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耐的这部“写实”小说《大江大河》看到最终结局时,真的是意犹未尽,又回味无穷。总期盼阿耐能将这部小说续写下去,一直写到现在。

从08年经济寒冬到来之时,再看近两年,历史又何尝不是在无穷地轮回中进行下去,包括那些事,那些人的结局,那些难以言说的无奈……

在被称为《大江大河》第四部,也是作为原著《大江东去》前三册的续集的《艰难的制造》里,阿耐用另一个展开的故事续写着《大江东去》的人和事,从德国回来的富二代,一位机械专业的工程师柳钧展开,被开厂子的父亲用病骗回国,在国内办实业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他办厂这十年间,为了技术,为了国产化的国际竞争力,为了科研的梦想,所蜕变的心路历程。

大江大河小说内容简介(实业的艰难与金融的膨胀)(1)

01

制造梦,强国梦

阿耐在第四部小说里,随着乡镇企业家雷东宝退出历史舞台,杨巡生意越做越大,梁思申归国后和宋运辉结婚并生下二胎儿子,有外公的庞大巨资基金作为后盾,她的投资事业发展越来越顺,宋运辉在东海的一把手地位的不可动摇,小说的续写必须输入新的角色,于是,代表“实业”的柳钧和代表“金融”的钱宏民,伴随着时代进程的发展,代表新兴社会下两大主流思想,揭开了《艰难的制造》这部小说新的篇章。

回国的柳钧,从预期一年帮父亲脱离工厂现状的困难,到决定留在国内实现他的制造梦,将父亲的老旧工厂关闭,辞退所有“倚老卖老”的老油条技工,着手买地建厂,申请高新技术产业,用自身德国外资的身份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十年间,从办厂到一路艰难的走过来,他终于明白,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如此艰难的原因,却又依然坚守心中的技术梦想,而不得已用投资眼下最热的房地产来为制造工厂“续命”。

柳钧用在德国学到的严谨与科学方法来管理他建立起来的新工厂,与父亲的传统落后管理方法完全不同,这也正是代表着在发展中的中国,在摸索中前行的前沿科技与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与磨合之路。

大江大河小说内容简介(实业的艰难与金融的膨胀)(2)

《艰难的制造》又称《民企江湖》

在原著中,阿耐讲述了很多有关政策的制定,工厂的融资模式,工厂面临的地方政策的“约束”,市场对于高精尖产品的“冷漠”,传统管理的散漫和国企转型前人员的庞大包袱,以及人们一贯的“将就”和“差不多”心理对待产品的态度。

柳钧建立起来的高新技术工厂,一方面代表“有识之士”看到问题和想解决问题的思维突破,另一方面又代表了在这场“突破”中所遭遇传统变革的艰难。

02

实业与金融

柳钧代表了“实业”的发展,那么柳钧归国后遇上的同学钱宏民,则代表了玩转资本的“金融业”。

柳钧办“实业”的辛苦,自建研发部门以及对产品和人员的高要求,都让他走的每一步很“烧钱”,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艰难,柳钧如大多数中小企业主一样,为了企业的发展,利用过民间拆借、过桥资本、典当行、私人高息借贷、银行私人房产抵押等等方法来以求养活他的“高端制造业”。

从事外贸行业的钱宏民,从小在寻常家庭长大,没有柳钧的家世与那份骄傲,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打拼,于是梦想对他来说便是快速地成为有钱人,那么对于来钱快的“金融业”则是钱宏民的最佳战场。

做外贸有一个优势,可以有效利用信用证取得银行的资金授信,钱宏民看到了房地产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流入的资金,还有从银行的存款流入到疯狂的股市,就连公司保洁阿姨都可以将自己看成“股神”,辞去工作在家专心炒股,钱宏民看到了整个市场来钱最快的方式——“股市”和“房市”。

他办房地产中介公司,利用中介所收取的资金再投入到他的期货市场里赚大钱、快钱,习惯了以百万、千万进出的钱宏民,不再耐着性子赚小钱,他从事了当下最热门,也最疯狂的几项:期货、外贸、房地产、放贷

不停地换名车以扩充门面,不停地买房投资,不停地在民间融资去放贷再收高息,不停地在期货市场上流转。钱宏民的每一项都游走于“高风险、高杠杆”的边缘,直到拆东墙补西墙,七个盖也盖不住八个碗的时候,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大江大河小说内容简介(实业的艰难与金融的膨胀)(3)

就好像前些年满大街的“投资公司”一样,钱宏民的债主们有公家的,也有朋友,朋友的朋友的,大家都想在“高息”的诱惑下分得高利,于是拿出自有资金、民间融资把钱给钱宏民去放高利贷,炒期货,可是,在铜矿期货上赔了很多钱,又面对如此多的高息无法兑现时,钱宏民先是被觉察出不对劲的公家人首先要回本金加利息,拿不出来后,消息放出去所有的债主找上门,钱宏民跳楼身亡,人死债消,一条船上的人同归于尽。

柳钧想:“那帮人何必心急,给宏明一段时间,或许就柳暗花明了。真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都只想自己脱困,结果全部陷于绝境。”

当“实业”在“金融”面前,总是以“龟速”爬行,做“实业”的不理解做“金融”的疯狂与激进,做“金融”的也永远无法理解做“实业”人的傻气与缓慢。

柳钧也羡慕过钱宏民的“享受”,日子过得潇洒又多姿,哪像他做实业的一样苦哈哈地只知技术与科研,赚钱的速度总是跟不上花钱的速度 ,尤其是面对漫长又不确定成果的“研发中心”,可这却是柳钧心底的“强国梦”。

03

学“乌龟”的生存法则

在整个社会陷于“浮躁”的时候,难得有一少部分如柳钧一样清醒的人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与原则生存着,即使面对好朋友如钱宏民资本扩张速度疯狂上升期,也能如如不动,泰然自若,跟着炒了一段时间期货之后,发现自己的心智被疯狂控制,正在偏离航向太远,便果断收回了钱和心,专心做自己最擅长也最热爱的“实业”。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诱惑,很难调整自己的心态趋向正常,在看到别人的“膨胀”时难免不生二心去盲目追逐,可人的实际情况与资质不同,操作手法也难以“天衣无缝”,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赌徒模式,一切风险不可控,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发展的基调,以至于难于沉下心来去学“乌龟”的生存法则——慢、稳、长久。

钱宏民说:这年头,我们不可能钻进权贵圈做垄断交易,那么只有善用规则,规则越复杂,跨行业越多,越少人做,获利越丰。因为这是仅限高智商人群的游戏。

柳钧便是那个典型的“乌龟”,而且是一只在慢慢成长,慢慢觉醒,慢慢强大又智慧的“老乌龟”,他投资巨额的“研发中心”,将产品定位在高精尖,一点不得马虎,也不准降低质量去迎合市场的低端要求,更不允许员工的松散行为及不正确的心态发生,任何一点偏差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厂在遭遇寒冬时没有竞争力,工厂的任何一个方面出错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漏洞并随之无限扩张开来。

大江大河小说内容简介(实业的艰难与金融的膨胀)(4)

柳钧在决定是否再次在困难的时期投入巨大资金去新建热处理厂时,他思考了当下的大环境,对高层们写下这一封同时也是自我反思的电邮:

“我试图跳出我们眼前的圈子,不看我们眼下的经营,不看我们客户的订单,不看你们热衷的股票,我试图探寻最本质的经济生活。

于是我看到,煤气费在基数不小的家庭眼里变得高不可攀,他们已经用煤球替代煤气;我看到街边原本五毛一个的肉包子做得越来越小,我昨天清晨看到的肉包子已经比我刚回国时候的生煎包没大多少,油条也大为缩水;

我看到房价日涨夜涨,房租却日趋倒退;我还看到,工业区有两家小企业的利润被日趋高涨的融资费用和飞涨不休的原材料价格击溃,自动选择暂时关门打烊,将手中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股市……这都正常吗?

民生不可能被如此压迫,尤其是涉及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的民生,社会必然对此问题有所反应,政府也将被迫就此问题做出反应。

那么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只会是一个时间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在那个时间到来的时候,我们公司将面临的是什么状况?

我们也将看到我们目前荣景的本质,究竟是海市蜃楼呢还是真实?这正是我眼下思考的问题,也是我暂时不敢下决定的原因。请你们也讨论交流。”

大江大河小说内容简介(实业的艰难与金融的膨胀)(5)

其实这里面又何尝不是一种“乌龟”的生存法则,在寒冬时选择自我保护的冬眠方式,只有生存下来了,才有机会谈发展,哪怕再艰难,也要让工厂生存下去,才能熬过经济寒冬,等待机遇,那些看似高歌猛进的行业,却并非是一种正常持久的现象,耐不住寂寞与清冷,像乌龟一样缩在壳子里保住性命等上很长时间,而非不要命地大肆折腾,成为“短命”的象征。

如果一个国家都是以“虚拟经济”为主导,又何以完成“强国梦”?发展实业、科研,才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根本,而不是人人追着一个一个所谓的“风口”跑。

04

对“历史答案”的漠视

其实,历史永远在不断地轮回、重演,历史在时间里给出了答案,可“当下的人”却又是从来漠视历史,知晓答案却又难以循着先机走下去。

因为人人都会觉得自己的那个“例外”,人人都在做事的时候认为自己能够成事,而非泛泛之辈 ,人人都自以为是地做着自以为是的事情,于是,那些所谓的“历史答案”在人人眼里,也从来不会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唯有经历过,碰撞过,再回头反思时,才会发现,历史早已给出的答案真的不是胡乱得出来的,而是踏着无数人的“血泪”总结出来的。

正如钱宏民这样炒作资本的人,总以为自己的能耐可以操控得了局势,也总有无数的人想坐享其成,去冒险成为那个“既得利益者”,却从来是“富贵险中求”,而忽视经济规律与人性的贪婪与复杂,而像柳钧这样踏实地在眼下这个“疯狂掘金”年代里的人,却成了人们眼里的“愚蠢”及“老实”之人。

柳钧想到股市名言,看空不做空。作为一个企业家,是不是也该如此,你可以抨击社会现象,但是你不能因怀疑而不作为。老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现实也可能是,人若太多远虑,必无所作为,因为恐惧。这就是柳钧的现状。

阿耐的这部《大江大河》四部曲,被看作是从上到下的三十年间的写实小说,这里面有社会现象,有产业的升级,也有经济泡沫之下人心的浮躁。看尽三十年间,代表各方利益的群体,如宋运辉、梁思申、雷东宝、杨巡、柳钧、钱宏民的发展,我们便应该从这些“历史”里窥见自己的着力点与心底倾向的价值观。

—End—

以哲学的眼光看世事,用国学的观点谈人生

,