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四月七月(七个四月四山静寂)(1)

大家好,我是四月。

蝉儿鸣叫,长夏漫漫。避暑又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

总觉得,这样的时候,挺合适来翻翻古书,就这么随意地读上几行。

当然,这个时候呢,最好读点让人心生凉意,心生适意的文字。

我手头有本小书,叫《四时幽赏录》,是明时一位叫高濂的钱塘人士写的。

四月七月(七个四月四山静寂)(2)

明代高濂著《四时幽赏录》。高子曰:山人癖好四时幽赏,境趣颇真。

这人生活在西湖附近,就按四季写了他觉得可赏心的事,诸如孤山探梅、堤桥夜宿、六和听潮、雪夜煨芋等等。

翻到“夏时幽赏”篇,他写到山晚听轻雷断雨,那是一副怎样的场面呢:

云含剩雨,犹着数点飘摇西壁。月痕影落,湖波溶漾。四山静寂,兀坐人间。忽送晚钟……

中国文字,有些读上去就让人心生滋味,想木呆呆坐上一会。

四月七月(七个四月四山静寂)(3)

《幽梦影》是一本妙书,张潮与好友的唱和被视作“微博体”的穿越。

大家熟悉的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的: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人在世间走,大部分日子都是被驯服的,眼前没有这样的景,可心里面可以有这样的景。再望远了说,你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鸟蝉虫雪”与“棋箫松瀑”,不论它们以何种面貌呈现。

夏天,离不来的还有冰食和凉水。

顾禄的《清嘉录》中,对明清时苏州人的消暑食品有记载: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索粉等,皆爽口之物。

顾禄是道光年间苏州吴县人 ,他写的也是吴地这一带的风俗吧。

《武林旧事》更有“凉水”一篇,记载的是南宋时期的“夏天特饮”,有:甘豆汤、鹿梨浆(鹿梨即山梨)、卤梅水(一种凉水,近似酸梅汤),还有姜蜜水、木瓜汁、荔枝膏水、金橘团等。都是冰雪爽口之物。

我知道很多巧手的人,在夏天都会自己动手做冰饮。

四月七月(七个四月四山静寂)(4)

压堤桥夜宿 野间三竹画

南宋时候的古人还有一种偏爱的盛夏玩法,那便是一叶扁舟,泛舟湖上。

在蒲深柳密宽凉之地,船只停下来,人们闻着荷香,聊聊天、钓钓鱼,直到夜色降临暑气散去,一天就这么幸福地消磨过去。

夏日,确实最适合来“亲水”,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

明代李渔写过《闲情偶寄》 , 提到自己夏日种荷花:“荷叶之清香 , 荷花之异馥 , 避暑而暑为之退 , 纳凉而凉逐之生 。

好了,现代人,这个夏天,做杯冰饮去赏荷,我们还是做得到吧。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