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在网上被称为“穿越者”,此称呼的缘起,大约来自胡适的评价: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刘秀昆阳之战记载(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大战穿越者王莽)(1)

王莽

王莽改制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土地国有、均产、废奴、改币制、改地名和诸藩名。

但客观的说,王莽只是一介书生,一个腐儒,其一切改革都围绕一个中心“复古”。

结果,土地国有、均产和废奴无一例外遭到了统治阶层的反对,改币值、地名导致天下怨声载道,而将藩属王为侯则引起了匈奴、高句丽等的反叛。

于是,天下大乱,群雄风起云涌。

起义军主要有绿林军和赤眉军两大集团,而本文的主人公,位面之子刘秀就在绿林之中。

公元22年,刘秀从宛城来到舂陵,会同大哥刘縯,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于舂陵正式起兵。起义之初,兵少将寡,刘秀更是骑牛作战。之后刘秀随大哥一起加入绿林军。

刘秀昆阳之战记载(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大战穿越者王莽)(2)

昆阳之战

刘秀亲率千余精锐步骑为先锋,径直向城外的新朝大军冲去。王邑见刘秀兵少,便只派了数千兵马前往拦截。不料刘秀英勇异常,领兵一阵猛冲,斩首数十人,杀退敌军。

王邑遂罢兵以探虚实,之后刘秀使人射箭至城内又故意让官军捡到,箭上有字:宛下兵到(宛城已攻下,救兵已到)。”消息传至军营,官军大为沮丧,士气大降。

刘秀趁此良机。亲率三千死士,向西绕过昆阳城,出其不意地涉过昆水,突然向王邑中军直插而去。

见此情状,官军主帅王寻、王邑亲率中军精锐万余人迎击,并下令其他营伍各守本阵,不得擅动,防止外围可能的援军趁机攻击。

于是,在刘秀的精妙策划下,一场两万对四十二万的战争,变成了三千对万余的决斗。

应当说,此时的刘秀,是一名真的猛士。且不论其文韬武略,单单勇敢壮烈一节,莫说帝王,古之名将,也罕有能及者。十三骑夜闯敌营,千余骑横冲敌阵,面对千万倍于自己的敌人,他毫无惧色,勇往直前。

可是,这场三千对一万的决战,史书上却只有一句话:“寻、邑阵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

中军溃败,主帅被杀,于是,四十二万官军即刻成鸟兽散,恐慌有时候比真实的战斗更可怕!

城中的绿林军杀出城外,与刘秀里应外合,官军互相践踏,伏尸百余里。此时偏又风雷大作,暴雨如注,城北滍水暴涨,官军溺死者数以万计,竟使滔天洪水为之断流。

昆阳一战,刘秀一战成名,绿林军名动天下,三个月后,绿林军攻入长安,长安民众夹道欢迎。

“穿越者”王莽被碎尸万段,全家被屠,祖坟被刨。随后,更始帝在长安正式登基。

更始帝的登基并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下一个阶段的战争的开始,就像秦朝的覆灭并不是战争的结束一样。

刘秀昆阳之战记载(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大战穿越者王莽)(3)

绿林和赤眉

位面之子刘秀赢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战胜了穿越者王莽。

如果说王莽是穿越者的话,那刘秀一定也是一个穿越者,王莽是为了结束汉的统治而来,他预料到了开始,却想不到这结局。而刘秀,作为汉朝的粉丝,之后的汉世祖,成功的延续了大汉的国祚。

刘秀昆阳之战记载(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大战穿越者王莽)(4)

汉世祖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