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马号”:
600年历史 古代传递信件的“快递行”2018-01-17 金陵晚报 作者 周昭琦 我出生在老白下区闺奁营,老早家门口有条叫"马号"的小巷与闺奁营接轨,我家拐个弯就进入马号。小时听老人韶叨过,马号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或民间信件的投递中转站,与现在的邮政、快递行业。 我出生在老白下区闺奁营,老早家门口有条叫"马号"的小巷与闺奁营接轨,我家拐个弯就进入马号。小时听老人韶叨过,马号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或民间信件的投递中转站,与现在的邮政、快递行业近似。但在古代,邮差均以马作为代步工具。1951年我出生在这里,如今马号地名虽然消失了,但我曾亲眼看到这个古代的"邮政业"、"快递业"遗址的近代变迁。 马号,是个古老的小巷名字,位于内桥东北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东西走向的白下路,与南北走向的内桥接轨成"丁"字形马路口,"丁"字路口最北侧有个圆柱体状的交通岗亭。马号的南端出口就在交通岗亭旁。从南端口进入马号后,需往北往东拐,再往北往东拐,经过3处直角转弯后,才是马号北端出口,与闺奁营交汇。马号是一条极其有意思的古老小巷,虽然巳消失掉,却具有南京特殊悠久的人文历史。 提起马号,不少人会与南京中山南路延长线上的原"马巷"混为一谈,因为一般人只了解"马巷的盐水鸭",记忆是因鸭子而起。我爷爷曾韶过,晚清时,马号这一带地理环境在南京很有名气,那时驿站还存在,这里圈的地盘很大,里面有堆草大仓,有不时添料的马棚,还有客栈。后来随着火车、汽车运输渐渐兴起并逐渐发达,南京邮电业开始兴起。邮电服务不仅包括邮递信件包裹,还包括电话电报的信息传递,因而以马代步的书信邮递方式渐渐被取消。后来随着南京城里人口增多,马号这里的驿站渐渐改建成民居,特别是民国建的居住民房多起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马号见到的民房几乎都是民国时期风格的住房,灰色大瓦灰色砖墙,平房为主二层楼房为辅,上天花下地板,令一般人羡慕。 上世纪50年代,马号两侧还有不少空场子,另有两处小水塘和菜地,私人房舍围墙内有院子,街巷路面10多米宽,石头铺路。上世纪80年代后,众多白下区回宁下放户在此处空场子建简易小披子居住,后来的下放户就沿着路两边搭狭窄的披棚居住。这些人家不少是一些原来踩三轮车、拖板车的下放户在此落户,使得马号路面更加变窄,有的地段成为仅有二三米宽的小窄巷了,汽车开不进来。 我家爷爷韶过,他曾与别人合股开酱菜店,在马号也曾建过作坊,后来酱菜作坊转为公司合营。不过在马号,酱菜生产作坊一直存在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透过多处围栏,作坊内可见到一个个大缸,腌制着各种萝卜干、豆瓣酱、糖醋蒜头、辣椒酱、小酱瓜等酱菜制品,路人经过此地,浓香味扑鼻而来,让人流连忘返。 1993年马号原址的民国建筑面临拆迁,包括所有的民房全部要拆掉。如今,在马号原址上,5座30余层大楼(省农业银行)等大厦"压"在马号身上,原有的马号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马号昔日的人文景观历史,却难以让我们这一代老南京人忘怀。 我小时听家门口的老人韶叨,马号驿站已有600多年历史。明代洪武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确保大明江山统治,统一建立了全国各地的官方文书传递驿站,马号是全国最大驿站之一。到明代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虽不再是明皇都城,但马号仍然是华东的重要大驿站,官方文书、民间书信大多通过马号驿站传递,生意一直兴隆。明代皇帝常需向南方地方官员下圣旨,地方官员需传递禀告信息,地方官方的文书也需向下面传递,大多要经过马号。为了确保传递文书速度,古代传递的交通工具主要为马匹,各地都需设驿站。驿站需备足马匹,特别是经过马号驿站的圣旨都要备案记录,责任明确到位,以便出问题追查,万无一失,否则就可能掉脑袋。要想传递速度快,古有"马日行千里"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24小时行三五百里还是能达到的。但是马不可能整天不休息,一口气最多跑三五十里就得休息补给养,需及时更换马匹。换下的马匹休息后,再等下次用。所以一路上的驿站,一年四季需备够粮草,确保人马吃饱喝足休息好。一般情况下,驿站歇马不歇人,或歇马又歇人,但努力做到为赶路"不许歇文书"。南京内桥附近的驿站,必须备好马快马,所以这里的地名便有"马号"之称了。 我家爷爷出生于19世纪末的晚清,他曾韶叨过:苏州老家的来信也是通过驿站送来的,那时送信的邮差还停留在"以马代步"的水平。他小时候还见到过马号保留的驿站,那块地方有水塘,四周用竹子搭围栏,虽能看清楚里面,但不许闲人进去,那水塘给驿站专用,不许外人进去洗衣洗菜刷马桶,确保水源清洁,供人与马饮用。 1979年。南京下放户回宁。没有房子住,许多老白下区下放户回宁,就地睡在洪武路旁的露天下,他们准备建简易棚房居住。没拓宽之前的洪武路原本就狭窄。如果在两侧盖棚房,将导致交通更加拥堵。于是当地街道居委会,说服下放户们到附近的小街小巷里去搭棚。于是马号就成了一些下放户搭棚房的地方。 马号的下放户,在下放前多数以拖板车、做小生意的劳动者为主,他们回城后无奈在原地建棚子居住。下放户们下放前的房子巳被他人居住,回城无居很值得同情,所以下放户在路边搭棚也没有人反对。回城后,马号原本不少下放户干起了老本行--拖板车、踩三轮货车、踩人力三轮客车。 黄包车、人力三轮客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禁止。此时,马号的下放户为了糊口饭吃,也烦不了,最先在南京恢复了自己的老本行,踩起人力三轮客车。他们在城中、城南张贴小广告,或发简易名片拉生意。 那时南京没有出租车,平时遇家里有孕妇临产、老弱者生急病,一般平民人家只能借用拖板车人家的板车,有条件的人家借用单位的三轮货车,将病人、孕妇送往医院。马号的三轮人力客车的出现,一时间在城中、城南出了大名,生意好得一塌。那时私人家没得电话,于是马号的公用传呼电话也忙起来,就连夜里也常有电话来叫人力三轮客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巳居住在城南,在我临产时,就是通过明信片上的马号传呼电话,请来一辆人力三轮客车的。家人虽然用的是传呼电话打传呼电话,但人力三轮客车的车主速度来得蛮快的。车主说,他放下手中其他生意,优先考虑为产妇服务。这样的精神让我难忘,当年马不停蹄的驿站,一时间变成了随叫随到的"人力客运站"。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本人发表的剪报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