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平方米》在央视热播节目的最后,董卿和观察员们一起坐在朗读亭的台阶上,朗读徐贵翔的《擦一根火柴照亮人生》:“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它会在你困顿疲惫的时候,照亮你脚下的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一分钟读懂240个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分钟读懂240个字
近期,《一平方米》在央视热播。节目的最后,董卿和观察员们一起坐在朗读亭的台阶上,朗读徐贵翔的《擦一根火柴照亮人生》:“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它会在你困顿疲惫的时候,照亮你脚下的路。”
书,是滋润人心的营养品,看着董卿,就自然让人想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
谁都想“腹有诗书”,可是面对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学业、做不完的家务,留给自己的时间却是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时间,因为看书慢,半个小时就翻了几页,一本书一年都看不完,好不容易看完了,却只记得只言片语。
这一切都是阅读能力差惹得祸,如何提升呢?那就一同走进《快速阅读》这本书吧。
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曾从事法律行业,后来创立德国格吕宁学院与格吕宁出版社,投身培训及出版行业,拥有作家和培训讲师双重身份。他在临近大学毕业时准备律师职业资格考试,因为没有充裕的时间备考,就开发出这一套快速阅读法,从而高分通过考试。
这本书通过理论讲述和实践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人的阅读能力,跟着书中的步骤和方法训练,你的阅读速度、专注程度、理解力及记忆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登山准备
要攀爬一座山,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位置,没有位置坐标,再详尽的地图也是废纸一张。对于“阅读”这座山而言,就是要先了解自己目前所处的阅读水平,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提升。
阅读水平主要包括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两个维度。对于阅读速度的考量,主要通过计时的方法,记录阅读一定篇幅内容所需的时间,计算出每分钟的阅读字数。比如说:看一篇3000字的文章用了10分钟,那么阅读速度就是300字/分钟。
而对于理解程度方面,就是看完一篇文章,对文章内容的复述准确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回答课后的问题来考量。比如,我们可以借用语文卷子,做一下阅读题,题目完成的准确度就相当于理解程度,比如说10道题对了6道,那么理解程度就是60%。
有的人读得快,理解得也好,比如说每分钟1500字,理解程度100%;有的人一目十行但不求甚解;有的人读得慢却理解深刻;有的人读得不快还理解不了,比如说每分钟100字,理解程度为0。
读得又快有好的,恭喜你,那你就直接登顶吧。读得快却读不好的,那就要提高理解程度了;读得不快却理解深刻的,那就要在阅读速度上下功夫了;读得又慢又理解不了的,那就两项同时进行吧。
好了,了解了自己的阅读水平,也就是知道了自己登山时所处的位置,那我们就要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启攀登之路了。
登顶之路
知道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还需找找地图,仰望山顶,选择自己的攀登路径。需要提高速度的,就要了解速度形成的原理和提升的办法;需要提高理解程度的,就要了解影响理解的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提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阅读速度形成的原理。我们知道,登山靠的是脚力,那阅读肯定离不开眼力。观察发现,眼球在阅读过程中一直处于跳动状态,跳到某个点会先停留,如同照相机般聚焦,看清后,又跳动到另一个点,再聚焦,如此循环。由此可以看出,阅读速度受眼球跳动频率的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眼球对焦一次的时间大概是1/4秒,而从一个焦点到另一个焦点却只需千分之几秒,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次对焦一个字,也就是一个一个字地逐字阅读,那一秒钟就看4个字,一分钟就是看240个字。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能增加每次对焦的字数,就能提高阅读速度。
那么,如何增加眼睛对焦字数呢?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到朋友家做客,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旁边开着电视,起初你根本没打算看电视,只是想和朋友好好聊聊天、叙叙旧。可眼睛一点儿都不听话,一有机会就往电视屏幕上瞄,就算之后有意识地扭过头,过不了多久,同样的情况却会再次出现。
这就是人的本能,人的眼球总是善于捕捉动态的事物。据此,训练初期,我们可以先借助辅助工具来训练眼球运动能力。比如,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笔或者手在要看的内容中移动,来提高注意力及提高定焦速度。
刚开始大脑可能会不适应,多加练习,就自然协调了。逐步适应后,可以有意识地加快速度,强迫自己在阅读一行文字的时候少跳动几次,将视野从一个字扩大到几个字的宽度,每一次拓宽,就是在扩大舒适区。养成习惯后就可慢慢摆脱辅助工具了。
这就好比我们学琴,每一次弹新的曲子,都只能磕磕巴巴弹出大概的旋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能熟练弹下来了,然后又接受新的乐谱,又开始熟练的过程,慢慢地,弹琴技能就逐步提高了。
其实,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不能割裂开来看,每分钟看了多少字并不能代表阅读能力的好坏,高效地理解和消化才是阅读的最终目标。而理解程度受到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组成,左脑负责线性思维和数字化分析工作,右脑则处理图像信息,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左右脑,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脑力作用。
而事实上,我们在阅读时,往往只用上左脑,而右脑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这时我们需要借助图像,养成梳理文章脉络的阅读习惯,一边处理刚刚读入的文字,一边积极思考画出文章的视觉卡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思维导图”,激活视觉感官,促进左右脑在文字理解上的合作,实现深度理解。
比如说,我们看一篇“交通工具”的文章,里面一会说汽车,一会说汽车型号,一会儿又说海里的交通工具,看得有点乱,记得这个忘了那个。
如果根据文章内容做出思维导图,将交通工具分成陆海空三大类,在每一类后又导引出相应的交通工具,最后在每个交通工具后导引出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等,经过梳理后,理解起来就更简单了。
首先,阅读需要保持注意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次遇到难题的时候是不是都会下意识地挠一下后脑勺。根据罗恩·戴维斯的理论,高效阅读的秘密就在每个人后脑勺上最突出的那个点。阅读的时候,注意力首先要集中在这个点上,才能防止思维发散,将注意力都用在学习和思考上。
接着,就是记忆力的提升了。 可以从明确阅读目的、调动知识储备、复述文章内容和回放视觉影像四个维度建立条件反射,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养成一种全方位的阅读习惯。
当我们抱怨自己记性不好时,总将问题归结于大脑发育程度,其实,真正的症结在于当初没有意识到这个信息的重要性,没有用心去记。
比如说,在遇见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随便打个招呼或听到别人名字时左耳进右耳出,那么见面时,就会出现感觉似乎认识,却又叫不出名字的尴尬。只有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记忆,才能记住对方的名字。
同样,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我们的大脑就无法找到切入点,有所侧重地处理信息,结果当然什么都记不住。而阅读前若能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希望得到怎样的收获?应该把重点放在那里?大脑收到信息后就会根据指令执行,促进内容的记忆。
至于知识储备方面,试想一下,如果你从未接触某一领域,突然拿起关于这个领域的文章阅读,是不是很难理解,更别说记忆了。
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在学习的时候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在学习新知识前,先激活已有的知识网络,然后在阅读的同时,借助新旧知识的逻辑关联,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理解和记忆。
接着,我们谈谈建立复述文章内容的条件反射。复述不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测方法,还能够在无形中帮助我们加深印象,形成长期记忆。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建立回放视觉影像的条件反射。人脑能够通过五大感官接收外界信息,也同样可以利用这五大感官增强自己的记忆力。
苏联有一位名叫谢雷谢夫斯基的记者,是个记忆狂人,他从来不做笔记,却能一字不差地回忆起自己所有采访的内容,不管他听过什么或看过什么,他都能毫不费力地用原话复述出来。
著名心理学家鲁利亚研究发现,谢雷谢夫斯基之所以拥有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主要因为他在阅读和交谈的过程中,都会在脑海里生成相应的图像。
比如说,如果文章中提到了“彩色的交通工具”,就把自己平时在街上看到的绿色邮政车作为例子,搭配着记忆。再比如,要记忆九大行星的名字,就可以把这九个名字编一个故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形象思维,调动五大感官,从而提高记忆力。
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我们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提高眼动频率,扩大眼睛视野,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同时,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建立明确阅读目的、调动知识储备、复述文章内容和回放视觉影像四个维度的条件反射,以促进记忆能力的提升,提高整体理解能力。
每个人从头开始学习一项技能,都必须经历“不知己不能---知己不能之---知己已能之---不知己能之”四个阶段,只有习惯成自然的潜意识操作,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才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如果你已经达到,那就放开手脚,开启无障碍的书山之旅吧。
书山之行
书山也是山,攀登亦有法。
首先,我们需要泛读全书,把握整体脉络,明确阅读目标。可以阅读封面和封底或者浏览目录,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对这本书的大致印象。
这就好比一个人坐在直升机上侦查某个小岛的地形。之所以要从高空侦查开始,主要是为了保持一定的高度,以便看到小岛全貌,一旦发现异常,就让直升机下降,近距离仔细观察。
这短短的十分钟,不仅能让我们梳理出文章的脉络,根据兴趣和阅读目标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有时还能让我们准确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读下去。
通过泛读,我们确定了一本书是有价值的,接着就是精读了,我们可以采取快速阅读与反复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先快速阅读,找到自己需要的具体信息,或者发现这一部分没有太多有意义的内容。如果有自己需要的信息,就有针对性地再阅读一遍,否则直接进入下个部分。
值得一体的是,如果在读的时候遇到一些怎么看都看不懂的内容,可以先做好标记,然后继续往下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再多读几段,就会豁然开朗。
最后,就是回顾知识点,系统理解全书。逐一阅读各个部分后,我们需要再花5分钟时间,把每个部分的知识点一一串联起来,梳理清楚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最终的整体理解。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脚力已训练好的你,就请毫无犹豫地踏上这进步阶梯,向高处攀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