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中5.4.3规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0m。风化层不厚的硬质岩石地基,基底应置于基岩未风化层以下。

2 受水流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底应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m。

3 当冻结深度小于或等于1.0m时,基底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且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0m。冻结深度大于1.0m时,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25m,并应对基底至冻结线以下0.25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采取措施,防止冻害。

4 路堑挡土墙基底在路肩以下不应小于1.0m,并低于边沟砌体底面不小于0.2m。

5 基础位于稳定斜坡地面上时,前趾埋入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表5.4.3的规定。位于纵向斜坡上的挡土墙,当基底纵坡大于5%时,基底应设计为台阶式。

表5.4.3斜坡地面基础埋置条件

挡墙基础宽度怎样确定(为什么挡墙基础埋深一般是1米)(1)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定要埋置规定的深度呢?

在这里不得不引入一个概念:大气影响深度(climate influenced layer)。大气影响深度是指在自然气候影响下,由于降水、蒸发和温度等因素引起地基土胀缩变形的有效深度。

很显然,针对规范中规定的不同条件下的挡墙基础埋深作了相应规定,就是将挡墙基底埋在大气影响深度以下,避免挡墙因基底变形引起变形开裂等病害。

但是对于膨胀土边坡,须重视基础埋深,膨胀土的影响深度一般为1~3m。图1中强膨胀土边坡挡墙基础埋深3m。(关于膨胀土可以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什么是膨胀土?膨胀土施工有哪些技术要点?)

挡墙基础宽度怎样确定(为什么挡墙基础埋深一般是1米)(2)

图1:膨胀土边坡抗滑挡墙加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