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霸刀

我有两个孙子,一个外孙,一个内孙。每次孙子回来,不管是外孙内孙,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让他们站在书房的一个地方,量他们的体高。

在那个角落的墙上,有他们的体高记录。如今外孙比我高,内孙也已经一米三多了。每当我看到墙上的记录,就会想起他们小时候一些事情。

一天晚上,外孙来玩。外孙那时两岁,常常语出惊人,给家里带来许多笑声。为了造就未来有用之才,我开始培养他对电脑的兴趣。

我买了新电脑,旧的用了近十年的386就成他的练习器,每次来,他就指着电脑说,这是我的电脑,那是外公的电脑。

我窃喜,听说当今世界,不懂电脑等于半个文盲,我外孙从两岁起就开始向文盲开战了,将来一准是个博士坯子。

我们坐在电脑前,每敲一个字,他都会发出短促而惊讶的叫声,当屏幕上出现“天人大小上下左右中”等几个他认得的字时,他有些手舞足蹈了。

正在兴头上,突然,他双脚一蹬,从我的怀里溜下去,下巴差一点碰到电脑桌。我着实一惊,说,“干什么?”他一边往外跑一边说,“皇上驾到。”

我愣了一下。

从厅堂传来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的音乐,片名刚出,外孙已经从椅子上拿起一个坐垫,扔到地上,以干静利落地道的动作,甩甩袖子,跪了下去。

在一家人的笑声中,他抬起头来,说,“外公,跪下。”

我只好蹲在他的身边。他一边纠正我的动作,一边说,“这样子,是这样子。”我说,皇上还没有驾到哩。

他抬头看屏幕,果然还没有出现皇上,便站了起来。

我拉着他的手说,我们再去打电脑吧。他甩掉我的手,十分正经地说,“我是皇上,外公是大臣。”

我说,“我们都是老百姓。”他坚持说,“我穿黄衣服,我是皇上,外公跪下。”扯着我的袖子,非让我跪下不可。那天,他果真穿的是一件黄色的外套。

这时,屏幕上,陈道明正神气十足地坐在金銮殿上。

我突然非常严肃地想,外孙才两岁,他的这些观念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孙子们面对现代社会如此丰富多彩的信息量?

我的思想刚要正式启动,就被妻子的惊叫声打断,原来,外孙此时已经跑到书房的新电脑前,抓起鼠标乱转起来。妻子说,“那是外公的电脑,不能动。”我电脑中有许多东西,怕让他弄丢了,连忙进去。

外孙搁下鼠标,跑到厅堂,大叫,“外公快来。”

我以为皇上又驾到了,跟出来,不料,外孙把一只大盒子举到我面前,说,“收礼只收脑白金。”

我问:“皇上呢?”

女儿笑道:“早退朝了。”

这时,屏幕上出现几个傻乎乎的大人和小孩,轮番问答,为什么收礼只收脑白金?外孙看得津津有味,小脑袋不住地跟着点个不停。

我拉着他的手,说,我们再去打电脑吧。我们刚敲了几下电脑,外孙又从我的怀里溜下去,说:“皇上又驾到了。”

女儿笑道:“爸,你就别操那份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我呵呵一笑,宣告正经教育手段失败。

努力当爷(教你当爷)(1)

大约是十年后的一个晚上,我抱内孙电视,演的是《毛泽东和他的卫士》。

屏幕上,毛泽东到农村视察,开头有点微服私访的味道,不想被一女孩子认出来,于是“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之声此起彼伏,激动的人们欢呼着朝领袖涌去,你拥我挤,热泪盈眶。

我发现孙子和我一样,看得很专注,一时高兴,我对孙子说,你看,他们在做什么?孙子的回答很利落;“打架。”

我愣了好一阵子。

这样激动人心的场景,到了孙子的眼里怎么成了“打架”?

孙子不到两岁,刚学会走路和说话。他的理解能力还跟不上这样高层次的场景。

他只能回答要不要,吃不吃,疼不疼,好不好,喜欢不喜欢这样简单的问题。

他对笑和哭的理解是直接的,他不懂得热泪盈眶是激动是高兴,他更不懂得许多人的手舞足蹈和无规则的手脚运动有时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崇敬和亲近。

从这个角度看,类似《毛泽东和他的卫士》这样高层次的电影是“小小儿童不宜”的。

我想,大人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对于小孩的教育,有许多一厢情愿的东西,出发点当然很好,而效果往往不如意,甚至适得其反。

我进而又想,这是“大人”的通病。人一但把自己当“大人”,就会犯这样的通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胡说八道,甚至胡作非为而不自知。

从可爱的角度看,还是不当“大人”好。

问题是当上了怎么办?比如我,已经是阿公了,总不能不当啊。因为我当阿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婚生子生女,子女又生子,几十年走过来,我就成了阿公。当阿公是“历史的积淀”,变不了,要变的是如何当阿公,当“大人”。

既然有所悟,我的第一个改正措施是,拿遥控器,把电视调到少儿频道,对孙子说,我们看少儿节目好不好?他说,“好吧”,于是我们就看少儿节目。

不到一分钟,他不看了,说,“下去,下去”,就从我的大腿上滑下去。顺手拿起我的拖鞋往床上扔。

我说,拖鞋脏不脏?他说脏。臭不臭?臭。我说,把脏脏臭臭的拖鞋放床底下好不好啊?他说,好吧。

于是,他就爬上去,把我的拖鞋拿到床底下摆好。站起来,还来不及站定,突然又跑去关门,碰得一声响,把我吓一跳。

他却乐得嘻嘻笑,跑过去拉开门,又是碰得一声响。

我正想训斥他,立即反省,说,关门要轻轻的。他于是把门打开,嘴吧跟着我说“轻轻的,轻轻的”,手按门把,把门关上。我鼓掌说,真乖。

他也跟着鼓掌说,真乖。

我说,还看不看电视啊?他说,不看。

我把遥控器递给他,说,不看就把电视关起来。他说,爷爷关爷爷关。说着就跑到楼下,拿起刚买的一根塑料“金箍棒”,说,“爷爷,趴下”。

这时,我成了孙悟空手下的被制服的妖怪。

我只好趴下。

趴下去的我努力开动脑筋,想,内孙比外孙更调皮,要当好这个阿公,任重道远,首先要调整好自己,因势利导……

努力当爷(教你当爷)(2)

记不清是哪一年,国庆连着中秋,儿子放假,带着孙子回来。

妻子早已把楼顶瓜栅上的丝瓜和角瓜全都清理了,掀出一片清晰的蓝天。中秋节的下午,又把露台洗得干干净净。晚上,月亮出来时,一家人上楼,吃茶配饼,还有柚子和苹果。聊天。

两家人,加上我们老两口,有点热闹。孙子还没上幼儿园,热衷于摆放汽车。

在月与灯交融的柔光中,把十几部各式各样的玩具车摆来摆去,时作长龙,时为方阵,时成圆圈。外孙乘他扭头,把其中一辆藏起来,他转过头来,说,警察车呢?

外孙再过几天满十岁,和弟弟玩了一会儿,便自己一个人下楼。

以为他去小便,却好久不上来,我下去看,他正在用尼龙绳,把一只薄塑料袋和一个小铁夹子串起来绑。

他先是自己玩弟弟的氢气球,突然想自己弄一个降落伞。过一会儿,果然就弄成了,把塑料袋和夹子抛向天空,塑料袋便很给脸地张开来,慢慢地、摇摇晃晃地往下掉。

他于是就很开心地笑,大声叫弟弟看,降落伞。弟弟对他的发明不予理睬。专心地摆弄他的汽车。

晚上睡觉的时候,内孙说,我要跟爷爷睡。躺在床上,孙子便要我讲故事。

那是一个没完没了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每到一个段落,孙子就说,还有呢?我就接下去编,一下直讲到他入睡为止。

我搞不清孙子为什么会对警察与小偷感兴趣,我只是利用这个机会,把一些做人的道理编进去,而且自以为教育有方,暗自得意。

努力当爷(教你当爷)(3)

窗外,月光朗朗。

恍惚间,有一阵笑声从天空传来。我明白,那是一阵遥远的笑声,这笑声来自于不久前读过的一篇文章。

这是林语堂的笑声。

林语堂有两个孙儿:外孙女和一个外孙。这是他和孙儿们玩的时候发出来的笑声。

林语堂和孙儿们玩的时候,没把自己当大人,而是把自己当孩子,说,“我们三个小孩”,还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两个外孙的照片拼在一起,印晒出一张人工制作的“我们三个孩子”的照片。

有一次,林语堂的夫人廖翠凤出去买菜,“我们三个孩子”把他们的三双鞋子放在饭桌上,然后三个人躲进藏衣室。

廖翠凤回来时,只见桌上的鞋子,却不见大人影,惊讶地喊:

“这是怎么回事?”

没有回答。“我们三个小孩”在藏衣室里得意地咯咯笑。

廖翠凤又问,仍没有回答。

最后,“我们三个小孩”忍不住了,从藏衣室破门而出,扑到廖翠凤身上,两个外孙高兴地大叫大笑。林语堂也像小外孙一样高兴地大叫大笑。

……

当林语堂的笑声远去,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悄然而生。在与孙子的相处之中,我一直以“大人”自居,虽然不断地反省和调整,思想深处总忘不了“教育”二字。而林语堂却把自己当孩子,和孩子一样纯真无邪。

同是当阿公的我突然悟到,林语堂的童心,他的至诚至真,是我等凡夫俗子不能企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