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缅怀祖先,中国专门设置了扫墓祭祖的清明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有人特地前往烈士陵园或公墓去祭奠革命先烈,表达自己的敬意与哀思。

但是,因为受部分电视剧、网络文学影响,有些人把张灵甫当成大英雄,甚至把孟良崮战役纪念地当作纪念张灵甫的旅游胜地。

这样的祭祀,显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革命先辈的子孙对此非常不满。原炮12师团长刘庆官曾写诗批评过此闹剧:只闻为酋招魂,不见我军神勇;宣传毫无底线,统一还是靠实力!

粟裕之子粟戎生知道此事后,特意向山东省军区司令、政委写了一封反映信,认为此事极其不妥,请你们酌处

粟戎生认为:孟良崮的家人前来祭拜葬在孟良崮的张灵甫,他可以理解,但是,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纪念的是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烈士,怎么可以在此纪念国民党反动派张灵甫呢?游客在在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纪念张灵甫,怎么对得起在孟良崮战役中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呢?难道解放军歼灭74师打错了吗?

本期文章,笔者将带大家了解一下张灵甫(整编74师)与粟裕(华东野战军)的恩怨,看看粟戎生为何专门反映此事。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1)

孟良崮战役

  1947年2月份,国民党蒋介石考虑到共产党解放军羽翼已丰,不得不放弃了全面进攻各解放区的战略部署,重新调整战略,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两地。

  国民党先后投入山东战场的总兵力有多少呢?整编第74师、第5军、整编第11师作为国民党最精锐的主力,被设置为山东战场的骨干,担任主要的突击任务,加上其他军队,总共达到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总兵力高达45万人。

当时,国民党方面在山东战场的绝对主力,是以整编74师为核心的第1兵团。国民党军队从1947年3月下旬发动全面进攻,至4月上旬,国民党的三个兵团已经占领了鲁南地区。

  为了寻找华野主力决战并聚而歼之,国民党主力又采取了"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的作战部署,从多个地区全面向鲁中解放区发起进攻。

  国民党军队这一路势如破竹,一路前进,畅通无阻。解放军真的打不过他们吗?并不是!

  众所周知,中国民间素来推崇奇谋妙计,喜欢讴歌以少胜多的战役,然而,真正聪明的将领,追求的却是实打实的胜利,而非那些华而不实的奇迹。

  国民党军队是正规军出身,又有着精良的武器,为什么每次都派出了数倍于解放军的兵力呢?蒋介石为什么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呢?为了稳扎稳打!

同样的,解放军也深谙此道,既然明知国民党军队在兵力与武器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那么,分散敌方兵力则成了唯一的破解方式,即“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2)

  当时的山东战场,华野的总兵力为27万人,一共有9个步兵纵队,外加1个特种兵纵队,兵力远不如国民党方面。于是,解放军华野首长制定了两个应对方案:

  一、如敌放胆前进,即适时集中主力,择其一路歼灭之;

  二、如果敌军仍然以密集形式靠拢,我方军队就再往后退一步,设饵诱歼援敌。

  解放军华野首长还准备派出3个纵队,南下出击鲁南和苏北地区。

  在这个战略方案的指导之下,解放军主动后撤,为的是让国民党军队相信我军真的已经处于节节败退的状况,处于穷途末路,从而放松警惕,放弃之前“稳扎稳打,与友邻兵团协同合作”的战术。

1947年5月10日,苗家区和界湖一带解放区也被国民党第一兵团第7军攻占。第7军位于第一兵团之最右翼,华野首长原本准备出动解放军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的兵力,分割围歼国民党第一兵团第7军,甚至已经下达了作战命令。但是,粟裕很快就找到了更理想的打击目标。

  经过几个月的周旋,国民党军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果然于5月10日改变了战术,命令以整编74师和整编25师为主攻军队,从垛庄、桃墟北进,限令这两个师的主攻军队必须在5月14日攻占坦埠,而其它的国民党军队援军自然没能及时跟上,这给我军创造了机会。

  1947年5月11日,作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整编74师的师长张灵甫为了抢头功,甩开两翼掩护部队,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迅速跟进解放军华野战队,并独自展开进攻。

  面对孤军深入的整编74师,解放军华野战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好机会,立刻以5个纵队的10万兵力之众,对74师实施正面围攻,国民党整编74师的师长张灵甫,则将部队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

蒋介石也错误地认为这是国民党军队与华东野战军决战的良机,所以,他下令,让张灵甫率领国民党整编74师,固守孟良崮山麓,并令空军空投粮弹进行补给支援。国民党军队整编第25、第83师等10个整编(军)在蒋介石的命令下,也正在向孟良崮山麓前进。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3)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为了在国民党增援部队到来之前迅速歼灭整74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于当日13时下令,让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即刻发起总攻。

  1947年5月13日的晚上,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纵和9纵从正面发起了攻击,对整编第74师进行正面阻击,挡住了整编第74师的去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则选择从整编第74师的两翼向纵深楔进。

  整编第74师与整编第25师的联系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其中1纵的主力割断,整编第74师与整编第83师的联系则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8纵的主力割断了,张灵甫就此陷入被围歼之险境。

  1947年5月14日10时,张灵甫指挥整编第74师向盂良崮垛庄方向撤退,却不料垛庄早就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6纵攻下。至此,张灵甫指挥的整编第74师在彻底包围在了孟良崮地区,四面之路全被我军堵死。

1947年15日13时,华东野战军对整编第74师发起“瓮中捉鳖”的总攻,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多路围剿敌军。整编第74师还指望援军能够及时赶来,所以,尽管知道自己不如对手,他们仍然在竭力顽抗。在双方的反复争夺下,有的阵地得而复失,几次易手。

  困守孟良崮地区的张灵甫只能进行最后的困兽之斗,最终,经过两天的艰难战斗,1947年16日上午,雕窝和芦山被华东野战军占领,整编第74师丢了了全部的主阵地。

  在解放军华东野战军4个纵队合力总攻下,1947年5月16日17时,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余部全部被歼灭,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在国民党军出动其主要兵力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却能够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士气,粉碎了蒋介石的“鲁中决战”计划,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4)

 国民党整编第74师与华东野战军的恩怨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1946年10月,国民党方面为了打下华东解放区,派出的主力部队正是整编第74师,当时的师长也正是张灵甫。

  张灵甫率部先后占领了淮阴、淮安等地,又在10月19日兵分三路,继续向涟水地区发起进攻。10月22日的那天傍晚,在飞机和炮火掩护下,国民党整编第74师第51旅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他们强渡涟水县城南的淤黄河,直接逼近到涟水城下,甚至好几次攻入涟水城内。

  当时负责坚守涟水地区的是华东野战军的第10纵队。为了击退国民党整编第74师的进攻,华东野战军出动了华野第6师和淮南军区第5旅,协助第10纵队,历时14天,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然而,在这场艰难的阻击战中,我军伤亡人数高达6000多人,时年32岁的华东野战军10纵队的司令员谢祥军也壮烈牺牲了,那一天是1946年10月25日。

  谢祥军参加过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反围剿活动和后来的长征,在红4方面军中,有勇将之称,自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之后,一路从红4方面军的排长升到了师长。

在抗日战争之中,谢祥军作为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曾经亲自率领警卫连,把抗大五分校的女生队学员一个不少地从日伪军手中抢了回来。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5)

  在共产党与国民党打战期间,谢祥军负责华中军区,担任过其中两个军区的司令员之职,后来被调到华野第十纵队,当任司令员。被委任为华野第十纵队司令员之后,谢祥军随粟大将七战七捷,成为粟裕之爱将。

  痛失爱将之后,粟裕将军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当张灵甫率领整编第74师孤军深入之后,粟裕将军眼前一亮,立刻选择先拿他开刀,速战速决。

  其实,当时的战况真的非常激烈,在孟良崮附近,国民党拥有10个整编师的增援部队,最近的离孟良崮只有十几公里,远一些的增援部队也能在一两天的时间内赶到此地。

  所以,对于我军来说,此战的胜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争分夺秒地解决敌方,华东野战军将在对方援军赶来之后,腹背受敌,陷入绝境。

还好,粟裕将军迅速行动,集各主攻部队全部兵力,迅速围歼了张灵甫率领整编第74师,成功破解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同时也告慰了谢祥军司令员和涟水战役中牺牲的战士。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6)

  张灵甫的身前身后事

  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对国民整编第74师的党歼灭战,我方改变计划,决定率先歼灭张灵甫的部队,是有很多原因的。

  其一、整编第74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歼灭该师将震撼敌军可以有力地打击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士气。

  其二、师长张灵甫仗着自己的军队全部都是美械装备,经过美军训练,又自恃作战有功,平日里骄横跋扈,得罪了不少人,和其他部队的很多师长都不合,所以,整编第74师被围歼,其他部队不会积极援助,此为人和。

  其三、师长张灵甫贪功冒进,孤军深入地形复杂的岩石山区,而华东野战军主力位于该师进攻正面,此为地利。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陈毅将军和粟裕将军毅然下定决心,集中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不惜代价加速猛攻,一举歼灭张灵甫率领的整编第74师。

  当然,除了对张灵甫的部队进行围攻,华东野战军还安排第2、第3、第7、第10纵队担任阻援任务,鲁南、滨海等军区部队也参加了积极牵制和阻击各路援敌的战斗。

  正是基于此,国民党军的各路援军在援救途中也遭到了重大伤亡,压根来不及援助整编第74师。当然,战场的激励远不是后人能够想象的,当时国民党最快的援军已经至距孟良崮5千米处,炮弹已能打到孟良崮地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在解放军争分夺秒的战斗中取得的。

  孟良崮战役中,整编第74师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而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是人民的军队,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也有鲁中地区人民群众的一份功劳。

  当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作战的时候,鲁中地区人民群众为了阻断国民党反动派的粮草和情报,实行空舍清野,国民党方面只得以其空军优势,给张灵甫的军队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而华东野战军出击时,鲁中地区人民群众组织20万民工支援前线,余者纷纷返回家乡,做饭烧水,支援作战,为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较量,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是正义的一方,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反,张灵甫在解放战争时期为蒋介石效命,与人民为敌,最终被击毙,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据国民党军方面回忆资料显示,张灵甫对待手下的士兵,手段暴戾,时常杀一儆百,并不是一个好将领;而张灵甫率部进攻解放区期间,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又对当地民众犯下累累暴行,他代表的并不是人民的队伍。

  国民党军队不得人心是有原因的,士兵的粮食不够吃,张灵甫就让士兵直接抢掠老百姓的粮食,对于敢于反抗者,更是全部枪杀。

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被解放军包围的时候,竟然对附近的村庄放火,很多村民来不及逃跑,都无辜受难了。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7)

  黄埔军校4期毕业生张灵甫,在国民党将领中很出名,甚至比他的上级王耀武(黄埔军校3期毕业生)更出名,只因为他得到了蒋介石的钟爱。而蒋介石第一次听说张灵甫,竟然是因为张灵甫犯了杀妻之罪。

  1936年前后,张灵甫进入川陕一带,因为找不到放在家里的军事文件,张灵甫便认为妻子吴海兰可能是“共党间谍”,其实,他并没有确切的证据,然而,仅凭猜测的他还是对枕边人举起了手上的枪。

  蒋介石知道后,竟然不把人命当回事,并不打算处罚张灵甫,宋美龄听了,却勃然大怒。在宋美龄的坚持下,张灵甫才被押送到南京的军事法庭。

  张灵甫杀害妻子,本是死刑,竟然以身患重病为借口,得以赦免。归根结底,还是蒋介石和王耀武等人的私心包庇。

张灵甫杀害了妻子吴海兰之后,又娶了王玉玲为妻,孟良崮战役,张灵甫被击毙,1949年,王玉玲带着儿子跟随国民党残余部队去了台湾。

  比较讽刺的是,蒋介石听到整编74师覆灭的消息,抱头痛哭,在南京玄武湖畔为其竖碑,甚至把英国租借国民党军队的一艘巡洋舰改名为“灵甫号”,但是,后来帮助张灵甫遗孀的人,却是张灵甫的同僚孙立人等将军,蒋介石连最基础的抚恤金都没给。

  王玉玲后来回忆说,听闻张灵甫战死在孟良崮,蒋介石非常伤心,但是,孟良崮的妻子和孩子到了台湾后,蒋介石却不曾给抚恤金,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王玉玲只能跑到美国半工半读。

  粟裕父子

出生于1907年8月10日粟裕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55年9月27日,粟裕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被授予解放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都是一级勋章。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8)

  1927年,粟裕将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五次反“围剿”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一生指挥了无数的战役,其中包括高邮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粟戎生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作为将门虎子,他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粟裕常对儿女说,年轻人不要想着坐机关,不要贪恋小家庭的安乐。所以,粟戎生上学时,选的是军校,等到他毕业后,去了导弹分队,在云南援越抗美前线,呆了四五年。

  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再一次把粟戎生送到前线,为了鼓励儿子驰骋战场、杀敌立功、为国尽忠,粟裕将《老兵乐》送给了儿子。

粟戎生说,粟裕将军作为父亲,总是要求儿女爱惜战士的生命。排险中,最危险的是哑炮,粟戎生始终都是身先士卒,有危险自己先上,绝不让战士冒险。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9)

  在粟裕的言传身教下,粟戎生总是尽可能地奔赴到最危险的前线中去,从普通的战士当起,前后参加了抗美援越,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长达45年的军旅生涯中,粟戎生没有辜负粟裕将军的教诲。

  2006年,中共中央举行“重走长征路的活动”,粟戎生参与了活动,每每谈起父亲当年长征的事迹,粟戎生难掩激动。

  正是因为父亲给他讲述的这些战争往事,让他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人民今天的新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辈的牺牲太大了。

就拿孟良崮战役来说,看似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大获全胜,但是,所有的战争都是有代价的,为了打赢这场战役,人民解放军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2043个解放军战士牺牲在孟良崮战役中,伤员约有9300人,其他人员折损约846人,足足12189人的伤亡代价。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简介(孟良崮纪念张灵甫风气严重)(10)

  新中国和平安稳的今天,无数个地区的解放,都是无数奋不顾身的人民解放军子弟兵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孟良崮纪念馆的建成,为的是纪念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的那场战役,为了让后人铭记在牺牲于此的解放军英雄烈士们。

  孟良崮的烈士墓地被设置在纪念馆的后面,粟将军去世前,吩咐后人把自己的骨灰带到孟良崮,洒在墓地的中间,他说,他要与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战友们共眠。

  正因为如此,粟戎生作为将门之后,听说用来纪念解放军烈士的纪念馆,竟然被人拿来祭奠国民党反动派的张灵甫。这是对革命先辈极大的不尊重,所以,他特地写信向山东省军区,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