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是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先后获哲学、人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他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原神枪系5星角色(新传人物志狙击)(1)

拉扎斯菲尔德

一、拉扎斯菲尔德的生平

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 Felix,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在方法论的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影响和独到的见解,在社会科学的修养上具有特殊的优越地位。

拉扎斯菲尔德1924年获得应用数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在维也纳创办一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根据实验研究,详述其方法论。28岁开始受应用社会学的影响,并毕生从事其研究、撰写《应用社会学导论》(1975年)。拉扎斯菲尔德32岁时获得一笔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赴美进修心理学,后定居美国,成为美国社会学界最富有成果也最富有刺激性的人物之一。

1940年,39岁的拉扎斯菲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并将自己后半生的学术活动扎根于此。他为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学和科研作出的第一项贡献是筹建实用社会研究所(1940~1950),随后运用数学社会学的测算数量方法,把数量上的调查询问与质量上的鉴定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他理想的调查研究模式,所涉及的研究课题包括“失业”、“大众传播”、“选举与政治活动”、“教育与心理”、“社会研究方法及程序”、“数理社会学”、“市场研究”等主题范畴,对20世纪整个后半期的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二、拉扎斯菲尔德的学术背景

拉扎斯菲尔德从奥地利移民到美国并成为美国传播学历史上最有名的传播学者之一,除了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外还有其自身的学术背景。

1、数学背景:

拉扎斯菲尔德在24岁时就获得了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并在维也纳高级中学里教数学和物理。这使得他能从数理分析、统计分析和抽象思维中分析社会问题并找到解决之办法。“他早年获得的数学教育为他的方法论专长提供了基本的技能,这反过来又为他从一个社会科学转移到另一个社会科学学科、并创建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提供了手段。”

2、心理分析:

拉扎斯菲尔德与代表当时德国和奥地利两个主要的心理学中心中的一个的“比勒们”(指的是K·比勒教授和C·比勒教授,他们在1923年创办了维也纳大学心理学系。另一个心理学中心是柏林大学的W·柯勒的格式塔心理学)有来往,受他们的心理学方面的影响,并成为该系的一名教员,讲授统计方法、社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方面的课程。

他在维也纳形成的这种一般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他以后的学术生涯的特色,即用定量思维把握定性问题。如关于马林塔尔失业的研究(这是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的萧条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失业个人的反应是革命的还是冷漠的。研究者们在此项目的研究中,进行了住户的调查、个人访谈、深度案例探讨、收集历史资料等,通过心理和定量分析,得出人们在这样的社会危机中对社会和政治持冷漠的态度,因而几年后希特勒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奥地利。

三、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突出贡献

1、创建“两级传播理论”,有力地破除了“魔弹论”,使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及其机理成为可能

20 世纪初至30年代末,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大众媒介的重视以及对其威力的恐惧可谓与日俱增,特别是希特勒为了征服世界,以持久的危险的方式使用广播,还有1938 年万圣节的一次广播节目《星球大战》,在一些社区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将大众媒介比作“皮下注射器”和“子弹”,认为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由于当时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皮下注射器”模式在传播研究者当中非常盛行,因此,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的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媒介对个人所具有的看起来无孔不入的直接结果,以及这些效果可能给民主进程带来的得失。1940 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伊利县的研究设计就是想证明大众媒介在影响选民投票方面的力量,调查大众媒介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2、对传播研究的方法论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传播研究的科学化

拉扎斯菲尔德将他的数学背景和他终身所致力的社会研究工作结合起来,以便富有成效地创造出有关于大众传播、失业、高等教育、政治行为等的著作和文章的学术成果,以及引起一系列重要的方法论进展。拉扎斯菲尔德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收集不醒目的测度、焦点访谈、三角策略以及各种资料分析方法。他将民意测验的方法变成调查分析,即分析性地利用样本调查“来作出影响个人行为的、有因果关系的推论”。

这样一种方法论风格与拉扎斯菲尔德一生对于个人行为的经验分析的重视是相吻合的。拉扎斯菲尔德的社会研究传统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小组访谈结合起来。许多方法论的创新都是由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应用社会研究局”的同事们开创的。例如,拉扎斯菲尔德引入了异常情况的分析,在此,个体案例得到分析,而这不适合于一般的统计模式。这种研究方法被用来对某些个人——他们的行为与研究中体现其他大部分人之特征的关系不相一致——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

3、拉扎斯菲尔德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使传播学首次被引入了大学

拉扎斯菲尔德于1927年在维也纳创办了“经济心理学研究所”,在这以后,他在美国又创办了两个大学研究机构。其中更著名的是位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局”,它发挥着其他许多大学的研究机构模式的作用,包括今天的许多传播学研究机构。拉扎斯菲尔德将自己看作是一个“管理型的学者”,一个领导一个研究局的大学教授。

与大学的各系相比,研究机构更加灵活,更有侧重点,也不大容易因采纳了创新方向而受到批评。这就是传播学学术领域之所以始于伊利诺伊、斯坦福和其他地方的研究机构的原因。拉扎斯菲尔德创造并通过某种组织形式,使传播学首次被引入了几所大学。他创造了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拉扎斯菲尔德促使传播理论具有了行政研究的特色,更广泛地说,他使许多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了这种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