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一小碗素面(一本书换一碗手工素面)(1)

每天晚上一小碗素面(一本书换一碗手工素面)(2)

用一本闲置的书换一碗手工素面,你见过吗?

正在实践这个新奇想法的是三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在东莞南城租下了一栋民宅的三楼楼顶,并开了一家小悟龟公益书吧,不收费、不关门、不熄灯,24小时开放。为了募集书本,他们决定发挥其中两人烹饪专业的特长:市民只要捐一本闲置的书,就给他们做一碗手工素面。同时,他们还在这里开了一个餐饮工作室,用美食来连接公益和生活。

开设公益书吧,传递温暖

从莞惠城轨西平西站B出口往前走一百米左右,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三层民宅矗立在路边。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便来到了这家新开不久的“小悟龟书吧”。书吧位于民宅的三楼楼顶,楼梯两旁种满了细细的翠竹,指示牌上写着“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座城”等暖人话语。

这家“小悟龟书吧”的三名开设者分别是:蒋林峰、江波和官耀东。三人都是从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毕业,且都出生于1998年,今年21岁。其中,蒋林峰、江波在学校学的是烹饪专业,学习素食中餐和西点制作,去年毕业;官耀东学的是营销与管理专业,今年毕业。

谈起三人与“小悟龟书吧”的缘分,绕不开山顶洞人素食茶馆。山顶洞人素食茶馆是东莞的一张素食公益名片,在东莞公益界享有一定的声望。“山顶洞人”在东莞开展的众多公益活动中,就包括了在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设立明伦奖学金。

在学校读书时,蒋林峰、江波就对“山顶洞人”印象深刻,再加上专业对口,去年6月底,蒋林峰、江波毕业后便去了“山顶洞人”当服务员。不过,三个多月后,两人辞职去考了驾照。

两人还在“山顶洞人”上班时,“山顶洞人”在其门前走廊上开设的“小悟龟书吧”已有一年多时间。这是东莞第一家“小悟龟书吧”,开设于2017年2月。

在“山顶洞人”的“小悟龟书吧”,蒋林峰、江波目睹了很多人慕名前去捐书,也看到了流浪汉在书吧睡觉、环卫工人在书吧看书,还有一些小学生放学后在那里写作业。“感觉很触动,很温暖。”

今年8月,蒋林峰和江波决定也开设一家“小悟龟书吧”,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这也是东莞第四家“小悟龟书吧”。由于人手不够,他们还将毕业不久的官耀东也拉了进来。

发挥专业特长,用手工面换书

最终,三人在东莞南城西平水涧头村租下了一栋上世纪80年代民宅的三楼楼顶,面积约有200平方米,设施简陋,进门的右手边有三间屋子,左手边则是一片空旷的平台。

“小悟龟书吧”开始筹备后,有爱心人士送去了闲置的茶几、沙发凳、桌球台,甚至鱼缸;大家还将“山顶洞人”多余的书架拿了过来。

为了募集书籍,大家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很快,同学、开厂老板、大学生、公益界人士等等,都主动给他们捐书。其中一名工厂老板还自己开车,给他们送去了十几箱员工看过的书籍。深圳一名开民宿的女士看到消息后,跟他们联系,表示想捐很多书本;他们便开车前往深圳,回来的时候,对方捐的书本把汽车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经过一个多月,大家一共募集了五六百本书。

收到这些爱心书籍后,三个人便将它们进行分类,包括儿童读本、文学类、专业类、励志类等等。

目前,“小悟龟书吧”已具雏形,并向外开放,已经陆续有人前去看书,享受安静的阅读时光,书吧还会为大家提供免费茶水。

“晚上不管有没有人,我们都会留一盏灯。”江波说,有一天晚上,他们从外面回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孩独自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书。他们没有打扰她,内心倍感温暖。

前几天,为了号召更多爱心人士捐赠书本,大家决定采用“山顶洞人”前领导提出的建议:市民捐出一本闲置的书,便给他们做一碗手工素面。

目前,已有三四位市民通过这种方式,尝到了蒋林峰和江波做的手工素面。“其实做的面条很简单,就放一点胡萝卜、青菜、玉米或者黄瓜等等,但他们都说好吃。”江波笑着说。

建工作室,用美食连接公益和生活

这栋民宅的三楼楼顶,每月租金加水电费,一共需要四千元左右。在筹备“小悟龟书吧”的过程中,大家考虑到,做公益的同时也要解决生计问题,便决定在这里同时开一家餐饮工作室,并想好了名字:素友。

“工作室可以为市民提供聚会、团建、用餐等服务。”江波说。这里设了一个包间,取名“书香饭局”,可以容纳8-10人。在平台上,还摆放了两张长餐桌,每张餐桌可以坐8-10人。也就是说,最多只能同时接待30个人。当然,没人吃饭的时候,这里也是“小悟龟书吧”给读者提供的阅读场地。

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菜单,对方需提前一两天预订,双方协商菜单。“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多吃素,不过客人要点荤菜也可以。”江波称,这里的消费人均50元左右。此外,如果客人想自己买菜在这里做饭也可以,他们只需要付一点水电费。

“我们的烹饪水平可能比不过外面的大厨,但我们会尽力追求食材的新鲜、健康和卫生。”江波说,他们曾从一位老师那里得知,老师为了找到上好的黄豆,专门去了一趟哈尔滨,看看那里的黄豆是怎样种植、产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此外,为了保证餐饮质量,大家决定,一天最多接待一批客人。

眼下,为了尽快筹集资金,维持工作室和书吧的运作,三个人打算从近几天开始,去地铁口卖早餐。早餐包括包点、蛋挞、五谷杂粮粥等等。

对于未来,他们希望,可以用美食连接公益和生活。“没有经济困扰,书吧也可以一直开下去,为更多人带去温暖。”江波说。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田玲玲

延伸

“小悟龟书吧”:用真诚唤醒真诚

2003年,赵子从老家肇庆来到东莞。2013年,他在肇庆创办了“小悟龟书吧”。

赵子称,“小悟龟”的含义是:小即不贪,悟即不迷,龟即不急,教我们不贪心、不执着,让生活在快节奏中的都市人慢下来,享受生活。另外,“龟”亦通“归”,即让我们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信仰。

“小悟龟书吧”以“来了,你就是主人”为理念,坚守不关门、不收费、不看管、不设防、夜晚不熄灯、借书不限量、还书不限期等“七不原则”。

“做书吧的初心,就是想在这个功利的社会做点跟商业无关的事情。”赵子说,一开始,就有朋友跟他打赌说:书吧24小时不关门,连个看管的人都没有,书和物品全被偷了怎么办?肯定开不了三个月。“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现在六年过去了,书反而被越‘偷’越多。”

“这个社会,很多人都不相信人性善良和真诚的一面,也确实有很多人因轻信陌生人而上当受骗。”赵子称,开设书吧,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推动阅读,而是想试试,能不能借这一扇信任之门,用真诚唤醒真诚。“如果真能一直做下去,那就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2017年2月,东莞开设了第一家“小悟龟书吧”,位于“山顶洞人”门前走廊,24小时开放,供过往行人在这里读书、休憩。位于南城西平的这家“小悟龟书吧”是东莞第四家;在筹备书吧的时候,赵子还为他们提供了捐书资源,未来还会指导他们开展活动、举办读书会等等。

赵子透露,目前,全省共开设了30多家“小悟龟书吧”。除了广东省,“小悟龟书吧”还在江苏、河南、山东等省份落地;目前全国共有43家。

提醒

眼下,位于东莞南城西平的“小悟龟书吧”仍需要大量书籍,供读者免费取阅。如果你愿意把闲置的书籍捐给他们,可跟蒋林峰联系,电话/15992914176。

书吧地址:南城西平水涧头村,莞惠城轨西平西站B出口,往前直行100米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