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必读作品 夏目漱石因何成为日本公认的国民作家(1)

Part 1 夏目漱石的一生

坎坷童年

夏目家曾经是名门望族,日语中称“名主”,是江户时代由乡绅担任的地方行政官。在普通百姓眼里,名主收入不菲,家境富裕,还掌握一定的权力。不过,名主级别也有大小高低之分,夏目漱石的祖父小兵卫直基负责管辖的是牛込马场下横町(今天的东京都新宿喜久井町)等十几个町,漱石的父亲子承父业,在当时算是有相当地位的。

庆应三年正月初五,庚申之日,即公历1867年2月9日,出生于江户牛込马场下横町的夏目家小孩被起名为金之助。因为按照迷信的说法,庚申之日出生的小孩将来会成为江洋大盗,必须在名字里加入“金”字才行(金之助这个名字有点俗气,以至于后来夏目漱石担任东京帝国大学的讲师时,曾因此受到学生的嘲笑)。

金之助的父亲小兵卫直克先后娶过两位妻子,金之助的生母千枝是直克的第二任妻子,生有五男一女,金之助是最小的孩子,本来孩子就多,加之是高龄生产(42岁),千枝对生下金之助这个孩子倍感耻辱。没想到国民作家夏目漱石一来到这个世上,就成为家里不受欢迎的人。

金之助出生的这一年,江户幕府与天皇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1868年1月,幕府的军队与倒幕派在鸟羽、伏见激战四天后大败。4月21日,天皇的军队进入江户城。7月17日,天皇下令改江户为东京。8月27日,天皇即位。9月8日,定年号为明治。10月13日,明治天皇进入东京。从此,日本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这就是举世瞩目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身为名主的金之助父亲不免遭受冲击,家道中落。出生后不久,金之助被送给一户卖杂货的人家做养子,姐姐看见他被放在杂货摊后面的筐里无人照看,觉得可怜,才把金之助带回家。之后,金之助又被送给曾是父亲书童的盐原昌之助做养子,养父母关系不睦,后来离婚。1875年12月,金之助又回到了夏目家。这时金之助8岁,父亲已经58岁,母亲也已50岁,回到家时,他还以为亲生父母是自己的祖父母。生父与养父之间一直不睦,直到21岁那年,金之助才正式与养父母解除收养关系,恢复原来的户籍。后来,夏目漱石在小说《道草》中详细描写了自己与养父母之间的故事。夏目漱石的童年经历如此复杂,在他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入学生涯

1871年,明治新政府设立文部省,着手制定新的学制,设立学校。当时日本仿效法国的学区制,将全国分为8大学区,每区设立1所大学;每个大学区下设32个中学区,每区设立1所中学;每个中学区又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1所小学。也就是说,日本全国计划共设立8所大学、256所中学和53760所小学。当时最先设立的是小学。少年金之助1874年(7岁)进入第一大学区第五中学区第八公立小学,就是位于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1876年5月,离开养父母家回到自己家之后,金之助转学到第一大学区第三中学区第四公立小学,即位于市谷柳町的市谷学校。在小学就读期间,1878年2月17日,金之助的《正成论》一文刊登在学生们自办的传阅杂志上,这是作家夏目漱石最早发表的文章。1878年4月,金之助又转入第一大学区第四中学区第二公立小学——锦华学校。1879年3月,金之助免试进入东京府立第一中学,这是当时东京唯一的一所中学。

虽然漱石后来曾担任英语教师,研究英国文学,但14岁时,因为不喜欢学习英语,他进入了私立二松学舍学习汉学。漱石一生喜爱汉诗文,22岁时,在创作的汉诗中首次使用“漱石”这一笔名。该笔名取自《晋书·孙楚传》中“漱石枕流”的故事,说的是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欲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却口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能用来漱口吗?”孙楚知道自己口误,幸亏他机敏,顺水推舟地解释说:“我之所以要枕流,是想洗耳;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孙楚的回答非常巧妙而有学问,虽然出于口误,但用“漱石枕流”却更好地表达了自己不随流俗的意志。由这个笔名可以看出,漱石承继了江户时代知识分子的深...

二松学舍是以教授汉学为主的私塾性质的旧式学校。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文明开化之路,开始接受西方输入的价值观,欧化主义盛行。西学以不可阻挡之势涌来,如果不学习西方科学和外语,就不能升入高中和大学。当时,日本唯一一所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教师几乎全部都是日本政府雇佣的外教。这迫使金之助不得不舍弃汉学,改学西学。1883年7月,金之助离开二松学舍,转入成立学舍,过起在外寄宿自炊的生活,拼命学习英语。1884年9月,金之助17岁,升入东京帝国大学预备校,在这里与日本近代俳句的创始人正冈子规相识,两人成为终生挚友,彼此尊敬,相互切磋,诗文赠答不绝,书信往复不断,堪称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金之助19岁时因患阑尾炎,升级考试落第,这段经历促使他发奋学习。1887年1月,金之助的成绩年级排名第一,并一直保持到毕业。1890年,金之助因英语成绩优秀,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英文科。进入大学后,金之助一边学习,一边在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前身)兼课。

1892年4月,为了躲避征兵,漱石提出分家申请,形式上将户籍更改为北海道后志国岩内郡吹上町。因为当时规定,户主户籍在北海道的可以免除兵役,从这时起直到1913年为止,漱石的户籍一直都在北海道,其实他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松山、熊本时代与赴英留学

1893年7月,漱石26岁,从大学毕业后,随即继续攻读研究生,同时担任东京专门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英语教师。据说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柔道大家嘉纳治五郎非常喜欢漱石,盛情邀请他前去讲学。这一时期,漱石曾去镰仓圆觉寺的分寺——归源院参禅十余天,但最终未能有所参悟,不过此次参禅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长篇小说《门》中就有主人公宗助因自己在恋爱问题上所犯过错,内心不得安宁,前往镰仓寺院参禅的描写。

1895年4月,漱石28岁时,决定辞去东京高等师范等学校的教职,前往四国爱媛县的松山中学任教。松山是正冈子规的故乡,而且松山中学给予漱石每月80日元的高薪(与前任美国教师相同,比校长还高20日元)。同年8月,子规回松山养病(肺结核),也不回自己家,而是与漱石住在一起,极大激发了漱石进行俳句创作的热情。后来,漱石根据在松山一年的生活经历,创作了小说《哥儿》。29岁时,漱石又转到熊本的第五高等学校,与贵族议院书记长中根重一的长女镜子(当时19岁)结婚。

从1900年起,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高中教师出国留学,同年5月,漱石入选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英国留学,学习英语教学法与英国文学。留英期间,漱石学习刻苦,同时对学习英国文学的意义产生怀疑,加之日本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给他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孤独感越发强烈,以致陷入极度的神经衰弱,消息传到日本,甚至有传言说漱石精神失常。此次留学英国,漱石最大的收获就是之后出版的《文学论》一书。在这本理论专著中,漱石试图解答“文学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回国后,漱石以《文学论》的初稿在东京帝国大学讲授文学理论课程,书于1907年正式出版。

1903年,36岁时,漱石回到日本,担任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讲师,同时作为小泉八云的后任,兼任东京帝国大学讲师,讲授英语和英国文学。

大器晚成的作家

1904年11月,漱石应高浜虚子之约,动笔写作《我是猫》,自1905年1月开始在杂志《子规》上连载。原本漱石只是打算创作一篇“写生文”而已,因受到好评,又写了续篇,《我是猫》最终成为漱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我是猫》的写作间隙,漱石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短篇作品。1905年在《帝国文学》1月刊上发表《伦敦塔》,《学灯》1月刊上发表《克莱伊尔博物馆》,《子规》4月刊上发表《幻影之盾》,《七人》5月刊上发表《琴之空音》,《中央公论》9月刊上发表《一夜》、11月刊上发表《薤露行》。1906年在《帝国文学》1月刊上发表《趣味的遗传》,这七篇作品结集成为《漾虚集》(漱石的书房名为“漾虚碧堂”,语出释云岫诗句“春水漾虚碧”),于1906年出版单行本。

由此,漱石的文学创作欲望被大大激发,一边担任教师,一边从事小说创作。1906年4月发表中篇小说《哥儿》,9月发表《草枕》。大阪《朝日新闻》主编鸟居素川阅读《草枕》之后深受感动,由此萌发了聘请漱石到报社任职的念头。随着漱石的名声大振,不少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开始频繁出入他的门下,向他请教。这些青年有的是漱石在熊本高中教过的学生,有的是在第一高中教过的学生,有的是现在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还有的是自己登门求教的。漱石非常欢迎这些青年们来访,但每天接待来客影响了漱石的工作,于是由铃木三重吉提议,经漱石同意,商定自1906年11月起,每星期四下午三点以后为共同会面时间,这就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星期四聚会”。内田白间、野上弥生子等小说家,安倍能成、和辻哲郎等学者,包括当时还是学生,后来成为著名小说家的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等都曾参加“星期四聚会”。

夏目漱石必读作品 夏目漱石因何成为日本公认的国民作家(2)

夏目漱石自画像

1906年3月,为了专心文学创作,夏目漱石辞去教职,受聘进入朝日新闻社,成为专属作家。离开大学,加入报社,成为职业作家,这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一场轰动。入社之后,漱石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虞美人草》,报上刚刚刊登预告,就已经满城皆知,发表后更是受到好评。这个时期漱石最重要的创作成果是在《朝日新闻》上陆续连载的以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恋爱问题为主题的小说《三四郎》《其后》《门》,后被称为漱石文学的前期三部曲。

《其后》写完不久,漱石应老同学中村是公(时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副总裁)的邀请,前往中国东北和朝鲜。9月2日启程,10月17日回到东京,共计46天的旅程。回国之后,漱石开始创作《满韩漫游》,自10月21日至12月30日分别在《东京朝日新闻》和《大阪朝日新闻》上连载,不过这个游记只写到抚顺为止就搁笔了。

漱石一直患有胃病,1909年秋天一度发作严重胃炎,只能喝水,不能进食。1910年,漱石43岁,完成小说《门》的创作之后,胃溃疡再次发作,漱石听从医生劝告,前往修善寺温泉疗养,不料在疗养地突发胃出血,一度陷入危笃状态,此次经历对漱石的人生观产生很大影响。

1911年2月间,日本文部省决定授予五六位知名人士博士称号。就在授予仪式举行的前晚,漱石的家人收到文部省书面通知,当时漱石还在医院,第二天一早家人向文部省说明漱石本人因病不能参加。漱石知道此事后,立即给文部省写信,表示希望放弃博士称号。从2月到4月,漱石与文部省之间来回交涉多次,最终此事不了了之。4月15日,漱石发表《博士问题的演变》一文,写道:“无论文部省如何,社会如何,我应该有忠实于自己想法的自由。”由这件事,可以看出漱石尊重个人意志、不肯屈从权势的态度。

漱石后期的主要创作是被称为后期三部曲的《春分之后》《行人》《心》。《春分之后》完成后不久,明治天皇于1912年7月30日驾崩,这对漱石这一代明治知识分子来说是不小的震动。在接下来创作的小说《心》中,漱石把主人公设定为在明治天皇驾崩的刺激下自杀。

写就《心》之后,漱石又因为胃溃疡发作,卧床月余。自修善寺大病以来,漱石几乎每年都要病倒,与此同时,从他的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其思想日益深化。漱石抱病在各地演讲,1914年11月,应学习院之邀,他做了题为《我的个人主义》的演讲,面对着出身高贵、家境优越的学习院的学生,漱石主张学生们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的存在;使用手中的权力,要懂得伴随而来的义务;显示自己的财力,必须履行随之而来的义务。

1915年6月至9月,漱石在《朝日新闻》连载自传体小说《路边草》(即《道草》)。1916年5月开始准备长篇小说《明暗》,这部作品一直写到当年11月21日,第二天漱石就卧床不起。12月9日,漱石因胃溃疡恶化去世,享年49岁。由此《明暗》成为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明暗》既是漱石文学创作的终点,同时又是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巅峰之作。

写作《明暗》期间,夏目漱石共创作了75首汉诗,11月12日漱石写就了生命中的最后一首汉诗《无题》。从临终前一个月创作的这首汉诗中可以看出,漱石感觉自己已经达到无私无我、大彻大悟的境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