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在土里面很多年有什么变化(浅谈陨石与矿石的关系)(1)

新疆李广玉先生收藏的赤铁矿陨石

收藏陨石大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不是陨石!这是铁矿石!!当陨石文化发展直接影响国际陨石商人利益的时候,这种用铁矿石否定陨石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我们有必要研究陨石与矿石的关系。

一。陨石与矿石是否有联系?

从概念上分析:陨石是经过大气层摩擦燃烧且经过陨落的矿物质。而矿石则与陨石截然相反。按科学的界定也可以理解为:经过高温烧灼陨落有爆炸过程且具有高于矿石密度的物质是陨石。

也就是说:陨石的形成是建立在矿石的基础之上的。陨石与矿石有必然的关系,暨独立又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二。陨石与矿石的差异对比

经过高温烧灼陨落的陨石密度明显比矿石高。同理,矿石的密度明显低于陨石。陨石有高温烧灼痕迹,致密,而矿石却没有陨石的高温烧灼特征,结构疏松,密度小于陨石。

经过充分摩擦爆炸和燃烧的矿石被认可为陨石;而虽有陨落过程却没有得到充分燃烧的矿石依然是矿石。

三。陨石与矿石形成原因

在宇宙中因星体碰撞产生的星体残骸在陨落过程中,因高度和爆炸程度等因素致使陨落残骸体积大小不一。相对而言,体积巨大的残骸整体被完全燃烧的几率远远低于零星的、体积小的残骸的程度。可以这样认为:体积巨大的星体残骸因爆炸高度和燃烧程度以及撞击当量的高低等因素影响,边缘与外部矿石呈现高温熔融现象,符合陨石标准。这样的陨落物受到收藏家的排斥,似像非像,似陨非陨。

而体积小的星体残骸因受到充分的高温熔融和摩擦爆炸条件,陨落后呈现经典的陨石特征。这类陨石得到陨石界的青睐。

1978年我国科研人员康宝田与朱奉三等人在山东招远金矿中首次发现宇宙尘埃--镍纹石。宇宙尘也称微陨石、陨砂、微玻璃陨石,我国海南岛、雷州半岛产的玻璃陨石称为雷公墨,其中也有微玻璃陨石,或称为显微熔融石。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1991年《地质与勘探》杂志第一期上。

我国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李榕和张莓、高栋丞等人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中发现的宇宙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983年,李榕在矿石尾砂中1)发现钢灰色磁性小球数颗。1985—1986年,作者在人工重砂中再次发现了更多的各种不同的磁性小球。经研究,认为这些小球为下古生代宇宙尘。

这是否佐证了国际陨石界研究的:地球上的重金属矿藏多来自陨石撞击的结论?

四。陨石与矿藏共存的事实

更多陨石爱好者发现这样的事实:在金矿附近发现金陨石,铜矿附近有铜陨石,铁矿附近有铁陨石。无论新疆的银骆驼,也无论莒南的铁牛都是如此。至今没有想明白:80年代中期南京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中如何特别说明:“当地并无铁矿床”的。是为了避开铁矿石的嫌疑,还是确实没有注意到铁矿的存在?

在中国莒南陨石文化交流活动中,不断发现一些被个别人成为“矿石”的陨石。磁铁矿、赤铁矿、铁矿石、黄铁矿石等等。中国境内的陨石多浑圆和饱满,少有国外陨石形态鲜明的特征,这是中国陨石的形态特色。无论业界是否认可这些陨石,它们都客观的存在着。

陨石的数量影响陨石的身份吗?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硬是被某些人扯到了一起。从山东境内的无磁性金属陨石到青海的无磁性陨石都被某些人冠以铁矿石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不学无术者的南郭嘴脸是何等的无耻。

上海的拍卖行有创意:他们告诉要求去拍卖的陨石送拍人,如果检测陨石中镍元素超过8%,不收取陨石鉴定费;如果低于8%的镍含量就不是陨石,要收取最低3000到6000元,甚至60000元的检测费。结论就是:非陨石,是铁矿石!这样的小把戏居然蒙骗了很多人!

谁规定陨石的镍含量要达到百分之多少?从某些机构要求的2%,到5%,再到7%,拍卖行干脆升级到8%!看似科学的镍陷阱被无良的拍卖行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是谁的罪过?

综上所述,陨石与矿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换。这个条件就是陨落和爆炸燃烧,更重要的是要经过充分的高温熔融。如果不具备高温熔融和陨落两个因素,很难被陨石界认可为陨石。倘若低空爆炸的陨石被目击者发现,即使不具备高温熔融因素,业界也会认可其陨石的真实身份。我们反对将镍含量低的陨石冠以铁矿石的做法,我们更反对随意否定陨石为铁矿石的人为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