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兴旅游吧推出《朝阳沟:一戏诞生,两地争改村名;一人去世,两省争迎遗骸》一文,谈到现实中有两个“朝阳沟”,且目前都是风景旅游区,其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乡曹村——编剧作者杨兰春在那里体验过生活,是剧中人物的原型地;其二为河北邯郸武安市管陶乡的列江村,那里是杨兰春的家乡。同时,杨兰春先生去世后,骨灰也一分为二,分葬二地。

此文引起八方网友热议,各抒己见,见仁见智,精彩纷呈,开眼增识。如“秋水长乐”网友所言:“朝阳沟理应建在河南登封,因为朝阳沟的好多人物,生活场景都是当时登封人祖国大建设的真实体现。因杨老诞生了朝阳沟,同时也因朝阳沟成就了杨老。杨老葬在河北老家也是能理解的,老家可建个杨兰春游园或纪念馆什么的可能更好,没必要非建个朝阳沟。河南登封朝阳沟可以葬个杨老衣冠冢,这样既尊重了杨老,又对河南河北两地人民造福。“

“头条用户”网友发言似可作结:“天下豫剧是一家。中国这么大,和谐社会南北朝阳沟携手闯天下。”

兹选网友精彩留言欣赏。

又及:

本帖在《地名众议院》原发(见“了解更多”)有相当重要的留言:《朝阳沟》原型在哪我不知道,但知道最先是武安平调落子演出,后由豫剧移植而走红。不能因为由豫剧移植而走红就抹煞了武安平调落子的首演历史。

保定市第四批城改有小祝泽村吗(冀豫村名争改朝阳沟)(1)

《朝阳沟》剧照

蒲公英2959

河北的朝阳沟就有点牵强了,朝阳沟是豫剧,是河南的剧种,杨老体验生活在登封,剧中人物原型也是在登封,杨老虽生于河北但长期生活于河南又病逝在河南郑州,所以正宗朝阳沟应该是河南登封,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海员的日子

剧中人物原型在河北的朝阳沟。这个剧本的骨架都是发生在河北武安,杨兰春的老家,有个小学同学叫姚让,小名叫栓宝,这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直须看尽洛城花

这就有些太牵强了?《朝阳沟》戏曲本来就是杨兰春在登封曹村体验生活时,看到邻近两个村的学生,一个叫栓保,一个叫银环,实有其人,在曹村建设大坝抬土劳动时,相互帮助的友爱场景所感动,创作了豫剧《朝阳沟》。(两个原型人物并没有结婚)。这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艺术创作!如果在河北,那杨兰春创作的,那就不是河南豫剧了?想争就争吧!其实这就是个偶然触动的创作灵感,都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这样煞有介事的争,真是一件无聊的事?

海员的日子

银环这个名字是取自登封体验生活时,一个叫赵银环的妇女。你说的这个故事跟我所了解的完全不一样,我没有跟你争的意思。各自都点到为止吧!

直须看尽洛城花

你去过登封吗?这是我两年前在登封时,专程去了登封朝阳沟,问了朝阳沟的村民的,他们亲口告诉我的,两个原型人物都还健在。而且两个原型人物根本就没有情爱之事,完全的虚构。

兰陵6

说朝阳沟在河北的,为啥河北梆子,没有(朝阳沟)这部戏曲,而且还是豫剧把(朝阳沟)发扬光大的。说到底无非杨老的老家是河北的,他不好得罪家乡人罢了。

红风凰

说的对了,看河南1976年立朝阳村,河北过了二十年才立的

保定市第四批城改有小祝泽村吗(冀豫村名争改朝阳沟)(2)

1976年初,曹村的干部群众联名上报公社,要求改“曹村”为“朝阳沟”

大冶乡新修的水库也同时被命名为“朝阳沟水库”。2006年,郑州市批准建设"朝阳沟郑州市级森林公园"

用户375064190971

武安原来归河南省,河南豫剧这个曲种不仅河南有,邯郸,邢台等地也都流行豫剧。那按你说的豫剧中的事情都发生在河南,京剧的故事都发生在北京一带???

f而立之年

河北打造了朝阳沟4A级旅游景点,借助朝阳沟豫剧打了一把免费广告何乐不为

不惧风雨身化龙

故事的情节发生在武安,没有什么可争的。武安以前属于彰德府,今天属于河北省,都是自己人,自己一个弟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

旭日东升15288

朝阳沟是豫剧,剧中的语言又是河南方言,扬兰春又是在登封的朝阳沟体验生活,所以说"朝阳沟"剧是河南之剧,河北之说牵强之甚。

心怀天下之夏日清风

河北河南风土人情最近都是豫剧流传地区。武安以前也是河南

13953422058

作者仙逝时89岁。那么,他可能是1920年生人,当时中华民国,武安是正儿八经河南省。建国后先后是平原省和河北省。那么,按2:1 的的话,河南更胜一筹!

高兴旅游吧

唉……这是一个新的观点啊,有新意

成长232202090

全部是河南人在说别人抢了他们东西,但从近年来陆续曝光的一些资料和实物来看,豫剧《朝阳沟》的主要原型地应该在河北,河南登封应该为豫剧《朝阳沟》的诞生背景和情景地

秋水长乐

朝阳沟理应建在河南登封,因为朝阳沟的好多人物,生活场景都是当时登封人祖国大建设的真实体现。因杨老诞生了朝阳沟,同时也因朝阳沟成就了杨老。杨老葬在河北老家也是能理解的,老家可建个杨兰春游园或纪念馆什么的可能更好,没必要非建个朝阳沟。河南登封朝阳沟可以葬个杨老衣冠冢,这样既尊重了杨老,又对河南河北两地人民造福。个人观点,概无他意。

头条用户

在登峰体验生活,朝阳沟就应该在登峰,武安人在郑州大学上学,总不能说武安也有个郑州大学吧!

金丝缠缘

不是偏向谁?看待问题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现在争夺旅游资源成为一种乱象。登封,武安与我们也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去旅游也不会少要一分钱。

锦绣中原434

都是为了利来利往

头条用户

第一次听说大冶镇以外还有朝阳沟,小时候听戏方圆百里都是豫剧,还有那水库,常去看当年可是自己叔叔伯伯,一点一点建起来的,那时都是交公粮,大家走几十里路,建起来的大水库

高兴旅游吧

噢……好多人只是知道自己地区的所谓定论。就像我是河北人,所以一开始听的更多的是朝阳沟就是河北武安的,哈哈,可以理解!

保定市第四批城改有小祝泽村吗(冀豫村名争改朝阳沟)(3)

2004年,河北省武安县列江村正式改名为朝阳沟村。目前已经打造成4A级风景区

头条用户

河南省登封市至今传唱《朝阳沟》选段,几十年了袅袅未绝。请问,河北省武安县的民间会唱《朝阳沟》的选段吗?

13832019069

武安人,人人会唱《朝阳沟》,而且武安的农村办喜事都放《朝阳沟》。

一块喝茶吧

邯郸地区办喜事,都放朝阳沟

手机用户69539721649

朝阳影响太大了。黄河两岸办喜事都放朝阳的曲子和唱段。应该调查一下除河南河北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喜事放朝阳沟看朝阳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面积。估计山东安微湖北都有影响。

头条用户

河南豫剧三团第一代朝阳沟剧组人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

既然杨老生前已断过两地的官司,那就应当按杨老定的,两地都有根据。但是,对豫剧我想多说一句,河南是豫剧的大舞台,但是不能认为豫剧=河南,豫剧属于所有喜受她的戏迷朋友。

高兴旅游吧

这句话说的好——要有一个大格局的意识:豫剧现在已不单单属于河南,它已经被全国人民接受了,这是好事儿

头条用户

艺术家的智慧结晶不会有真真实实的原型!杨春兰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利用豫剧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让大家喜爱的作品,那段经历都是不可缺失的!做河北人,创作的作品能使我们河南人更加喜爱河南豫剧,这是杨老对我们河南的贡献。我们河南人应该把杨老的创作地,打造成豫剧的艺术中心,河南朝阳沟,人人懂艺术,创造更多的豫剧

高兴旅游吧

说的好……杨总是一位最接地气的艺术家了。就是在他年老病重的时候,还想着到老百姓中间去汲取养份。他的作品中,有他家乡生活、生产的影子,更有在工作地的最真实写照!感谢“朝阳沟”对豫剧升华和传承的重大意义!

头条用户

既然剧中的原型均出自河南,那河里的栓保银环旧居、剧中的地名原景地又是哪来的?都是假的吧。

手机用户6242508152

为了旅游而打造的

头条用户

天下豫剧是一家。中国这么大,和谐社会南北朝阳沟携手闯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