱,在她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最好的。女儿虽然生性愚钝,处处比同龄人差一大截,但是也想表现的优秀,让妈妈高兴,替妈妈争光,把我们普通人的小心思表现的淋漓尽致。

父爱如山般沉重、如山般沉默,有期望、有寄托。厂长与沈光林父子之情则是看在眼里,望在心里,就是嘴上不说。厂长虽然表面上对儿子非常不满,但还是背后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对他的期望也特别高,特别是演二人转那一段戏,充分表现出父亲希望儿子成功的那种企盼;而沈光林表面上对父亲包办自己的一切很不满,但也时时刻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来回应父亲的期望。

这两对母女、父子,不恰恰就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没有天赋异禀,考不上名牌大家,没有万贯家财,要靠自己去谋求生活;但我们都真心爱着对方,希望对方过的快乐,偶尔幻想自己意外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对方高兴。这种情感,不管你有没有自我发现,其实是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影片将这种情感引导出来并进行了放大,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赞同。

如果影片只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是一部好电影,但仍然谈不上是艺术佳作,这部影片结尾的意外反转,绝对是神来之笔,将整部片子的格局升华了好几个档次。原来,你以为的种种恰好,都是有人在刻意安排,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你以为你在为父母分忧,其实是她在为哄你开心。特别是贾晓玲在最后一个镜头,独自开着敞篷豪车,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力感,才真正引人动情。

不过艺术毕竟是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毕竟高于生活。影片中主角的感情可以引起我们的共鸣,但切不可代入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要牢记:我们只是普通人。贾玲拍了《李焕英》表达对母亲的思恋,冯小刚拍了《芳华》致敬自己的军营生涯,赵薇也拍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早的周星驰拍了《喜剧之王》炫耀自己的奋斗史,有条件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内心情感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向大众的宣泄来缓解自己心底深深的遗憾。

而我们普通人不行,这辈子99.99%不会拥有敞篷豪车,我们的孩子也99.99%成不了明星大腕。不仅没有表达的渠道,如果像祥林嫂一样唠叨,恐怕还会换来白眼和嫌弃;而且每天要面对忧扰和烦恼的生活,难以有闲去探索精神上的需求;而我们的前辈恐怕更加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唯有一人无事闲坐或者难以入睡的片刻,可能会重想人生的既往、回忆逝去的亲人、感慨人生的无常。仅此而已!

只是不要忘了,每一个白发苍苍的垂垂老者,都曾经少年懵懂、激扬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