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慈禧写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父母心)(1)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在汉语文化中,“教”这个字由孝、文组成,这是数千年前华夏文明中的教育观念:教化育人,是建立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之上。所以,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生身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百善孝为先”,父母生养我们,我们理所当然要孝敬父母,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不学礼,无以立,孝敬父母乃立身之本也。正如作家毕淑敏在作品《孝心无价》中所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人生在世,行孝当及时。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在有许多人都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却不知道它的出处,实际上这句话出自慈禧为母亲祝六十大寿的诗句。慈禧老太后为了个人极度膨胀的私欲置国家与民族的安危于不顾,祸国殃民,遗臭万年,但就孝顺这一点还是令人认可的。这个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伦理中一直居于首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正直善良、忠诚可靠的首要条件,尊老爱幼,感恩父母,“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是做人的本分、立身之本,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和称赞。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就出现了二十四孝故事中如江革行佣供母多次感动匪盗不忍杀他,郭巨“埋儿奉母” 并最终感天动地的感人事迹。

《礼记·祭义》曰:“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意思是说,给父母长辈丰厚的饮食待遇,这不是“孝”,只是“供养”而已。那如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呢?《礼记·祭义》说“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因此在中国传统意义上“养”和“孝” 没有一分钱的关系,真正的“孝”,除“养”外,还包括“敬”、“谏”、“全身”、“继志”等一系列内容,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系。但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孝道讲究的是心,而不是事,如果把给予父母的生活条件是否优越,作为判定是否孝顺的标准,那穷人的家子弟就永远没有孝子了。但历史事实恰恰相反,自古是寒门出孝子,国难显忠臣,越是贫穷的人家,越容易出现孝子贤孙;越是那些富贵人家,越容易出现违逆父母的不肖子孙。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在应对未来全社会甚至全人类即将面临的老龄化养老难题时,我们既要兼顾传统美德的继承性和又要讲究新条件下的创新适应性,在老龄化压力全面袭来之前未雨绸缪。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个体平均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而中国又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这使得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国家战略。中国人自古讲究综合的孝道文化,就注定不能完全像西方那样由机构负责养老的模式,而是要以居家为基础,充分调动亲戚朋友的亲情调剂作用;以社区为依托,使邻里社区相熟知的老人互助养老,既可以聊天解闷,又可以互帮互助,资源再利用;再以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养老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