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蛋蛋银蛋蛋,不如几颗土蛋蛋”,这是土豆的真实写照。土豆在挨饿的年代里,立下了大功,人们把夏收的土豆放在地窖,冬天取出来当主食或副食,口感粉糯还能吃得很饱。因为土豆有营养,中国农村把土豆称为“土人参”,它长在土里,从来不显山露水,安静地在土里汲取营养,即使被埋了,也毫无怨言。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1)

土豆是哪里来的?它不是土生土长在中国,它来自遥远的南美洲。最早的土豆是野生的,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印第安人尝试栽植的。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把土豆带到欧洲。

来到欧洲后,高贵欧洲人却看不起土豆,认为这种外表土里土气的疙瘩,只能当作猪食喂猪和给囚犯吃。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2)

很多历史学家说过,土豆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在欧洲德国人超级爱吃土豆,但在德国西南部种植土豆后,对吃这种块茎类食物,德国人认为会得麻风病,大家都拒绝食用。到了18世纪,因为农业歉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带头推广土豆,甚至让皇室成员帽子上插上土豆花,来推广土豆的食用。

在18世纪欧洲大陆爆发了“七年战争”,普鲁士和法国军队的战斗中俘获了法国药剂师巴孟泰尔,把他关在战俘营。战俘营里的食物正是被当地人当作猪食的土豆。巴孟泰尔吃了几年土豆后,受到启发。被营救回法国后,开始研究土豆的营养食用性。他得出结论,“土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在必要时候可以作为普通食物。”现在法国的菜单里,还有几道以巴孟泰尔命名的菜肴,用来纪念他对法国的贡献。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3)

如今在德国,土豆成为餐桌上必备的食物,饭馆中任意一张菜谱上,都有土豆的身影。德国餐桌上的土豆分三种类型,第一种土豆完全耐煮,淀粉含量多,成菜之后还能保持土豆的形状,一般用来做油炸薯条(片)、煎烤土豆、土豆色拉等;第二种土豆耐煮,淀粉含量少一些,可以做成炒土豆丝。第三种是粉型,煮熟不成形,用来做土豆泥、土豆汤或者土豆丸子一类的菜肴。

德国的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土豆中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钙、钾等比米面营养更加全面,营养价值甚至超过苹果,德国人认为4斤苹果才能相当于1斤土豆的营养价值。德国营养医学师断言,“只要吃土豆和牛奶,就能得到人体所需的营养”。

在德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德国有过十几次在全国推广种植食用土豆,由此捱过了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战后衰退等时期,土豆对德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4)

在英国,1586年英国在加勒比海战胜西班牙后,从南美收集到土豆种子,发现土豆在英国的土地里特别适宜生长,产量比其它粮食还高。跟德国不同,英国人很快喜欢上了这种没有任何“小姐脾气”,因为土豆不用让人精心侍弄。16世纪中叶,土豆已经成了英国人的主要粮食,并且开始大面积栽种。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5)

在17世纪,土豆被带到美国,然后漂洋过海终于被传到了中国。土豆来到中国之后,非常适应高寒和干旱贫瘠的地区,很快在我国各地普及起来,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口粮,对维持这个人口大国的人口迅速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土豆在我国,又叫洋芋、马铃薯、山药蛋、洋番薯,生长在地下,不同品种的土豆外形大小和色泽有所差别,共同特点就是营养丰富;产出高于大麦、小麦、玉米、大豆;所含的蛋白质分别是小麦、水稻、玉米的2.02倍、1.33倍、1.2倍,土豆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仅有1%的脂肪,富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含有谷物粮食所缺乏的维C和胡萝卜素,被人称谓之“十全十美的食物”。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6)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人每天摄取的碳水化合物,要占到食物的60%-65%,土豆是碳水的重要来源。土豆中的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跟鸡蛋清的蛋白质相媲美,土豆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极易被人体吸收,与其它主食同时食用,可以起到氨基酸互补的作用。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7)

土豆含有的维生素最为丰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远超苹果,100克土豆维C含量高达20-40毫克,是苹果的10倍。特别的是,土豆中的维C在煮食后,不易被破坏,比其它蔬菜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成人每天食用250克土豆,就能满足全天维C的需要。

100克土豆中,含钾400毫克、钙8毫克、铁0.8毫克、磷40毫克,比一般谷物高2倍。土豆脂肪含量1%,而且是优质的不饱和脂肪,妥妥的低脂肪食品,长期食用土豆能够降低人体的脂肪摄入量,优化膳食结构。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8)

土豆的膳食纤维0.6%-0.8%,比大米、小米和小麦面粉高2-12倍。土豆中膳食纤维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等,不能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大量的研究证明,便秘、肥胖等常见的病和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有关,所以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土豆正是含膳食纤维丰富的佼佼者。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9)

现今土豆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玉米、大米,是世界第一的非谷物粮食。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道土豆的简单做法

【榨菜土豆泥】

原料:土豆,榨菜,大葱,生姜

调味品:白糖,鸡精,胡椒粉,香油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10)

1.土豆洗净之后去皮,处理干净表面的黑点。榨菜切成小块,大葱、生姜切末备用。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11)

2.土豆切小块,放入碗中。蒸锅烧水沸腾后放入土豆,蒸制30分钟。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12)

3.取出土豆倒入盆中,用勺子压成土豆泥,注意不要完全碾碎,留少许土豆块,成菜后口感更好。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13)

4.起锅烧油,葱姜末爆香,加入土豆泥翻炒,加入少许清水烧开,下入榨菜丁,加入白糖提鲜,待汤汁浓稠后,加少许鸡精、几滴香油翻匀出锅即可。

马铃薯的历史简介: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14)

18世纪被当作猪食的土豆,却改变了世界!发生什么?今天告诉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些许用处,感谢大家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是我前进的动力噢!#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