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聿凡
天目山的云海。 冯立斌 摄
随着夜观活动被众人认知,两栖爬行动物受关注度逐渐提高,我们浙江两栖爬行动物摄影群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组织了活动。
天目山保护区是浙江省唯一一处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网络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天目山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有记载的动物共5024种,其中以“天目”命名的135种;高等植物2351种,以“天目”命名的37种。
天目山的溪流。 赵锷 摄
此次活动的用意很简单:一是对于两爬的研究,国内各院所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对于它们的影像资料却寥寥无几;二是借此活动找寻各路爱好者的力量,提升关注度,希望各界对两栖爬行动物能有不偏见的看待。
烟腹毛脚燕。 赵锷 摄
本次活动主题当然是以两栖爬行动物为主,结束后统计共发现蛇类8种;蜥蜴2种;有尾类1种;无尾类9种;共计20种。下面来看看它们究竟是谁!
刘氏白环蛇 章渊清 摄
刘氏白环蛇 金黎 摄
刘氏白环蛇 赵锷 摄
说起天目山蛇类中的明星物种,非刘氏白环蛇Lycodon liuchengchaoi与台湾烙铁头Ovophis makazayazaya莫属,很走运是两者皆有遇到,很不幸是台湾烙铁头发现时已死亡,在排水沟的落叶堆中,原因不明。
曾经浙江的刘氏白环蛇被鉴定为双全白环蛇L. fasciatus,后被学者更正,双全白环蛇在浙江并无分布。刘氏白环蛇非常细小,成年后往往不及成人的小拇指粗,所以食物也是各种细小的蜥蜴。
虽叫白环蛇,但它的环是黄黑相间的非常醒目。现在白环蛇属Lycodon和链蛇属Dinodon两属合并,为Lycodon。理应合并后仍然叫白环蛇属,但合并后属下各种颜色的哥们都来了,所以拉丁名虽然是Lycodon,中文名却沿用了链蛇属,以此避免了中文名的误导。所以刘氏白环蛇也能叫做刘氏链蛇。
刘氏白环蛇的主食之一——铜蜓蜥。 姚晔 摄
已死亡的台湾烙铁头蛇苗。姚晔 摄
放一张曾经拍的台湾烙铁头吧。 王聿凡 摄
黑背白环蛇。 姚晔 摄
黑背白环蛇 金黎 摄
中国钝头蛇 姚晔 摄
中国钝头蛇Pareas chinensis特别有意思,受到惊扰会团成一个“球”。它主食蜗牛与蛞蝓,为了适应吃蜗牛,它们的下颌齿演化一边长一边短,方便勾出蜗牛肉。
福建竹叶青 姚晔 摄
福建竹叶青 赵锷 摄
乌梢蛇 姚晔 摄
黄链蛇 金黎 摄
北草蜥 章渊清 摄
在草上休息的北草蜥把尾巴盘成弹簧状固定身体。
秉志肥螈成体
秉志肥螈亚成体 王聿凡 摄
为什么秉志肥螈Pachytriton granulosus成体与亚成体之间相差这么大?留着以后再说。
冒着相机被水淋坏的风险,这张照片一定要放出来。 赵锷 摄
大树蛙的卵泡挂在水池上方的枝头。 赵锷 摄
但还是会有小动物来吃卵,螺和蠼螋是吃卵的常客。 王聿凡 摄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大部分蝌蚪还是能顺利孵化。 王聿凡 摄
淡肩角蟾 王聿凡 摄
凹耳臭蛙。 赵锷 摄
这是一只亚成年的雌性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
中国雨蛙。 姚晔 摄
天目臭蛙 王聿凡 摄
天目臭蛙Odorrana tianmuii是仅有的以“天目”命名的无尾目物种,虽说整个浙江都广泛分布,但天目山的天目臭蛙一定要拍个照呀!
中华蟾蜍 姚晔 摄
你为何如此无辜?
另一只被吸血的中华蟾蜍 章渊清 摄
因为身上有山蚂蝗在吸血却怎么也弄不下来,好是无奈。很巧的是这山蚂蝗也是以“天目”命名的,叫天目山蛭Haemadipsa tianmushana。
天目山蛭 王聿凡 摄
袜子上摘下来的天目山蛭。 赵锷 摄
其他生物
普通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金黎 摄
中华姬鼠Apodemus dragon 章渊清 摄
某种巨大的蛞蝓。 王聿凡 摄
某种陆贝,原谅我乳齿爱拍它的正脸。 王聿凡 摄
疣跳虫 金黎 摄
疣跳虫 王聿凡 摄
因为有弹尾目研究者潘老师在,解开了我十多年来的疑惑,小学时扫墓便见过这种仅3mm的红色小虫,长得就像是个儿童玩具,或是外星生物,是弹尾目中少数不会“弹”的物种。而微距摄影也把这小家伙表现到了极致。
硕步甲。 赵锷 摄
美丽的硕步甲,他可是二级保护动物哦。
瘤蝽若虫正在吸食蓝跳甲幼虫的体液。 姚晔 摄
被灯光吸引来的中国虎甲。 王聿凡 摄
某种叶峰幼虫。 王聿凡 摄
菊石化石。 王聿凡 摄
某种叶峰幼虫收到惊动会卷起自己头部,是不是神似一枚菊石?
某蜘蛛的配色和莽山原矛头蝮的特别像。什么是莽山原矛头蝮?自己去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